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为了孩子的明天,请从今天开始戒烟

澎湃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2021-05-31 16:2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这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而是一种煞费苦心的“安排”——为了孩子的明天,请从今天开始戒烟。

从今年6月1日开始,两部新修订的法律也将实施生效。《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含电子烟),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含电子烟)。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以及为未成年人实施上述行为提供条件。不良行为中,就包括吸烟和饮酒。

吸烟的危害尽人皆知,对于未成年人的伤害也更为直接。科学研究证明,二手烟是诱发儿童哮喘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青少年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可能会损害正在发育的大脑、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两部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在儿童节共同向吸烟亮剑,显示出了明确的立法导向。电子烟被单独列出,也表明了法律的立场和监管的方向:电子烟也是烟,控烟没有法外之地。

而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颜色鲜艳、款式新潮、口味独特的电子烟产品,往往对未年成人有很大的迷惑力和吸引力。

5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指出,使用电子烟可能更能致人抽上卷烟,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其中,“加味”是吸引青少年尝试电子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起传统香烟,电子烟的一大卖点是口味多样,其中不乏“果味”产品。对于好奇心强烈的未成年人来说,电子烟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抽烟的“门槛”,他们很容易因为猎奇而尝试,因为模仿而迷恋,甚至由此染上烟瘾。

2018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先后发布多项禁令,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发布电子烟广告。但仍未彻底阻止电子烟产品向未成年人渗透,一些未成年人甚至将抽电子烟当作时髦攀比。

究其原因,无明确标准是一大难点。按照现有管理规定,电子烟既不是参照卷烟监管,也不是按照医药产品管理,而是归类为科技产品。“标准”的缺失,使得电子烟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缺乏有效的管理。

电子烟也是烟,从这个儿童节开始,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依据,有必要重申这样的常识。既然是以“烟”的名义进行销售,那就理应远离未成年人,这不仅是道义责任,更是法律底线。

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承诺戒烟 共享无烟环境”。放眼未来,在继续做好各种既有控烟措施、限制传统烟草消费的同时,也必须为电子烟建制立规,消除监管盲区,以保护青少年远离新型烟草制品的伤害。

    责任编辑:王磊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