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相蓝欣: “打老虎”与“新常态”

相蓝欣/瑞士日内瓦高等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德国马歇尔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2014-12-30 09:1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西方世界看不懂中国大力度的“打老虎”,似乎也不愿搞懂。非西式民主的国家只要一整顿吏治,就被认为是权力斗争,纸牌屋,宫廷戏。这种偏见根深蒂固。以周永康案为例。《时代》周刊称之为“政治清洗”,美国高官则公开批评中国“将反腐工具政治化”,暗指中国反腐类似于1930年代斯大林的“大清洗”。

        何其荒谬!究其原因,不外两点:一是偏见,西方政要及舆论囿于其文化和历史的局限,无法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二是敌视,将“曲解”作为一种话语权策略。

        对于“敌视”,笔者无能为力,但对“偏见”,倒可做一解构。事实上,近来游走欧美,笔者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国反腐背后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提问者多数早已抱定“政治清洗”的结论。而我的回答总是从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开始——何谓政治?

        在西方,政治概念基于权力架构空间的划分。西人谈论政治,喜欢使用具有空间意味的语汇,比如领域 (domain),范围(sphere), 舞台(arena),方面(field),或者场景(scene)。甚至连政治倾向也用空间和方位来描述,所谓“左”、“中”、“右”。由此衍生的为政思想,则是机械的分权说。而政治则可解释为各派/块/片权力相互制衡和配合的过程。在这种传统下,并假定不实行西式民主的国家没有合法性(亦即不代表民意),则中国的“打老虎”只能是权力斗争的产物。

        但中国人的政治观不同。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政治观念认为,政治是一个道德问题:“政者,正也”。“正”或“不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一个政权开始可以“正”,但能不能保持下去是需要一直追问的问题,不存在某种一劳永逸的权力构架安排。所以,中国社会对政权“合法性”的评判基于治国者的行为——治国者本身应该是道德典范,这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如果治国者行为不端,就不再是“天命所归”,也就是俗语中所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逻辑

        而腐败即“不正”。它败坏的不仅是市场的公平竞争,更是国家的政治肌体,是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同治中兴”的名臣冯桂芬曾说过:“谈者谓今天下有大弊三:吏也、例也、利也。任吏挟例以牟利,而天下大乱,于乎尽之矣。”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国力中兴有目共睹,然而腐败丛生也是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权力寻租愈演愈烈,“老虎”(以及“苍蝇”)们的地下室里、海外账户上迅速敛聚起巨额的财富。而这在一个以社会主义定性的国家里,道理上无论如何是讲不通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届中国领导人以反腐为当政的第一要务,力图恢复德治传统,进而重塑社会民众的政治认同感。“老虎”“苍蝇”一起打,如是已经两年,其深意又岂是“权力斗争”可以概括的?

        可以说,“反腐”已纳入中共的政治“新常态”(new normal)。“新常态”这个词来自西方,指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经济状况。此后,它被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指以往的反常状况现在已是寻常事。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使用这个词。笔者认为,就其政治含义而言,有两层:其一,“新常态”整顿中国吏治以及更深层面的游戏规则,将“反腐”设定为一场“持久战”,而非媒体惯常使用的“风暴”;其二,尽管经济及政治体制改革可能涉及最高层面的既得利益,但这两方面的改革仍将继续推行。

        问题是如何让“新常态”成为“常态”。“打老虎/苍蝇”无疑受到民众的欢迎,但这毕竟不是唱戏,只要情节够曲折,就会有票房。“反腐”的成败取决于领导层能否在民众中树立起这样的信心——即为官者,只要你贪腐了,就一定会被拿下。这就要求中共在根本上对治腐败,而不仅仅是把“反腐”当成一连串个案的简单相加。所幸新任领导层对此有清楚的认识,王歧山在着手反腐斗争的最初就谈过治本的问题,他承认当前反腐主要是治标,但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时间。而十八届四中全会推动的“法治”改革则可视为“治本”的开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而法治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此外,就是在政治文化层面唤醒“德治”的传统。亦即在政绩效率之外,强调官员的德行和道德自觉。当前,国内讲“文化自信”,多少有这方面的背景。前面说过,中国和西方在基本的政治观上大相径庭,中国“自信”了,是否就意味着不再容忍西方的那一套?这涉及中国在国际层面的运作,笔者就多说两句。

        有两个陷阱应尽量避免:一是意识形态战争。中西方观念不同,西方对中国政治诸多误解乃至歪曲,一般人的反应是“骂/歪曲回去”,殊不知这既不“自信”,也不“传统”,何况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一来在西方,批评本国制度是件平常事(如最近的中情局酷刑报告),没有人认为民主制度是完美的;二来至少在许多西方国家,民主制度是符合其国情的,在维护国内秩序以及遏制官员滥用权力方面,是非常有效的。陷阱二则在于民粹主义,准确地说,是批着传统文化外衣的民粹主义。中国近代已经吃这方面的大亏,典型的是义和团,未来也不可不警惕。

        总之,对于西方有意或无意的“不懂”,中国不妨自我阐释,甚至也不妨尝试在国际政治中引入“德治”的原则, 但没有必要也不应以西式强权政治为手段,采取粗暴对抗的方式。

***

文章部分内容发表于2014年12月19日的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