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市政厅|活力城市设计(6):点亮城市空间,纽约的五个案例
【编者按】
这里是“城市设计”章节中给出的五个案例。纽约巧妙地营造了自己的公共空间,并运用公私合作的机制,对城市家具进行着维护。对比常见的“形象工程”,这些设计有种以小见大、以无招胜有招的感觉。
相比之前的导则部分,这些案例会更加直观。可于澎湃新闻站内搜索“活力城市设计”,察看前面的原则。这部导则的原理看似不难,但怎么在我们这里落实呢?我们希望能对此做一些开放性的讨论。欢迎为我们来信留言,发表看法。未来我们还会分享建筑等一系列章节。
案例 1
高线公园(Highline Park)
2009年6月,纽约市政府与纽约市公园和娱乐局开放了高线公园的一期工程。高线公园建立在一段废弃的铁路上,这座1.5英里长的公园,是全球仅有的两座由城市铁路高架桥改建成的公园空间之一(另一座是在巴黎的plantée长廊)。

游客通过一段段楼梯,上到30英尺高的公园中。巨大并醒目的“慢行楼梯”,让用户能充分体验从街道通过现有的钢结构逐渐进入新景观这一过程。电梯则供那些无法爬楼梯的人使用。


案例 2
麦迪逊广场/熨斗广场(Flatrion Plaza)
2008年,纽约市交通局在地标性建筑熨斗大厦(Flatiron Building)周围建设了一系列新广场。

改造还包含街道提升,如新建了更安全的自行车连接线,以及让人行横道更短、更便捷。


案例 3
绿街(Green Streets)
新纽约计划的绿街项目始于1996年,它将空置的交通岛和中央分隔带变成种满遮荫树木、花卉、灌木和地面植被的绿色空间。


案例 4
公交车候车亭和自行车停车棚
在城市街道上增加经过良好设计的设施,如公交车候车亭和自行车停车棚,可鼓励人们采取活力交通和公共交通。


案例 5
完美学校游戏区概念
小尺度的设计变化可能会对儿童的身体活动有很大影响。在建筑师Katie Winter为克斯(Bronx)学校设计的一个室外区域中,场地被划分成不同区域,以鼓励不同类型的游戏。孩子可以在五颜六色的柱子上荡秋千,在地面图案上跳格子,或攀爬岩石和小山。由Winter与Bothwell场地设计公司合作完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