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任何体育运动都不是为了打卡

守一
2021-05-24 21:0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上周末,公司部门组织去郊外团建,逛古镇爬长城,走了好多路。于是,大家聊起走了多少步、能在朋友中排多少名。

我也想起了此前已经关闭多时的微信运动,打开一看,2万多步,排名47。本来这一天奔波下来,还挺有成就感,可当运动成果转换成数字,再被淹没在朋友圈的排名里,快乐好像瞬间就贬值了。

还记得刚有微信步数排名的时候,大家玩得还挺不亦乐乎。因为那会“出头”好像还没那么难,步数过万可能就排名前列,以此享受领先的优越感、好友的点赞。

可是很快内卷就开始了。一方面是参与这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本就是健身达人,可以长期霸榜的那种;另一方面数据也“激励”了一些人,为了提升朋友圈名次倒逼自己,本来每天跑五公里的,往七公里、十公里进发了。

在步数排名火起来之后,网上兴起过很多吐槽。比如家里有喜欢跑步的,就让他多带个手机,成绩就能“共享”;还有开玩笑说把手机绑在家里的宠物身上,猫狗一天蹦跶下来,步数也可观。

虽然不少是玩笑,但确实也反映了类似排名可能导致的行为异化。本来运动是为了健康、放松,而数据排名的介入,看似提供了记录和激励,可也容易让数字变成追求本身。过于追求数据,不仅丧失了运动的乐趣,还可能对自身造成伤害。

为了追求数据、在线上线下打卡而异化运动心态,其实有很强的普遍性。包括近些年越来越流行的马拉松、户外穿越等等,大部分参与者当然是“真爱”,但也不排除有的就是刷个存在感。

想想近几年的马拉松赛事,比较常见的一类新闻,就是替跑、转让号码布、抄近路、偷偷使用交通工具等。绝大多数选手参加马拉松赛事,不可能获得什么奖金,如果还不能诚实地当做自我挑战、锻炼健身,图什么?

一种答案或许就是为了打卡。哪怕弄虚作假,只要拿到完赛证明,就可以在朋友圈打个卡,炫耀一下。这类自欺欺人,显然是很无聊的行为。

而有些盲目的户外穿越,甚至不顾警示“挑战禁区”,则很容易酿成悲剧。比如今年五一期间,就有两名驴友非法穿越鳌太线(从陕西秦岭主峰鳌山到太白山)时遇难。

爱运动、爱挑战,本都是值得称赞的品质。可如果不是职业运动员,还应多一分自知之明。量力而行,安全第一,别为了数据和打卡,把自己逼太狠。

其实,就算是追求数据的职业运动员,极限运动也会建立在专业的安全防护基础上。我们这些“业余选手”,千万不要在安全防护也很业余的情况下,却拥有一颗为了数据不要命的好胜心。

我们要战胜的是自己,不是别人的数据。

设计 祝碧晨

 

    责任编辑:王磊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