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儿童节,给你上一堂“空间”字母课

2021-06-01 10: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六一儿童节,一起来上学!

又是一年“六·一”儿童节了,小编我根本按捺不住!本来准备一大早就披着刚刚画好的地图跑出宿舍,去体验久违的孩童时期的快乐!

奈何前一晚根本没有睡觉,所以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画地图——祝融号火星车都开始通宵搞科研了,我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怎么睡得着觉呢?

不过问题不大,真正硬核的科研搬砖人,应该去更加宏大的事业中画地图——比如说太空对地观测事业中。从太空中,勾勒地球上的童年故事。还记得牙牙学语时,我们学的那些拼音或者英语字母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原作者Adam Voiland的讲述,一边复习小学英语课程,一边在整个地球上,勾勒我们的“六·一”地图吧!

一、 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应该说明的是,这是原作者Adam Voiland发表在NASA的对地观测网站(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上的内容,这个网站主要是发布一些太空对地观测得到的各种图片,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做科普。原作者从2012年开始给对地观测网站当了好几年写手,在工作中,他发现NASA对地观测网上的照片中,出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图案。其中一幅上显现出了“V”的形状。他那时就想,能不能把英语26个字母都拼出来?经过几年的征图,他终于从NASA对地观测网中凑足了26个字母。

图注:NASA Earth Observatory官方网站的Logo,这是一个很棒的网络刊物,每天都会更新很多对地观测的美丽图片。(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强烈建议咱们国家的遥感卫星序列也一起整一个!

在搜寻过程中,很显然,类似于O、C之类的字母,在地球上到处都是——火山口,陨石坑,或者河湾,湖泊。但是A、B、R这样的字母就非常困难了。也因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Adam直到2015年才凑齐,这个时候正巧他的孩子刚刚进入识字的年纪,他就写了一篇充满童心的文章,来介绍对地观测的ABC们。

本文中的所有图片都来自于NASA对地观测网,也全都是人造地球卫星或高空飞行器又或者宇航员们拍摄的地表真实形态。本文的图片说明参考了原作者,但与原作者内容并不相同。

那么,话不多说——

二、 进入正题,跟老师一起念哦!

字母A来自于美国犹他州的格林河谷的蝴蝶结河湾,大家看,像不像一个小写的“a”?很像对吧?这张照片由国际空间站拍摄于2014年1月22日。

字母B来自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支流,阿肯色河的霍拉本德(其实就是霍拉河湾)自然保护区。这张图片由NASA的Landsat 8卫星拍摄。

字母C的形状在地球上其实很常见,破损的火山口、陨石坑、盆地等,都有可能与C非常相像。不过,这座巴林的人造岛,不能说是毫不相关,只能说是一模一样。这张照片由一位宇航员于2011年1月23日拍摄,下方的沙滩大部分由动物遗骸的碳酸钙组成,因此呈现洁白色。不得不说有钱的石油佬可真是会享受。

字母D的形状在地球上也不鲜见,例如刚刚截弯取直的河流。这张D形的照片由Landsat 7卫星于2000年8月9日拍摄,画面中央是加拿大詹姆斯湾的岛屿阿基米斯基岛。

字母E的情况稍微有些复杂——你需要一个不是很闭合也不是很完整的漩涡来实现这个形状:“e”。不过,还是被找到了。这张图由NASA的Aqua卫星(即“水”卫星)拍摄,记录的是2009年10月25日,新西兰附近海域的浮游生物的一次大繁荣。当时正值南半球的春天,海洋水温上升,浮游藻类大量增殖。

F字形让人很容易就想起纵横的山脉——原作者Adam也是这么想的。这张图片由Landsat 8拍摄于2014年8月4日,图片中是中国西藏东南区域的山脉上的厚实的积雪。图片并非是可见光波段拍摄的,因此颜色是后期染色的,积雪并不是真的是蓝色。

这是个腰子?不,这是G。这张图片记录的是皮纳基环礁(Pinaki Island),是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的环礁,属于土阿莫土群岛的一部分。这张图片最初由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在2001年4月拍摄,经过放大处理,北方向下。

H的字形其实和F类似,两横一竖或者两竖一横,都很容易用山川河流拼凑出来。这张图左边是北,展现了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河流(浅灰色,南北向),从五彩缤纷的山岭(橙黄、明黄色,东西向)上横越而过。图由Landsat 8拍摄于2014年8月30日。

I 这个字母,同样,不能说是全无关系,只能说是完全一致。这笔挺笔挺的竖,这微斜粗糙的小点,完全就是一个小写的“i”,甚至都有点手写体的意思了。这张图片由NASA的Terra卫星拍摄于2007年2月10日,图中的岛屿是安达曼群岛的一部分,图中有一些岛屿周边环绕着亮白色的环,那是2004年一次大地震中,珊瑚礁被抬升起来造成的。

