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袁隆平的冷故事:让美国人尴尬,农民倾尽积蓄塑像

2021-05-25 07: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团队作者 朝文社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3297,阅读时间:约9分钟

一、海南岛的“铠甲”

1970年,四十岁的袁隆平带着两名助手,先从长沙启程坐了一天一夜火车,然后又换乘轮船,下船后再坐汽车,下了汽车又坐牛车,终于来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崖县南红农场,开始杂交水稻最关键一步的研发工作。

当时的海南岛,并非现代人印象里的“旅游达人打卡地”,相反有句比较知名的民谣“三只蚊子一盘菜,三只老鼠一麻袋”。南红农场分给袁隆平等人的住处,只是一间窗户狭小的茅草屋,一开始连睡觉的床都没有,所谓的“床”就是地上铺一层秫秸。整个农场还没有通电,晚上照明只能用蜡烛和菜油灯。但比起技术和生活困难,他们当时最直接的“敌人”,就是海南民谣里的两样“特产”——老鼠和蚊子。

比如老鼠,在这里简直成群结队,农场分给袁隆平等人的一袋大米,一夜之间就被老鼠啃掉半袋子。他们只能把剩下的半袋子大米吊在茅屋房梁下,才总算抢回一些口粮。

但更恐怖的却是蚊子,为什么当地民谣说“三只蚊子一盘菜”,因为这里的蚊子个头大,毒性强,“胃口”也大。每天晚上袁隆平和助手们点着蜡烛油灯熬夜工作时,黑压压的蚊子就会在一片“嗡嗡”声汹涌扑来,对他们三人拼命“下嘴”。从来到南红农场的第一天起,他们三人全身都被咬得尽是红疙瘩,每天又痛又痒。

为了对付这些蚊子,袁隆平等人找到了新“铠甲”——覆盖在秧苗上的塑料薄膜。晚上工作时,他们把薄膜裹到身上,在一片“嗡嗡”声里咬牙工作。说起来,这“铠甲”防护性真强,凶悍的蚊子也无可奈何。可毕竟这里属于热带的夏季,披着“铠甲”工作的袁隆平等人,红疙瘩没消下去,满身又起了痱子……

在海南的那些年里,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就是在这种“不是起疙瘩就是起痱子”的艰苦环境里,披着“铠甲”坚持工作的。这些苦,在那些年袁隆平吃过的苦里,也只是一点点缩影。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袁隆平和助手们发现了珍贵的天然野生稻“野败”,然后成功完成了杂交稻种试验,对新中国农业史有着巨大影响的“杂交水稻”研发,突破了关键难题。

二、美国人闹尴尬

1980年,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引起了美国农业界的关注,美国某大型农业集团在亲眼见证杂交水稻“完爆”美国水稻的震撼场面后,惊呼这是“东方魔稻”。于是袁隆平也受国家委派,带队出访美国洛杉矶。

当时与袁隆平一起出访的,还有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一吾等人。由于陈一吾派头十足,举手投足都是“专家范”,而同行的袁隆平呢?由于多年艰苦工作,还不到五十岁的他,皮肤已是古铜色,满脸都是刀刻般的皱纹。结果来洛杉矶机场迎接的美方代表威尔其,当场摆了乌龙。他竟然跑去先给了陈一吾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大呼说“能在洛杉矶接待袁隆平这样伟大的专家,我感到无比荣幸”。倒把真的袁隆平扔到了一边。

等着威尔其明白自己搞错了后,对这尴尬一幕,袁隆平也毫不在意,却用流利英语给了他一句安慰:“谢谢您的热烈欢迎,在国内很多人都将我认错,更何况是美国人呢?”

而当袁隆平圆满完成访问任务归国后,他把在美国获得的奖金全部上交给国家,只拿到了国家给他的2400元补助。虽然这笔钱比起他的贡献,实在太少太少。但袁隆平的妻子邓哲却很高兴:“毕竟我们家还没有一次进过这么多钱呢!”

