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田凤:“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网民须提高自判水平

2021-06-01 19: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每天都可以接收到海量的信息,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即人人都是麦克风。那么,在大量的信息面前,我们是否能作出更理性的判断?既然人人都是麦克风,那是否每个个体的声音都具有一样的分量?答案是否定的。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但个体的选择是有偏好的,反而最终会为自己构筑“信息茧房”。虽然每个人都可以发声,但多数人的声音会不断强化,少数人的声音会不断弱化,最终形成“沉默的螺旋”。因此,网民须提高自判水平,学会辨别信息,这对舆情治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网民须提高自判水平

文/田凤

互联网的发明和飞速发展,无疑是近年来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事件。互联网带来了传播技术和传播形态的发展,其最终效果是公民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进入21世纪,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丰富、多元。对此,最根本的变化在于,辨别真假的责任更多地落到了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掌握了新的工具和选择权后,我们该如何辨别哪些信息值得信赖?我们如何主宰信息,而不是被主宰?

图源:pixabay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总书记的讲话阐明了为何要“培育中国好网民”。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国内市场上APP数量有367万种,其中社交通讯类下载量达1166亿次。腾讯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仅微信的月活跃账户数超过了11.5亿,QQ的整体月活跃账户数增至8.23亿,每天有近450多亿条消息在微信里传输。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网民的素质和行为是关系到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石。让每个公民都成为好网民,成为高素质、有诚信、敢担当、负责任的好网民,方能保证网络社会机体健康,促进网络空间清朗文明。

图源:dreamstime

Part 01  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2019年12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并于2020年3月1日起实施,旨在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是我国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领域的一项里程碑事件,也是全球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作为网络空间治理立法目标的第一例。其中明确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早在2013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所举办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上,也提出网民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等“七条底线”原则。

图源:pixabay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空间治理力度的日益加大,网络空间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也不断提高。但仍然有一些网民缺乏法治意识、缺乏自律意识,当舆情事件发生,有的网民便以哄客身份出现,动辄进行恶意人身攻击、人肉搜索、捏造事实、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给网络空间的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据新浪微博官方统计,2019 年仅处理不实信息就高达77742 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和规则是准绳,是社会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石。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网民同样要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作为网络空间的主体,网民绝不可以随心所欲、忘乎所以,不能做危害广大网民的事,也不能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比如,2018年临沭县某人在网络上发布诋毁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信,虽然很快被删除了,但还是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有些违法言行,在现实社会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上了网就会裂变扩散,其危害后果被不断放大。所以,每一位网民都要坚守“七条底线”,对互联网的信息有甄别和把控能力,不造谣、不信谣,守底线,依法上网、文明上网。

图源:pixabay

Part 02  做理性的好网民

好网民,要学会理性发声。当今这个时代,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真可谓专业记者掉进了全民记者的海洋里。新媒体特性使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有“麦克风”,受众的地位空前提升。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摆脱了被动的地位,开始成为主动的信息传播参与者,这样就使得议题纷呈,消解了舆论的整合性,出现了舆论多元化和分散性,也使新媒体舆论呈现出一定的盲目、冲动、偏激、缺乏理智等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众似乎掌握着前所未有的新闻控制权,但是这也同时意味着民众自身必须拥有把握这种控制权的能力。因此,好网民应该做到独立思考、理性发声,不做乌合之众。以社会道德与法规为底线,做一个理性的自媒体人,是中国好网民应有的网络发声标准与立场。而有些网民容易被煽动,容易被诱导,容易被带节奏。他们还没有充分思考,就为了表达“心中的正义”,完全失去了理性,参与到网民的集体狂欢之中,无形中也成了别有用心者的工具。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会触及更多深层次矛盾,出于同情弱者的心理,网民往往对于“弱势群体”选择无条件相信和帮助,一旦有人在网上喊冤,称自己受到迫害,就会博得网民的力挺。2020年5月17日,微博用户刘某接连爆料,称自己6周岁患有哮喘病的女儿,在广州市某小学被老师体罚。未能引起关注后,又晒出所谓孩子受罚后吐血的血衣。血衣的冲击力,终于让该事件迅速窜上热搜,各大媒体迅速跟进。面对如此耸人听闻、惨无人道的遭遇,所有人心中的怜悯与愤慨被激起,广大网民在不求真相的情况下广泛响应。舆情发生后,为查清事实,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迅速成立专案调查组。很快调查部发布了情况通报,真相是刘某为扩大影响而故意编造了谎言。

在此起事件中,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是需要反思的,但刘某把网民当成工具,消费互联网求救的公信力,更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学生被体罚向来备受关注,家长遇到不公在网上求助,也是互联网时代的常用做法。这件事最大的恶,不只是当事者恶意编造、夸大事实,消费网友的同情心,也不止在于对他人和单位进行与事实不符的构陷,而是在于,当事者利用了公众的善良,消耗了公众的良知,消费了互联网求救的公信力。对于真正有需要的人来说,求救的希望可能会被践踏。此外,在这起案件中,在警方的调查通报出来后,网民依旧不依不饶,警方的通报被近十万条的评论所淹没。有人说,官方通报中并未提到老师是否有体罚,有隐瞒事实、转移重点的帮凶嫌疑;更有甚者,觉得家长造谣情有可原,认定若非“事出有因”,家长“无需造谣”,等等。这里面有人围观起哄;有人不明是非曲折,缺乏理性思考,盲目发声;当然,也有一部分别有用心者试图挑动围观者的情绪,让不理智的思想和言论发酵,从而裹挟民意,影响司法。