英文字母相比起汉字来说,其笔画结构真的是过于简单。J 这个字母也是一个非常容易就能在大自然中见到的形状,无非就是火山口或者陨石坑或者盆地破得更大一点。不过,原作者Adam还是找了个他认为最漂亮的“J”——澳大利亚汤斯维尔附近海域上的Trunk珊瑚礁。这张照片由Landsat 8拍摄于2015年7月17日。

“K”这张图选得就不是很走心了,我乍一看还以为是肾小球或者左右脑之间的胼胝体。不过细看,也可以认为是无限个“K”的形状在进行“分形”。这张照片由Landsat 8拍摄于2015年8月3日,拍摄了加拿大谢米里克国家公园的Pond Inlet,四周都是冰川。

一道“L”形的积雪线,横亘在美利坚东北地区。照片由Aqua卫星拍摄于2008年10月30日。

“M”形,基本上就是把F形横过来,所以显然在地表上也并不鲜见。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天山山脉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一部分冰川,由Landsat 8拍摄于2015年8月14日。

“N”的形状,这张照片里勾勒得比我手写得还好。这是2009年3月4日,Terra卫星拍摄的太平洋表面的轮船的航迹——也就无怪乎如此地横平竖直了。

“O”,圆形,自然界中的完美图形,但要找到如图这么圆润的O,原作者Adam确实也是不容易。这是非洲毛里塔尼亚的泰诺摩尔(Tenoumer)陨石坑,由Terra卫星拍摄于2008年1月24日。泰诺摩尔陨石坑大约是距今1万到3万年前形成的,所以目前看来还很完整。

“P”的形态包含一个圈和一个竖,显然很容易在河流截弯取直的地方找到。这张照片摄于2005年8月4日,加拿大Mackenzie River(马更些河)河口三角洲附近。Terra卫星用它搭载的“先进星载热辐射与热反射仪(ASTER)”拍摄了这张图片。显然,这台仪器测出来的是红外和远红外波段的电磁波,图中的各种颜色实际上是后来染色的。

“Q”,一个陨石坑,破了一个小口。这种地貌到处都是,而图中这个来自于印度境内的撞击坑Lonar Crater,由Terra卫星的ASTER仪器拍摄于2004年11月29日。我只能说这个陨石坑实在是很像游戏《雷神之锤》的Logo。。。

“R”,小写的,这是Landsat 8于2015年1月20日拍摄的位于阿根廷的Menéndez湖。

“S”,就是两股云在大西洋的上空打起了卷儿~照片由Terra卫星摄于2009年4月29日。

“T”字再次来自于石油佬们——Landsat 8于2019年3月9日拍下了这张照片,展示了阿联酋境内两条路周边的发展情况。

“U”的图案在地表上也很多的——比如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河套地区,就是个大U。Adam选择的U是美国犹他州鹅颈谷州立公园。这张照片由美国的Ikonos卫星拍摄于2004年5月9日。

“V”字带有尖锐的角,通常来说在自然界不太常见。但是,两阵不同方向的风,和一座活跃的火山,兴许就可以构建这个图象。图中是俄罗斯勘察加半岛上的舍维留奇火山喷发中,火山灰的散布。由于风向的改变,火山灰在雪地上画出了两条界限分明,又非常笔直的印记。这张图由Landsat 8拍摄于2015年3月23日。

“W”都是虚拟的,你把握不住!红海上空扬起的沙尘,勾勒出了销魂的手写体w。Terra卫星摄于2009年1月13日。

“X”并非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我们常常看见三个自然图形共顶点,但四个自然图形共顶点形成X形,就需要一些特殊的环境。如图是格林兰的Leidy冰川的一个局部,纵横交错的冰川剥蚀在这里形成了一个X。由Terra卫星的ASTER仪器拍摄于2012年8月7日。

“Y”字形在自然界也很广泛,各种各样的河流的汇流处都长这样。上图是纳米比亚北部的一条季节河:乌加河。这条河供养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包括大象、长颈鹿、斑马、黑犀牛等。这张图由Terra卫星的ASTER拍摄于2000年12月25日,本身的颜色是后来染色的。

“Z”,终于到字母表的最后一位了同学们!马上就可以下课,去体验快乐的童年生活(上班)了!这张龙飞凤舞的Z,实际上是2012年7月11日,NASA的Aqua卫星在加拿大上空拍摄到的野火的烟雾。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英语课就到这里,下课!回家路上记得买根雪糕吃哦!

课后参考读物(原整理者Adam的原文):

Reading the ABCs from Space

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features/ABC

美编:许宏玺

校对:覃华清、江淑敏

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来源: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