三、袁隆平的“读者来信”

其实,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里,对袁隆平的质疑甚至攻击,就曾一度甚嚣尘上。在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大幅提高的上世纪90年代初,某知名报社就曾针对杂交水稻,召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座谈会”,座谈会上某些有头有脸的“专家”们,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极尽冷嘲热讽,说什么杂交水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座谈会”内容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

面对这铺天而来的质疑,袁隆平怎么办?是默默回避还是愤怒驳斥?他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轻松平息了质疑。

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袁隆平以“读者来信”身份发表的文章——《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在这篇文章里,袁隆平毫不回避此时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但同时又摆事实讲道理,从科学角度驳斥了“杂交水稻品质差”的谬论。一篇深入浅出的好文,迅速平息了所有的“质疑”“抹黑”。

而在这篇“读者来信”发表七年后,由袁隆平指导、尹华奇研究员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香两优68”,不但以口感清香柔软著称,亩产超过五百公斤,更把“杂交水稻品质差”的荒唐论调,再次打脸啪啪。

既承认问题,又心平气和讲道理,更用事实说话。小小一桩事,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伟大科学家的襟怀与进取精神。

四、给他(袁隆平)雕像,赔钱也干

老百姓心中的袁隆平,有不一样的分量。

1995年,袁隆平突然收到一位名叫曹宏球的农民的来信,这位出生在1960年的朴实农民,童年时经历过大饥荒,也因此对袁隆平心怀感恩。他在春节家里贴春联时,上联写“发家致富靠邓小平”,下联则是“粮食丰收靠袁隆平”。这次给袁隆平写信,也是为了他的一个重要梦想:他决定拿出所有积蓄,为袁隆平塑一个像,请袁隆平提供几张照片。

对这个要求,袁隆平婉拒说“倘若你一定要积德行善,社会上还有很多公益事业可做。请你务必不要把钱浪费在为我塑什么石雕像上。”但铁了心的曹宏球,依然想尽办法弄到了袁隆平的照片,然后带着全家近6万元积蓄来到全国知名的河北曲阳县园林艺术雕刻厂(这里曾雕刻过天安门的汉白玉石龙),水平没的说。可曹宏球一问价就傻眼了:即使雕刻一座最便宜的汉白玉雕像,也需要三十万元,自己的那点钱根本不够。

无奈的曹宏球,只好找厂长求助,厂长一听是给袁隆平雕像,想都没想就拍板了:“为他雕像,赔钱也干!”然后这家雕刻厂只收了曹宏球4.8万元,精选最好的石料委派最好的师傅,经过四个月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一座一米六高的袁隆平雕像。为什么要一米六高?谐音正是“有米有肉”。

然后这座“有米有肉”的雕像被披红戴花,从河北运到了曹宏球的家乡湖南郴州,当地领导亲自带队迎接,闻讯赶来的乡亲们在石像前燃放炮竹,比春节时还热闹。村民们说:“袁隆平解决了那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救了那么多人的命,做了功德无量的善事”。

这热闹景象的背后,更是袁隆平实实在在的历史贡献:1976年起,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全国大规模推广,效果立竿见影。从1976年到杂交水稻被个别“专家”嘲讽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不到二十五年的时间,中国增产粮食近两千万公斤。到2013年,中国水稻平均亩产量达到四百四十七点八公斤,远远领先全球大多数国家。2015年时,中国人口比1949年增长三倍,人均粮食占有量却增长了五倍……

比起这些略显枯燥的数字来,农民的体会更是实实在在:1978年,较早种植杂交水稻的湖南省桂东县,全县试种七万多亩杂交水稻,平均每亩增产130斤。当地农民村村敲锣打鼓,消息传开后,全国各地一年时间,有三万四千多人次涌向桂东参观学习。在那个长期困于物资匮乏,苦苦期盼粮食增产的时代里,“杂交水稻”这四个字,点燃了多少人的希望……

那位为袁隆平雕像的朴实农民曹宏球说:“是邓小平给我们送来了好政策,您(袁隆平)又给我们送来了好种子,使得我家如今不仅衣食无忧,还住上了小楼。”相信这一句话,就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对袁隆平最真诚的感恩。

所以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群众,自发的为袁隆平送行,自发的献花,多少没有经历过饥饿年代的年轻的朋友,都会为他泣不成声。而我们,也谨以这篇粗浅的文字,表达我们的哀悼——袁老,一路走好。

参考资料:李洪文《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陈启文《袁隆平的世界》、辛业芸《袁隆平口述自传》、聂冷《袁隆平的精彩人生》、朱仰晴《当代神农袁隆平》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朝文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原标题:《袁隆平的冷故事:让美国人尴尬,被专家开会群嘲,农民倾尽积蓄塑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