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主妇为什么爱《逍遥法外》?有犯罪惊悚元素的婚姻危机是看点

旺财
2014-10-10 10:5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今年秋季推出的美剧新剧中,《逍遥法外》(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以首集1400万的观看人数击败了ABC其他所有剧集。第二集观看人数1200万,《赫芬顿邮报》评价说,“《逍遥法外》第二周数字依然强劲。”

        这个数字是个什么概念?比较一下《逍遥法外》的制片人Shonda Rhimes担任编剧的另两个热播剧《丑闻》和《实习医生格蕾》,同样在ABC周四晚上播出,《丑闻》第四季首集有1200万人观看,《实习医生格蕾》都第11季了,首集还有1000万人看。而2013年囊括了多个奖项的《绝命毒师》,因为其播出平台AMC盘子小,首集观看人数才140万,大结局也只有1000万,已是该剧史上最高了。

        所以说盘子大就是有大的好处啊,ABC(美国广播公司)是美国三大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公司之一,因收视人群集中于妇女以及家庭观众,在日间播送多套肥皂剧,ABC常被戏称“主妇台”,2004年秋季《绝望主妇》在“主妇台”开播时,轻轻松松就有2300万人观看。

        律政犯罪剧的爱好者可以毫不费力地从《逍遥法外》的开头两集基本确定这一季的故事结构。每集由一个新案子和一个贯穿整季的老案子组成。这个老案子将会串起该剧第一集中出现的所有主要角色:法学女教授、学生、女教授的丈夫和情人、男学生的女邻居及其前男友,当然这年头缺了男学生的男友也是万万不行的……这些人物被一个叫做Lila的被害女学生串在一起,在第一集法学院新生报到的时候,印着Lila照片的寻人启事就出现在学校公告栏上,这个女生是啦啦队长,失踪后,尸体被发现在宿舍楼顶的水箱里。

        《逍遥法外》如果只是回答了“谁杀了Lila?”这个问题,可能只是一部平庸的犯罪剧和一部拙劣的律政剧。因为开头两集中已经出现了一些看上去不那么聪明的情节了,

        比如:故事主人公是一名霸气测漏的法学黑人女教授,执教于美国费城的一所著名大学,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律师。她在给新生上的第一课开头,就酷炫地在黑板上写下“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六个遒劲有力的单词,来突出她对犯罪辩护实战的精通和重视。不过,这位有丰富辩护经验的法学教授,在前两集的新案子里却只会杏眼圆睁,凶巴巴地对她挑出来做免费劳力的4个学生说,明天一早你们必须给我找出破绽来。这4个学生也蛮拼的,要么通过突发奇想,要么通过出卖色相(这就是上文提到的男学生的男友桥段,还不止一次),要么通过机缘凑巧,第二天就能拿出推翻原告指控的材料,教授的辩护立马变得势如破竹,顺利打赢官司,迈向人生新巅峰也太容易了点……

        再比如:按照剧情设定,女教授和这4个学生应该是非常聪明的,但是在第二集的杀妻案中,为什么没有任何人一开始就去调查犯罪嫌疑人第一任妻子是怎么死的?这应该是案件背景调查最基本的内容呀,女教授不是在一开始就教导学生“每个人都会撒谎”嘛?

        还有:当直觉敏感的女教授开始怀疑曾经出轨的丈夫可能与谋杀Lila案有关时,她趁丈夫洗澡的机会,偷看其手机短信,可是她居然没有拍个照啥的保存一下,或者同步到icloud这个多少照片都泄露出来的地方,以她的性格甚至早就应该直接黑进他的手机才对。结果她采用了择机再次去偷看手机的原始方式,丈夫早就把短信删光了……

        不过,以上这些漏洞,对主妇台观众来说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2004年法律剧《波士顿法律》和《绝望主妇》同时在ABC开播,观众只有后者的一半,可见法庭辩论和调查取证的情节是否严谨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逍遥法外》并没有简单地顺着主线案情“谁杀了Lila”进行下去,而是在第一集的末尾接着抛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谁杀了女教授的丈夫?”

