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开国上将杨得志保存的3颗子弹捐赠江西于都长征出发地纪念馆

高皓亮/新华网
2014-10-17 20:4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10月17日,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杨建华(左)向江西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捐献了3颗子弹。

        新华网南昌10月17日消息,80年前,一颗子弹随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县出发,踏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80年后的今天,这颗子弹“回家”了。

        10月17日,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广场上,开国上将杨得志的儿子杨建华,向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捐赠了父亲曾随身携带保存的3颗子弹。三颗子弹分别来自苏区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三个不同阶段,每颗子弹背后都浓缩着一段难忘的历史。

        第一颗是穿越近百年光阴的比利时造“勃朗宁”手枪弹。它身高不足2.5厘米却是个“老资格”,静静地向人们昭示着长征精神永存。1934年7月,杨得志时任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团长,在福建温坊战役中从敌军连长手中缴获手枪。后来,将军带着这把枪和这颗子弹从于都梓山镇长口村山峰坝渡口出发,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二颗子弹是德国造的“驳壳枪”手枪弹。抗日战争初期,时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团长的杨得志拿着这把“驳壳枪”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第三颗子弹为美国造的“卡宾枪”子弹,解放战争时期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后来这把“卡宾枪”走出国门,在抗美援朝中立功。

        “三颗子弹是父亲革命斗争生涯的历史见证,告诉人们那段历史不能忘记,长征精神需要代代传承。”杨建华说。 

  杨得志,1911年1月3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株洲)三望冲,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武装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7师,并随部到达井冈山,同年10月入党。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曾指挥红1团强渡乌江,继又组织“十七勇士”突击队强渡大渡河。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得志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

  1951年2月,杨得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夏起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1954年回国,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79年1月,杨得志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指挥云南方向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1980年起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1994年10月25日,杨得志在北京病逝。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