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一届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生孩子了?

2021-05-20 17: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为什么这些年来,年轻人越来越不想生孩子了?

我们找到了不同年龄段的丁克,试图了解他们都在想什么。

桃桃在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一线城市发展,父母早早给她买好了房子,对于未来,她没有什么要操心的,她把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工作里,身边的人都觉得她是个工作狂。

在她20岁前,她一直觉得结婚生子是人生的必选项,作为在二线城市长大的姑娘,传统保守的成长环境让她觉得她迟早要生孩子,至于为什么,她也不知道。

从记事起,她就记得母亲肚子上长长的剖腹产留下来的疤痕,它像一条虫子一样贴在母亲的小腹,每每看到桃桃都会有深深的疼痛感。20岁后她逐渐了解到关于女性生育的风险,她觉得她是自私的,自私的她不愿意牺牲自己成为一个母亲,母亲的责任太重,她无法承担。

和许多选择丁克的年轻人一样,桃桃养了一只猫当做孩子

而另一方面,许多丈夫在有了孩子后成了甩手掌柜,“丧偶式育儿”在她的生活中并不少见,许多人都会关心职场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但男性却很少被问及这个问题。

她习惯了深夜出差,快节奏的生活是她的日常

为了让自己的事业有更顺利的发展,她决定把生育这件事划出自己的人生计划。

毕竟,女人要承担的疼痛,谁能来分担呢?

木头是从小在一线城市长大的男生,身为公务员的他拥有着稳定的个人生活,闲暇时喜欢和朋友一起去听hiphop,身边朋友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温暖的人”。

他在闲暇时会出去旅行

他已经单身了好几年,在几年时间里,他也曾遇到过感兴趣的女孩。但作为一个彻彻底底的丁克,每一次在和女孩接触时,他都会浅层地询问对方对于生育的想法,如果察觉到对方的生育想法强烈,他就会选择不再深入发展关系。

他想要丁克的念头始于2018年,有两个亲姐姐的他见证了两个家庭生育孩子的艰辛。

在木头所在的城市,幼儿园已经开始双语教学,随便找一家有外教的幼儿园,一年的学费至少要十几万。在有孩子的家庭里,翻开“家庭账本”,在孩子身上的支出占了大头,一些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全面发展,一口气给孩子报了七八个兴趣班,从奥数到书法,从编程到游泳,每年花在兴趣班上的费用就要六七万。

在网上引起热议的育儿成本排行榜

如此高昂的抚养成本,让许多当地人也叫苦不迭。木头说:“我在物质层面无法保证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在精神层面也不认为自己能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既然我什么都不能保证,为什么不丁克呢。”

比起为人父母,他更想抓住自己的人生。

留白是东北人,2003年左右与太太来到杭州发展,结婚已有17年,他们选择不生育。

初来杭州时,他与太太面对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与经济压力,每日奔波的他们没有余力去思考要孩子这件事情。

等到生活安定下来时,他们发现在这么多年的相处中,早已适应了两个人的生活。

留白与太太

他从不觉得婚姻中一定需要生育孩子,更多的出于双方的选择。刚开始选择丁克时,他的父母给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向父母证明自己选择的生活是幸福的。

在留白的身边,有不少选择二胎的朋友,也有不少选择丁克的朋友,对于他而言,幸福的定义有很多种。

留白很不喜欢看到网上的一些文章中宣扬“那些选择丁克的人,最终都后悔了”,作为丁克,他不是异类分子,选择丁克这件事,和人生中其他的决定一样平常。

遇到假期,他会选择出去走走

他是个浪漫的人,由于不用面对养育的压力,他和太太计划着未来一起去周游世界,他没有过多考虑老了之后的事情,毕竟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活在当下,认真感知当下的生活,才是最宝贵的。

生活没有一定要走的路,自己喜欢的路,就是对的路。

一个个理由将来自不同环境的人们推向一个共同的终点,尽管每年回家过年时,催婚催生是餐桌上不变的话题。

高居不下的房价,深夜亮着灯的写字楼,体检报告上的一堆职业病。

面对着生活中的种种,有人毅然决然选择丁克,有人享受着甜蜜的负担。

日剧《妖怪合租屋》

结婚生子始终不是人生必须要完成的KPI。在与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聊过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尊重他人的幸福。

无论选择何种人生都无对错,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选择前清醒地审视自己的内心。

看着一朵花长大是一种幸福,走自己的路尊重别人的选择亦是一种幸福。

原标题:《这一届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生孩子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