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化改革 锐意创新 |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2021-05-24 11: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棵树,在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荒山上栽下,孕育出万亩林场,成为毕节生态建设的先锋。

万亩林场

一滴水,从赫章县辅处乡兴旺村龙井出发,汇聚成洪家渡电站,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地方。

洪家渡水电站

毕节干部群众,在试验区大地上接续奋斗,让毕节从“不宜人居”变成了“宜居宜业”。

改革引领发展,创新创造未来。毕节取得的所有成绩,都是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都与创新密不可分。

在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关注下,毕节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对毕节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以赴深化改革,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了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踏上了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只要山上有树,就可以把风沙挡住。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1985年,当文朝荣老支书带领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的乡亲在荒山上种下第一棵树的时候,改革基因就已经融入毕节人民的精神血脉。

赫章县海雀村新貌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1988年6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成立,更是一次改革的壮举,让毕节从此走上了改革发展的新路。

2000年,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时,毕节试验区的改革试验,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正向纵深发展。

毕节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改革安排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真正让改革解决问题、推进发展、造福群众:中央和省委深改委(组)会议审议出台的改革举措,涉及毕节的全部得到落实;59项国家级、56项省级改革试验试点有序推进。

一部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

回顾过去,“敢闯敢试、试验示范”是毕节试验区的鲜明标志,“敢为人先”早已融入了试验区人民的精神血脉,形成了“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的毕节精神。

海雀大道

着眼现在,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重点在改革、关键在示范、核心在创新。只有勇担“探路子、作示范”的职责使命,继续发扬“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的毕节精神,才能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胜人一筹。

展望未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用好改革这个重要法宝,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促发展,才能实现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确定的“五个作示范”目标,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作示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上作示范,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作示范,在营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上作示范。

初夏五月,纳雍县百兴镇的2.3万余亩有机小麦成熟,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海湖新区响水乡青山村的玫瑰正在盛开,“美丽经济”点缀靓丽民居,描绘乡村振兴画卷……毕节大地,处处绿意盎然,生机蓬勃,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金海湖新区响水乡青山村玫瑰花种植基地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过去,毕节的发展靠改革。现在,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必须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毕节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中央、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实践,提升改革效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毕节精准识贫“四看法”,创办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把支部建在自然村寨、生产小组和产业链上等改革做法,闯出了一条条新路。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体制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毕节创新政治职能转变、资源要素配置、扶贫三农领域、治理能力提升、特殊群体关爱、绿色毕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作风建设、人才扶贫、统战扶贫等工作机制,关键性改革实现了多点突破。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是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最大法宝。毕节持续推进经济提质改革、脱贫攻坚改革、民生事业改革、生态文明改革、党的建设改革、群团改革,持续性改革取得了阶段成效。

“探路子、作示范”是毕节的使命和责任。毕节积极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试点、乡村治理“三治融合”改革试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未成年人社会化支持体系试点、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探索性改革为全国、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

5月17日,金海湖新区竹园乡歹鸡社区、响水乡青山村、归化街道常丰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暨全市乡村旅游改革推进会议的参会者。通过现场观摩,大家对歹鸡社区“三抓三提振”推进农旅协同发展、青山村“四个三”发展高质量乡村旅游、常丰社区“四共促四留”推进乡村旅游等经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金海湖新区归化街道常丰社区金海神泉度假村一角

把深改会开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基层一线,是毕节改革工作的一项创新,目的就是要让改革成果最大程度惠及人民群众。

上有部署、下有行动,上有专题、下有落实,上有试点、下有实践。

毕节按照中央和省委改革安排部署,始终严格对标对表,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大历史机遇来把握、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重大战略举措来实施,不断优化改革推进机制,力求改革措施精准有力。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在改革过程中,毕节始终聚焦脱贫攻坚、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等重点难点,紧扣高质量发展“急需”、民生关切“必备”,明确“管改一体”、实行“项目领衔”、抓住“关键少数”,确保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同时,采取“开门式”跟踪调度、“回头看”检验成色、“正负向”督促问效等措施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落实,通过打造“示范点”、提炼“好经验”、抓好“大宣传”等措施推广改革成果和经验,以改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速列车从金海湖新区飞驰而过

发展没有终点,改革未有穷期。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毕节将以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为契机,聚焦“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11345”工作思路和“五个作示范”工作部署,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气神推进改革,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成效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阅读推荐

毕节,成了希望的田野 |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来源:毕节日报融媒体中心

作者:韩贤普

图为毕节发布资料图

原标题:《深化改革 锐意创新 |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