        这才是该剧胜人一筹的地方。该剧在每一集的新案子当中采取闪回和倒叙的手法穿插老案子的情节片段,这些片段是支离破碎的,但每次出现时又有一些重复的镜头,似乎提醒观众它们是有联系的。

        观众对这种手法有弹有赞,不喜欢的人觉得叙事混乱,交待不清,显示出编剧缺乏多头并进的驾驭能力;喜欢的人觉得太棒了,老案这条主线就像拼图游戏,还是1000块图的那种,它让情节变得更跌宕起伏、无法预料。至于叙事内容是否符合常理并不重要,如果观众感到困惑或者被激起了好奇心,它就成功了。事实证明,这个方式的确起效了。该剧播出后美国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惊呼,称制片人Shonda Rhimes“谋杀了周四晚间档”。

        不过作为一个有“脸盲症”的中国观众,观看《逍遥法外》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困扰,那就是整个剧在视觉上……实在太黑了。据说黑人女演员Viola Davis的演技了得,可是每当她饰演的女教授出现在大量昏暗的场景中时,我都看不清她。她的一个男学生也是黑人,在第一集中,这位男生夜里想到了一个辩护方案,兴冲冲地去女教授的办公室汇报,结果在黑擦擦的办公室里撞见她正和情人打得火热——她的情人也是个黑人……当时我的眼前一片漆黑。

黑人女教授和她的丈夫

        “黑旋风”Shonda Rhimes作为有色人种的雄心是可以理解的,也值得钦佩,她被《人物》杂志称为“好莱坞最有权力的女人”,她的作品多以女性人物为主,她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制片公司Shondaland,已经推出了《丑闻》和《逍遥法外》两部以黑人女性为头号主角的剧集,拥有大批粉丝。

        自从奥巴马夫妇入主白宫后,肤色已经成为了美国更加政治正确的公共话题。9月下旬,《纽约时报》剧评人Alessandra Stanley趁着《逍遥法外》新剧开播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开头说,“当Shonda Rhimes写自传时,自传题目应该是‘身为一个愤怒的黑女人,如何才能安然无事’。”这句“How to Get Away With Being an Angry Black Woman”巧妙套用了《逍遥法外》的英文名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显示了纽时文章的一贯逼格。不过此文一出,立即触犯众怒,Rhimes本人在推特上连发数条质疑剧评人的种族歧视,她的粉丝和同行声援转发,还创建了#我是一个愤怒的黑女人#的话题讨论,颇有“这一刻我们都是愤怒黑女人”的架势,最后《纽约时报》的编辑不得不出来就此事道歉,赞赏读者的抗议是正确的。“愤怒的黑女人”成了那一周的热词,如果说这轮恰逢其时的推特骂战对1400万观众的收视没有贡献,我是不大相信的。

        不过,从剧集人物的设定来看,《逍遥法外》的女教授找了个同样肤色的情人,她的丈夫却是个白人,还是个曾经出轨、和多名女学生关系搞不拎清的“叫兽”,Rhimes的编剧团队是不是也陷入了一个矫枉过正的刻板思维中?美国的种族问题和中国的地域问题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歧视某地人的另一面,往往是某地人也确有可恨之处。但嘈杂的大众讨论往往将个体和群体混为一谈,种族问题只能作为炒作和谈资,于人群之间的谅解无太多意义,当然,奢求人群之间的谅解也太过虚幻。近年来美剧中黑人角色份量越来越重,人物性格和形象也越发多样,西班牙裔和印度裔演员也开始演主角了,足见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对某一人群的刻板印象总会越来越少,新的印象也会逐渐加入,谁能想到现在的华裔已经和一百多年前修铁路的华工境遇完全两样?美国人口普查局曾预测,到2043年美国人口中白人将不再占多数,到时候白人成为美剧一道稀奇的风景线,也未可知。

        作为一个庭审辩论不如《波士顿法律》、取证调查不如《傲骨贤妻》、衣着卖相不如《金装律师》的法律剧,有1400万人爱它,最大的原因很可能正是因为它不能完全算是一部法律剧。主妇台的观众也许更愿意在无聊带孩子的时候追看女教授带有犯罪惊悚元素的婚姻危机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