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条心理热线,2920个日夜,4300通来电,“我在听!”

2021-05-25 20: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启明灯心理热线上的温暖故事

2020年年底,夜色渐浓,热线铃声响起,来电者与热线咨询员就自己最近的困扰讨论着。

十几分钟之后,当温度渐渐揉入夜色,来电者回忆道:2013年在TA人生的低谷,4006-525-580这个号码,曾给了TA莫大的支持,陪TA走过了痛苦而至暗的时光。

现在TA成为了一名短视频博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更多和曾经的TA一样艰难跋涉的人。为此TA专程打来电话测试热线是否能打通,能不能为公众提供服务,专业性是否依然值得信赖。

在电波中,在这最原始和纯粹的声音里,启明灯心理热线听到了最真挚的感谢,听到了,生命与热线那相互传承、相互影响的光和热!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恰逢5月25日心理健康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故事背后——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启明灯心理热线4006-525-580的默默坚守。

国科大启明灯心理热线4006-525-580自开通后,一次次成为心理咨询师转介的专业资源、学校老师悄悄塞给学生的求助锦囊、小学教室后墙上的小贴士、广播视频里推荐的心理专业服务热线。

每每听到这些“口耳相传”,每一个为启明灯努力过的人,都会更加坚定一直以来的坚持;来自心理学专业人士的认可,更让启明灯心理热线多了一份责任在肩,不断砥砺前行。

启明灯心理热线8周年历程回顾

国科大启明灯心理热线4006-525-580于2013年5月5日正式开通。2021年,它迎来8周岁生日。启明灯心理热线从“稚嫩少年”,经历8年磨练,在疫情下勇挑重担,成为心中有热、眼里有光、专业稳定、不动如山的“茁壮青年”。

专业、协同、公益,是启明灯一直坚持的方向。启明灯心理援助热线:不动如山,微热有光!

��酝酿期:在4006-525-580心理热线开通之前,在国科大学生处的支持下,同学们自发接听办公电话,相互帮助,解决彼此心理困惑。

��初创期:2013年5月5日,4006-525-580心理热线开通,接力棒也交到了国科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心理教师手上。专职心理教师轮流接听,为有困惑的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心理服务。

��整合期:2019年6月,随着国科大心理中心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主管教师的岗位建立,热线的各项管理逐步规范,形成较完善的值班制度,在专业与伦理各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同时,2013年之前朋辈互助的传统也恢复和升级,朋辈成长专线雏形初显。

��担当期: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国,在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政府部门的倡导下,在国科大校领导的统筹部署下,热线正式升级为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开放的“启明灯”公益心理援助热线。疫情期间连续一百多天,60余名学生志愿者每日双线值班、每天1.5小时督导。这段经历培养并筛选出一批优秀的咨询员队伍,积累了灾害背景下紧急心理援助的经验与专业工作框架。

��稳健期: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启明灯热线继续维持24小时不间断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建立双中心模式,一个中心主要针对心理议题为全体社会大众提供专业心理援助服务,另一个中心(朋辈成长专线)则针对学术学业等发展性议题提供朋辈支持。

朋辈成长专线海报

@成长专线朋辈咨询员L同学

“很喜欢《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一句话‘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作为‘微热·有光朋辈成长专线志愿者’的一员,我也希望我的微光,能点亮某个的角落。我们一起一步一步慢慢成长进步吧!”

@成长专线朋辈咨询员Q同学

“很温暖。无论是‘微热·有光朋辈成长专线志愿者’团队中的咨询员小伙伴们,还是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都有一颗真诚助人的心。在这样的群体里,会时常被大家的善良所感动。在准备接线的学习阶段或正式接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这时身边的小伙伴或老师们都会尽心地帮助你,真的感到很温暖~

很专业。咨询员看似做的是电话沟通的简单工作,但在正式上岗前,我们每一个小伙伴都经历了几个月长程的培训以及连续的实践演练。这类培训和实践过程基于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非常专业,也间接增强了每个咨询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让我们感受了这个工作的意义。心理中心还为朋辈成长专线配备了督导老师,为我们的工作保驾护航、查漏补缺~有了督导老师的陪伴,真的很让人安心呀。

挑战与满足感并存。在接线工作的过程中,会听到来电同学们多种多样难以解决的事件,我能感受到来电同学对我们的期待和信任。在短短三十分钟内,需要理清思绪,并基于专业知识陪伴大家对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感受到的强烈情绪进行探索,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需要接线前的不断学习和接线后的复盘反思。尽管如此,感受到同学们对我们的信任,或帮助同学们处理了情绪、陪伴同学们解决了困惑时,还是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这也成为我在朋辈心理咨询方向不断学习的动力源泉。”

@成长专线朋辈咨询员R同学

“真诚的陪伴与倾听,让我感受到真正和对方的心灵在一起的感觉。我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也意识到温暖不仅会传递,还会在共鸣中感染周围的空气。我想那一刻,我和电话那头的TA,都体验到了‘微微的热’。放下电话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希望真诚地、大声地、努力地推荐我们的热线,真心希望能够更多更多地将朋辈成长专线分享出去,让这份温暖的陪伴气氛在整个校园中感染和蔓延。”

“数”说热线

根据社会公众(含学生)来电通话数据整理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启明灯心理热线共接通约4300通来电,通话总分钟数约10.3万分钟,其中通话时间最长的一通来电时长约180分钟,发生在凌晨0点-3点。来电者中年龄最小的9岁,年龄最大的90岁。

60%以上的通话时长在30分钟以内,60分钟以上的通话数量占比约5%。

21时-凌晨1时启明灯心理热线高峰期,14时-21时热线量也较高,2时-9时热线量相对较少。

启明灯心理热线:不动如山,微热有光

8年中,启明灯心理热线陪伴来电者一起面对学业压力、职业选择、焦虑情绪、恋爱困惑等。过去的2920天,70080个小时,启明灯心理热线4006-525-580一直都在,不动如山,微热有光。

··········

在未来的日夜里

启明灯心理热线也会一直

陪伴在你身边

在你有需要的时候

在你愿意多说一点的时候

请及时拨打

4006-525-580

“我在听!”

另外,国科大心理APP

同样面向全校师生开放预约

根据学校防疫管理规定

心理咨询暂时

以一对一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

相关预约、下载流程信息

请戳下方

原标题:《1条心理热线,2920个日夜,4300通来电,“我在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