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论文查重黑市交易猖獗,垄断平台不能只埋头割韭菜

2021-05-27 07: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杜虎

大学毕业季来临,武汉一所大学的大四学生发现,学校免费提供的知网账号被盗,账号自带的论文查重指标被挂在淘宝店铺售卖。该班级38人中,被盗号的就有14人。新京报调查查重黑市发现,平台出售的单次查重价格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中国知网则表示,账号被盗是学校内部管理问题,建议学生报警处理。

论文查重是将写好的论文放在一定量的论文库中查询,作出对比甄别,用来防止抄袭舞弊等学术不端。中国高校最多使用的是中国知网查重系统,高校从中国知网集体采购账号,分发给学生使用,账号附带两次免费查重机会。因为有规定论文查重不过关无法毕业,导致学生提交论文使用有大量查重需求。

在讨论查重黑市与知网盈利模式问题前,确实要重申一些前提:我国高校大学生论文尤其是本科阶段论文的质量不算太高,算上研究生阶段论文,利用查重系统杜绝抄袭论文,对高校、学生来说都是刚需。其次是查重系统的存在,因为高校、学生、黑市贩子之间利益纠缠,垄断生意与黑市并存。

秦同学查阅账号信息后发现,占用其查重名额的作者与之同名。来源:新京报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中国知网拒绝承认查重账号被盗与平台有关,反而将责任推给高校学生管理不行,或者认为是学生未及时改正密码,总之不领这个责任。但中国知网无法否认的是,查重黑市的形成,与它的盈利模式密切相关,不能说因果关系,可说它是“始作俑者”不算冤枉知网。

中国知网具有的查重资格的形成,全部依赖于高校论文库的上传集中,它作为民营机构实质上参与了高校学术品质的认定。而基于查重系统产生的服务收费,构成知网商业模式的大头。面对查重黑市,中国知网推卸责任,说黑市形成与它无关,并且不采取任何反制措施,这是说不过去的。

如果查重系统是放开无限量使用,查重黑市自然就会消失。但知网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模式,必须将查重机会弄成稀缺商品,盗卖账号、出售查重、按查重精确度抬高价格等乱象,随即衍生出来,所谓无利不起早就是这个道理。查重黑市的源头在盗卖查重指标,而查重指标的价值完全由知网模式确立。

知网查重做的是一门垄断生意,无论是通过学校进行的查重,还是黑市上炒卖查重,都是垄断生意下的“蛋”。黑市的存在不仅没危及这个垄断,反而强化了其正主的中心地位。查重的垄断与黑市相互依存,每年定期收割(2020年全国大学生毕业规模达874万人),谁是镰刀谁是韭菜一目了然。

在淘宝上以“论文查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有不同商家提供查重服务。来源:新京报

高校是查重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知网商业模式的伙伴,事实上也是制造出查重黑市的“第二把手”。知网查重系统实际上参与到高校学术品质的认定,但高校似乎没有动力、没有办法调校查重系统。比如有的论文属于合理引用仍被系统判定违规,高校对知网模式不关心不干预,最后学生单方面承受查重压力。

对高校来说,查重系统将本属于大学的学术审查职责外包了,而高校对知网一没有约束力,二没有约束的动力,反而觉得遏制了学生抄袭作弊的念头,所以是一笔不错的买卖,对黑市侵害学生利益不管不顾——因为学生对知网毫无议价能力,有议价能力的高校又对黑市宰割学生听之任之。

考虑到查重对毕业的一票否决作用,中国知网实际上是利用了学生的恐惧,将一门本该知恩图报的附属服务硬生生做成了垄断买卖。学校利用学生的恐惧,以为遏制了学术不端;黑市贩子利用学生的恐惧,大发其财。到了最后,想堵住查重黑市漏洞的人没能力制止,有能力制止的又陷入算计中不能自拔。

活跃的查重黑市交易,像是成了确保毕业论文品质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学生不得不被割上几刀韭菜。知网查重商业模式指责黑市是学校责任、是学生问题,这是不诚实的表现。现实表明,查重的技术设置在应用中有缺陷,平台有责任主动修好它,高校也有义务监督,否则就一齐将缺陷变成了缺德。

确实,盗卖查重账号可以报警处理,但只要知网查重系统不改变商业模式,拒绝在垄断生意上加入道德成分,就无法从源头上消灭查重黑市的供求,所谓“报警处理”就成为知网和高校继续推诿、持续贪婪的借口,黑市贩子也将继续地下买卖。每个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接受垄断和黑市的盘剥,这难道是命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