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瓦伦达高空蒙眼横越芝加哥,他爷爷就是“走钢丝”摔死的

澎湃新闻记者 钱俊
2014-11-05 09:31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走钢丝”是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高难度项目,手持平衡杆,行走于崇山峻岭,湍流大河,甚至城市丛林之上,生命就在于脚下这一根细细的钢丝。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日晚,“钢丝之王”尼克·瓦伦达(Nik Wallenda)成功穿越了美国芝加哥河畔的三座超过50层高的大楼,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死亡空中表演”就此诞生,而在其中一段,瓦伦达甚至蒙上了双眼。
        更为可贵的是,从18世纪开始,他们家族就和钢丝结下不解之缘,即使付出过生命的代价,“飞人瓦伦达”家族的传奇依旧在延续。
尼克·瓦伦达成功穿越了美国芝加哥河畔的三座超过50层高的大楼。

许多观众在尼克·瓦伦达穿越的大楼中围观。

探索频道为安全延播10秒

        美国时间11月2日晚,芝加哥河畔马里纳城的街道上聚满了观众,美国探索频道的摄像机云集,他们要向超过220个国家进行直播,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他们头顶上方的瓦伦达。

        被誉为“钢丝之王”的尼克·瓦伦达在不用保护网与安全绳索的情况下,成功穿越美国芝加哥河畔的三座超过50层高的大楼。探索频道为了安全起见,选择以延迟10秒的方式,向全球观众播出现场的实况,这意味着一旦瓦伦达的挑战失败,从高空坠落,画面信号将马上切断。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晚“风之城”芝加哥的天气情况并不乐观,高空中钢丝在时速30英里的强风中呼啸作响,室外气温也只有4到5摄氏度,这些都为在近200米高空钢丝上的瓦伦达增加了难度。
        挑战于晚上7时开始。首先,35岁的瓦伦达从马里纳城西塔(179米),走到芝加哥河另一侧的该城第一高楼——里奥贝纳大厦顶层(193.55米),钢丝向上倾斜19度,全程有着超过8层楼的高度差。在芝加哥摩天大楼的背景下,瓦伦达成了空中的一个小点。最终,首个挑战用了6分52秒完成。
        随后的第二部分挑战更困难,瓦伦达在高空行走时居然蒙上了眼睛。由于没有佩戴任何防护措施,这是真正的命悬一线。
        瓦伦达从马里纳市大楼的西塔楼走向东塔楼,仅耗时1分17秒。当完成这两个挑战后,瓦伦达一举打破最高海拔走钢丝纪录和最高海拔蒙眼走钢丝的纪录。

“飞人家族”的第七代传人

尼克·瓦伦达在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后接受记者采访。

        尼克·瓦伦达出生在一个“走钢丝”世家,他是“飞人瓦伦达” 家族的第七代传人。他的祖先早在18世纪就从事马戏表演,1920年,他的祖父卡尔•瓦伦达率先开始无任何安全措施的“死亡空中表演”,为世人所瞩目。

        祖父的壮举成为尼克的榜样,他决心将这个家族的传奇表演延续下去。两岁时,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尼克就显现出马戏表演的天赋。4岁时,他就开始跟父亲学习走钢丝。6岁时,他首次参观尼亚加拉瀑布时,就萌生了日后从空中跨越它的梦想,27年后,他成为历史上首位通过钢丝穿越尼亚加拉瀑布的人。
        回顾“飞人瓦伦达”家族的挑战史,他们也遭遇过惨痛的事故。1962年,“7人金字塔”倒塌事故导致其中2人死亡,尼克的叔叔马里奥因此瘫痪。1978年,73岁的祖父卡尔在波多黎各表演时,从高空掉下身亡。
        而他祖父的丧生正是心理学界“瓦伦达心态”的来源。据尼克的奶奶说,她知道丈夫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尽管如此,尼克·瓦伦达还是无所畏惧:“我一点儿都不害怕死亡,当然在训练中安全还是第一位的。我认为自己能从事钢丝表演是上帝恩赐予我的礼物。”
        关于尼克·瓦伦达走钢丝的趣闻,还有段浪漫往事。1999年,他在蒙特利尔的一次表演中,当着2.5万名观众的面,在9.1米高的钢丝上下跪向女友埃伦迪拉求婚。如今,他与妻子育有三个子女,两人一起经营着瓦伦达自己开办的演艺公司。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