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纳百川,谦冲自牧

2021-05-25 17: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群书治要》卷三十四《老子》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溪流河川汇集的地方,就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这句话提醒人们,君子应该虚怀若谷、谦冲自牧,德行才能日益增长,才能感召德才兼备的人来到身边。古圣先贤都明白这个道理,即使不是圣贤的君王,想成为霸主,也必须有谦敬的德行。

世间大凡读圣贤书的人,都把财、色、名、利看得很淡,“与人无争,于世无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领导者不能识别这样的人才,或者心胸不够宽容,甚至妒贤嫉能,就不能识才,更不能任用真正的贤才;喜欢任用听自己话的人、谄媚巴结的人、阿谀奉承的人,真正的贤才就会离他而去。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在《群书治要·贾子》中记载,君王给人授官分为六个等级,即“师”“友”“大臣”“左右”“侍御”“厮役”。这六个等级,对他们的态度不同,对自己的影响也自然不同。

第一个等级是“师”。师的智慧源源不断,他的行为可以做世人的表率,对世人的要求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他每到一个封地,就可以让这个封地受人尊重,加重这个封地的分量;他每进入一个国家,就可以让这个国家受人尊重,加重这个国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这样的人叫作师。

第二个等级是“友”。友的智慧足以磨砺人,行为足以辅助人,明于进贤之道,敢于罢黜不肖之徒。对内能够匡正君主的过失,对外能够称扬君主的美名。

第三个等级是“大臣”。大臣的智慧足以帮助为政者谋划国事,行为足以作为人民的表率,仁德足以使上下相处愉悦;能够谨然遵守国家的法律,君主有难能为君主效死;忠于职守,不徇私枉法。如果一件事不符合国法,即使是君主的委托,他也敢违逆而不去做。

第四个等级是“左右”。他们修养自己的身心,端正自己的行为,在乡里不会做对不起乡里的事;所言所行不会有损于朝廷;如果君主做错事,他可以犯颜直谏,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可见,“左右”也很难得。现在有些人担心丢了自己的官职,看到领导做错事,仍然谄媚巴结、一味地迎合,不敢去指正他的过失。但是“左右”看到领导者做错事,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谏,这被古人称为第四等的人。

第五个等级是“侍御”。侍御可以既不贪财,也不淫色,事君没有二心;君主有过失,虽然不敢犯颜直谏,但是忧愁的颜色会表露在脸上。这是第五等的人。虽然没有勇气去劝谏君主,但是一心为君主着想,君主有了过失,他非常担心、非常忧愁。

第六等级是“厮役”。厮役,是专指谄媚巴结、奉承君主的人。

“故与师为国者帝,与友为国者王,与大臣为国者霸,与左右为国者强,与侍御为国者,若存若亡,与厮役为国者,亡可立而待。”这句话特别值得现在人尤其是领导者警醒。人们应该选择与哪一类人一起治理国家,选择哪一类人作为自己的属下、臣子?能够和“师”一起治理国家,可以称“帝”,就是对德才兼备的人、圣贤之人非常尊敬,以待师之礼来恭敬他,这样的人被称为帝;和“友”一起治理国家,可以称“王”,王天下,就是可以作为天下所有国家学习的榜样;和“大臣”一起治理国家,能够称“霸”;和“左右”一起治理国家能够很强盛;与“侍御”一起治理国家,存亡就难置一词,要看运气的好坏;但是和“厮役”,就是与那些谄媚巴结、阿谀奉承的人一起治理国家,灭亡是顷刻之间的事。

所以圣明的领导者都是和师相处,能够尊师,以尊师之礼来礼敬贤德之人,这样才能使人民富裕、国家安定、长治久安。如诸葛亮,他本是隐居,但是最终被刘备三顾茅庐的精诚之心所感动。刘备为了请诸葛亮辅佐他,三顾茅庐,他的真诚之心、恭敬之心,还有为国家、为人民着想的心,使诸葛亮深受感动,所以才出来协助刘备。

如果领导者没有礼贤下士、谦恭有礼的态度,怎么可能感召真正贤德的人来辅助自己呢?所以谦恭、好学、礼敬的态度,对于领导者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领导者能感召怎样的人才来到自己身边。如果领导者所任用的都是不如自己的人,并且嫉妒比自己强的人,那么这个国家、这个团队就不可能得到好的治理。

《领导干部读《群书治要》(全3卷)》

作者:刘余莉

定价:168元

天津人民出版社

编辑推荐

1.深入学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群书治要》,古镜今鉴,古为今用,有助于人们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牢记使命。

《群书治要》概括了晋代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这部书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的用典来自《群书治要》的就有82条。不仅如此,十八大之后,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提法、新命题也都可以从《群书治要》中找到其思想渊源。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抽丝剥茧,深度解读《群书治要》,引导领导干部从中汲取修身为政的智慧、经验和方法。

本书从《群书治要》中精选了三百多句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言要论,作者结合多年的党政教育经验积累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深入讲解古圣先贤治国的教训和经验,揭示了《群书治要》的核心理念、基本精神和当代价值,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概括,有助于领导干部轻松学习传统文化,提升政治辨别力、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本书可作为当今各阶层人士修身齐家、管理企业、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也可作为国学爱好者研习传统文化的学习样本。

3.本书案例丰富,语言通俗,与当下现实结合紧密,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立身为政的经验和方法,对于领导干部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刘余莉教授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中国古人立身为政的智慧精华,并结合生动活泼的案例,阐述领导干部应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这里既包括了领导者个人的道德品行、素质和能力,也包括一些领导的方法和艺术,譬如说如何观人、选人,得到真正的人才;治理好一个国家,管理好一个企业,带好一个团队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反腐倡廉才能够得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道德教育为什么不能深入人心?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有助于领导干部领略其生生不息而且日新又新的古老智慧,更好地理解百年大党初心使命的历史文化渊源,另一方面又能以史为鉴,学以致用,从中汲取修身为政的智慧、经验和方法。

4.作者专业。

刘余莉教授多年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特别是《群书治要》的研究与弘扬,多年来受邀在世界各地弘扬传统文化,并曾三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台上宣讲《群书治要》,受到广泛欢迎。有关《群书治要》的研究著述数十种,在多家平台开展《群书治要》的讲座,是国内此领域研究首屈一指的专家。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刘余莉教授在电视台、学习强国和人民网等权威媒体关于《群书治要》的讲座精选整理而成,一共八十余讲。全书分为君道、修身、为政三卷,从《群书治要》中精选了三百多句精言要论,深入讲解了《群书治要》中关于修身治国的智慧精华,引导领导干部了解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基本理论、方法,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素养和能力,掌握领导艺术和方法,学会管人、选人、用人。本书案例丰富,语言通俗,与当下现实结合紧密,非常有助于领导干部通过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提升为政能力,对于领导干部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刘余莉,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人民网理论频道文化教育专家,主要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特别是《群书治要》的研究与弘扬。曾应邀到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西门大学、昆士兰大学、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以及意大利、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地进行演讲与研讨。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就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孝亲尊师:中华文化的根本等题目进行主题演讲。代表著作有英文专著《规则与美德的统一》,英文编著《东西方的美德概念》;中文著作《政德》《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华文化五讲》《群书治要十讲》《心态即命运》《儒家伦理学》,中文编著《群书治要译注》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