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少年模式不能“掉线”更不能“下线”

2021-05-30 11: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不少短视频、直播、游戏等平台正加快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但据媒体报道,部分网络平台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仍存在较大漏洞,点开后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自动弹窗提示,内容过滤上主要依赖家长监管,导致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旨在为未成年人建立“上网屏障”的青少年模式,成了稻草人式的存在,有名无实、如同摆设,这显然跟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保护的趋势相悖,也难免留下许多隐忧。

当前青少年触网已是普遍情形。《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75亿,普及率达93.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则披露,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9.89亿,其中学生占比达到21%,也即已超2亿。跟互联网结缘,的确帮很多青少年拓宽了个人见识、增加了知识库存、丰富了认知结构,但对应的弊端是,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日益严重。

许多孩子成了手机控、游戏迷,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此前屡有曝光的小学生斥巨资打赏主播、花巨款给游戏充值现象,就是例子。而“想毁掉一个农村娃,就给他一部手机”等说法,更是敲响了警钟——心智相对不成熟、自制力较弱、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不该被不良信息侵扰、被“上瘾设计”俘获,而应有更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态与用网环境。

正因如此,近年来,防治青少年沉迷网络,特别是网络成瘾,已被多方提上日程。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国家网信办集中开展“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都是靶向发力。而《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推动青少年安全、健康使用互联网工具的“网络保护专章”,更是为孩子健康上网、正确用网撑起法律“保护伞”。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无疑需要政府、平台、家庭、学校等多方协同共治。这其中,网络平台在前端防范上尤其责无旁贷——青少年网民是平台UV(用户量)和DAU(日活)的贡献者,更应是其保护的对象。鉴于此,建立“温室”,完善“风控”,强化保护,是其应尽之责。

推出和完善青少年模式,就是网络平台履行未成年人保护责任的“基础工程”:自2019年起,国内各大视频APP纷纷推出青少年模式,用户每日首次启动应用时系统弹窗提示,进入该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受限,且只能访问专属内容池,已成为“标配”。在此之后,有的平台还实行了“内容分层”模式,强化了“青少年模式”的自动识别与防破解机制,并探索起“14岁以下用户强制进入、无法退出青少年模式”的做法。这确实以筑牢防火墙的方式,为青少年安全健康上网提供了屏障。

但从目前看,在某些平台,所谓的“防火墙”只是“纸糊的墙”。无论是可通过跳转账号、卸载重装、退出重新登陆、密码自动记录等方式轻易钻空子,还是专属内容池只有低幼化内容、没涵盖大龄儿童需求,抑或是非实名认证可登录、可自动续时、内容无差别供给等Bug,都表明了,在流量驱动和利益考量下,部分平台非但没有持续完善青少年模式的自觉,现有的弹窗引导、限定时长、专属内容等机制设计也沦为“样子货”。这里面,某头部视频+游戏平台“青少年模式”开启设置入口隐蔽,还可轻松通过手机短信重置密码来解除,更是不应该,这说是技术漏洞,实则不用心不走心。

“青少年模式”不是可选可不选的自选题,而是因应监管要求与社会吁求的必答题。对平台来说,不能只有“只管流量增长,不管儿童沉迷”的利益算法,而没有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算法。特别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4条已明确“任何企业都不得提供诱导沉迷的产品和服务”,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设置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的情况下,涉事平台更是不能心存侥幸,必须尽早查缺补漏、补上短板。

对于青少年模式动辄“下线”的网络平台,监管也有必要保持“在线”,该加强执法、提高惩罚的,绝不轻纵。事实上,最高检“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中就明确,针对“青少年模式”流于形式问题将加大对网络平台监管力度。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只能强化,不能“掉线”。青少年模式也只能改进,不能“下线”。毕竟,青少年们需要的是安全“冲浪”、健康成长的网络,而不是“已被‘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网络中”。

来源丨光明日报客户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