类似事件并不鲜见。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面对汹涌的舆论,必须保持理性思考,不能盲目跟风,让自己的善良天性被利用。各种毫无理由的猜测与臆想代替不了真相,更代替不了司法,不能任其发展,以至于混淆视听、影响司法。

图源:pixabay

Part 03  做捍卫新闻真实的好网民

提高受众对新闻在内的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信息社会,文明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能够批判性地解读和正确使用媒体的信息的技能和素养。如果缺乏对媒体信息产生的过程和特征理性的认识,就如同生活在印刷时代里却不能读书识字一样,举步难行。

2018年8月5日,一篇题为“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调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疯转。这篇文章中,4名来自郑州、洛阳、周口等城市的家长表示,自家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数与以往成绩、高考后估分严重不符,他们怀疑孩子的答题卡被人调了包,并向纪检监察部门实名举报河南省高考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滥用职权、组织考试作弊、内外勾结”。由于事涉多名考生高考成绩,又涉嫌高考作弊,事情一经爆出就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瞬间点燃了网友的愤怒情绪。8月7日,河南招生办公室通过其官网发布《致全省招生考试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信中,河南省招生办公室通报了核实结果,“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及时书面回复了考生及家长”。而因为此事,其中一名考生苏某某通过大学自主招生初审的论文被爆抄袭造假舆情,再度引发舆论热议。

对于“河南高考答题卡‘调包’事件”,网民前后态度有明显反转。最初,大部分网友不加思考直接痛批当今社会连高考都敢作假,对政府和考试公平丧失信心;在官方回应、一系列调查开展、苏某某会考成绩及其自主招生论文被爆造假后,舆论开始转向谴责苏某某身为检察官的父亲以及高考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

在整个事件中,网民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对自己所持有的惯性“常识”不加反思,在没有对信息源、证据、完整性、其他可能性解释进行批判性认知后就匆匆套用“常识”,过度解读和消费事件本身的意义,武断决策,在情绪的“过山车”上颠簸。

图源:pixabay

因此,在“后真相”时代,信息真假难辨,网民被裹挟在信息洪流之中,要尽可能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提升对信息的批判质疑能力,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面对真相的意志;学会分辨内容,发现其潜在的准则和动机,才不会被舆论绑架,成为一名专业理性的信息捕捉者。如果缺乏批判和怀疑的精神和能力,必然会对真相产生错误的认知。正如《真相》一书的作者比尔科瓦奇所言:“21世纪真正的信息鸿沟不是接入互联网的和没有接入互联网的人群之间的差距。它是有能力创造知识的人和只会肯定先入之见、故步自封、不再学习的人之间的差距。这是理性与迷信之间的新鸿沟。”

本文选自《教育舆情演变与应对研究》

推荐阅读

《教育舆情演变与应对研究》,田凤 著,978-7-5760-0878-4,2020年11月

内容简介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社会舆情呈现出万物皆媒、人机共生、快速传播、重塑社会的新特征,这给舆情治理的“供给侧”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作为社会舆情重要内容之一的教育舆情有什么特征,有什么规律,有什么应对启示?本书运用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基于大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外比较分析、案例研究分析,围绕教育舆情的演变、发展的特征和舆情的治理三个部分展开,试图从理论层面探讨舆情研究的前沿观念,从现实层面勾勒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生态,从实践层面为中国舆论场的治理提供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

田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与数据统计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校教育学专业。主要从事网络舆情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获教育部领导重要批示。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已出版《中国教育网络舆情分析报告(2012)》《中国教育网络舆情报告(2013)》等。

2035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丛书主编 袁振国

书籍内容介绍

丛书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发,希望对未来一二十年中国教育必将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整体思考、系统回应;从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出发,对上海如何贯彻先一步、高一层、领先发展的战略思想作出回答。丛书的指导思想是:第一,以2035年作为参照点,选取当前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推进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下一阶段中国教育发展方向、问题和路径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和富有针对性的探讨;第二,以各级各类教育为经,以重大问题、发展趋势为纬,勾画未来教育蓝图;第三,以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实证性作为基本写作要求;第四,重视方法手段的变革,更注重制度性创新。

丛书书目

《高考改革深化研究 》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研究 》

《“双一流”建设突破研究 》

《为了人的更高发展:国际社会谋划2030年教育研究 》

《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研究 》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推进策略研究》  

《面向2035教育经费投向研究》  

《未来教育重塑研究》

《OECD教育指标引领教育发展研究》 

《教育舆情演变与应对研究》

《高等教育赋能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