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迁台大数据:电影《太平轮》不会告诉你的10个数字

澎湃新闻记者 朱戟影
2014-12-02 15:05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

        12月2日,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上集)在全国新鲜上映,这部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于65年前那场悲惨船难的记忆。1949年1月27日,从上海开往台湾基隆的太平轮与建元轮发生碰撞事故,随即沉没在舟山群岛海域白节山附近洋面,船上近千名乘客罹难。       

        由于台湾作家张典婉的《太平轮一九四九》,相信有很多人对太平轮的故事已经不再陌生,不过太平轮只是当年众多艘往来于上海至台湾的客轮之一,是大陆人迁台旅程的悲剧缩影。为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整理了有关太平轮与大陆人迁台的10个数据,用直观的数字为您展现那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1949年,太平轮在报纸上的船讯。        
        16:30

        太平轮的起航时间是1949年1月27日下午4点30分,这是上海市档案馆所藏的一份太平轮出发时上海港向基隆港所发电报显示的时间。其次,上海《大公报》2月1日报道的起航时间是下午4点45分;据生还的旅客葛克和李述文证词,原定下午2点开船但一直拖延至下午4点20分才出发。在船难中生还的厨师也说“原来说下午2点开不知为什么到四五点才开”。其它的还有5点以及6点甚至1月28日凌晨3点等多个版本。

        

        23:45

        太平轮与建元轮的相撞时间。1949年1月30日的《台湾新生报》所述是1949年1月27日晚上11时25分,失事地为舟山群岛附近浙东海面东经122度30分北纬30度30分。而上海《大公报》2月1日的报道则是晚上11点45分,另据生还的厨工张顺来的证词也是“11点45分撞上的”。

1949年2月1日《大公报》的太平轮事件报道及部分遇难名单        
        0:30

        太平轮的沉没时间。据生还者张顺来的证词“12点半的光景就沉了”,另一位生还者李述文的描述则是“12点一刻”。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漂浮在海面上了,在那种状况下很难确认正确的沉没时间。但是太平轮沉没后,“海川轮”船长盛某图证明了太平轮沉没时间和地点以及出具了调查报告,他的图证显示为12点半。

        

        1000

        据1949年1月31日的《台湾民生报》,由中联公司登记的购票旅客是508人,但台北地方法院的判决关于人数有这样的记录,“该公司所售客票表面上虽是500余张,实际在船上补票者又有400多人”。又据生还者张顺来的证词,船上的船员共120多人。由此估算出,当时在太平轮上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人。      

        除去生还的38人,太平轮的遇难者在1000人左右,包括曾在海南岛代表国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海南岛司令王毅将军、辽宁省主席徐箴夫妇、总统府机要室主任毛庆祥的两个儿子,著名音乐家吴伯超、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的父亲李浩民等知名人士。

太平轮海难部分幸存者合影        
        38

        船难发生后数小时,澳洲军舰“华伦孟卡号”救起38人,获救者包括葛克(国防部参谋)、乔建(青岛警局服务、胡尚富等3位男性,另有袁家姑(袁世凯孙女,葛克的太太)等5位女性。

        

        22万

        1949年从大陆乘坐轮船迁台的人数。当时迁台者几乎涵盖大陆各省,来自各种职业和阶层,当时的主要出海口包括:上海、广州、青岛、重庆、香港、沿海岛屿(海南、舟山、金门)等,其中以上海、广州到台湾者最多,1949年上半年集中于上海,下半年集中于广州。根据基隆和高雄港对于海运迁台者的人数统计,1947年有89807人,1948年有138544人,1949年有224240人,1950年有161277人。

1949年前后,上海十六铺码头永远挤满了离开、逃亡的人群。

        100

        1949年从大陆飞往台湾的飞机大约架数。由于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因此迁台交通以海运和空运为主,1949年后空运以上海、广州、重庆为中心,有部分班机飞经汕头、香港、厦门,大部分直飞台北、台南。航空公司主要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台湾航业公司为主。由于大部分飞机载客都在20-50人左右、票价较高、航行时间受天气影响较大,所以输送的旅客数量有限。

        

        2108

        1949年进出基隆港的船舶艘数。据统计,1947年是1159艘,1948年是1371艘,1949年是一个高峰期。高雄港的情形也相似,1949年都是进出港船只与吨位最多的一年。

        

        9万

        1948年底,由于国际油价上涨82%,外汇亦上涨103%,不论是机票还是船票,都在不断调整。1947年10月从上海到基隆的特等舱票价为72万8千金圆,到1949年1月后涨到141万金圆,到4月又涨到150万金圆(约合75元美金),三个月的时间就涨了9万金圆。尽管如此,仍然一票难求。

        

        15%

        截止1953年,迁台的“外省人”占台湾人口总数的比例。台湾在日本投降之前的人口以闽南、客家及原住民为主。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大陆人士陆续迁台,被称为“外省人”。到1953年,公务人员、一般民众与军队人数大约各60万人,合计约120余万人,当年台湾的人口总数是800余万人,因此“外省人”大约占15%左右。

        
位于台湾基隆市的太平轮遇难旅客纪念碑


        (主要数据来源:林桶法《1949大撤退》,台北:联经出版社,2009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