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弘扬英模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脚步踏出闪光的足迹

2021-05-31 15: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有这样一个群体,永葆先进是他们的目标,服务审判是他们的追求,公正司法是他们的口号。他们就是海伦法院立案庭,大家都知道,立案庭是人民法院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人民群众接触法院和法官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法院对外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单位,在维护法院整体形象方面,能够始终立足本职工作,大力打造团队精神,让当事人在立案庭的每位干警身上都能感受到司法公正和亲和力。而他们正是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了当代法官独立、干练的风采。2020年以来,他们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最高院提出的一站式建设工作,践行“司法为民”理念,以“真情为百姓,倾情解民忧”为宗旨,突出“一个微笑、一个释明、一个行动”,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司法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现有干警22人,35岁以下干警14人,占全庭总人数的63.64%。这是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严明、作风严谨的审判队伍。很少为外界所知的是,这是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战斗力的队伍,却是一个女性占多数的群体,这些新时代的女干警英姿飒爽,活跃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是窗口服务工作的一大特色。

2016年7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系统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先进集体;2017年5月被共青团绥化市委员会评为青年文明号;2018年5月被绥化市中级人民院评为全市法院先进集体,同时荣记集体三等功;2019年7月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诉讼服务示范窗口,同时被评为三星级诉讼服务中心;2019年12月跨域立案服务工作、12368司法热线、网上立案服务工作被绥化市中级人民院通报表扬;2020年3月被海伦市妇联授予巾帼建功先进集体;2020年5月被绥化市中级人民院评为先进集体;2020年8月网上立案服务工作、法院调解平台工作被绥化市中级人民院通报表扬;2020年10月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被绥化市中级人民院通报表扬;2020年10月一站式建设工作被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表扬;2020年11月一站式建设工作举措经验材料刊登在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第55期周报中。

一、有一个“擦亮窗口,把好关口”的万能钥匙。

立案庭承担着立案审查,立案调解、诉讼引导,材料收转、法律咨询、信访接待、判后答疑,司法救助等多项审判辅助工作,是集审判业务与综合管理于一身的综合性机构,2020年以来,共审查立案2014件,办理诉前保全334件、立案调解661件。其中调解结案或和解撤诉的速裁案件达178件,占结案数的26.93%,邀请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378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13件200人次。

二、有一套高效立案工作机制。

一是树立服务理念,不仅工作日立案,而且还应约受理立案。他们树立“一切工作为人民”的理念,实行全天候立案服务,必要时法定假日、双休日也可应约受理立案,并出具财产保全裁定,为当事人诉讼服务。2020年以来,面对节节攀升的案件数量,该庭立案2014件,无一差错。二是拓宽立案通道,不仅“到庭立案”,而且还实现“网上立案”。他们在全市法院率先开通了远程立案审查咨询系统,并在院互联网站“微法院”上开通“网上立案审查”栏目,借助网络技术,宣传诉讼制度。网上立案将原来的“一次告知,二次受理”,简化为“网上审查,一次立案”,借助网络技术开辟了一条方便快捷的立案通道,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人民群众诉讼。这一创举很快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效果显著。2020年以来,共通过自助立案终端和网上立案系统成功立案2674件,跨域立案330件,导诉台共引导7300余人次,处理群众来信4件,接待群众来访30人次,“12368”诉讼服务热线共接听群众来电9785人次,其中,案件查询7665人次,诉讼咨询1667人次,联系法官415人次,信访投诉0人次,其他38人次。其中,2020年“12368”诉讼服务热线人工接听6513人次,居全市法院系统排名第一,受到绥化中院通报表扬。2021年第一季度“12368”诉讼服务热线人工接听3272人次,在助力审执工作、回应群众诉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有多种化解纠纷的工作措施。

一是立案调解有成效。他们运用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充分发挥立案调解“短、平、快”特点,总结出“多问一句,快走一步,灵活机变,反应迅速”十六字调解经验。调解中,他们紧紧抓住矛盾焦点,将耐心、细心、热心贯穿于调解工作之中。他们坚持“三个注重”:即注重提出建设性调解方案,积极推进调解进程;注重运用各种调解方式,努力促成调解结案;注重运用各种有利因素,为推进调解提供助力。2020年以来,他们运用立案调解机制成功调解了661件一审民商事案件,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成效得到了最高院、省市法院和海伦市委及政法委的充分肯定。二是判后答疑解心结。他们制定了《判后答疑工作规则》,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有效化解矛盾。2020年以来,共答疑咨询案件55件,此类案件占判后答疑总数的75%。他们创造性地将调解工作贯穿于整个立案审查、信访接待之中,提高审判效率和效果。三是诉调对接化矛盾。开通网上微信调解平台,依托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及移动终端、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载体,以诉讼服务规范性文件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平台在推进目标上,旨在将解纷资源汇聚线上,实现在线咨询、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一站式服务,为当事人减少诉累,有效解决纠纷。2020年以来,诉调对接案件达到2162件,调解成功2025件,调解成功率为93.7%,并完成司法确认125件。四是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有成效。自2020年10月16日至现在诉讼服务质效评分持续位居全省乃至全国首列。

四、有一条审理案件的“快车道”。

一是快审快结,精益求精。为了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审判效率,节省司法资源,减少百姓告状的诉累。他们在立案后第一时间进入“快车道”,速裁合议庭在保证公正合法的前提下,对立案、送达、保全、调解、制作法律文书等每个环节,都尽可能从快、从简,大大地缩短了案件审理时间,提高了办案效率。2020年以来,他们以“快速、规范求精”为工作目标,创下了以6.8%的民商事审判力量审结全院近15.48%以上的民商事案件,人均月结案14.69件,调解撤诉率达到26.93%以上,平均审理周期仅14.04天的办案业绩。二是把握争议焦点,公正审理。在办案中,他们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制定不同的审理方案;对于不同诉讼需求的当事人采取不同解决纠纷办法;积极寻求利益平衡点,追求“案结事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随着速裁案件逐年增长,他们及时修订办案细则,注重审理每个环节,仔细审阅每份案件材料,准确把握争议焦点,依法作出公正裁判。2020年以来,他们所承办的661件案件无一因质量问题进入再审程序,实现无差错、零投诉。

“我为青春添光彩,我为法院献青春”。朝气蓬勃的立案团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火热青春,谱写灿烂人生,努力成为全市一面鲜红的旗帜,排头兵。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其他部门的创建经验,立足岗位,永争一流,用青春的誓言,扎实的行动,为法院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努力在跨越式的发展中书写青年文明号的华章。

原标题:《【弘扬英模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脚步踏出闪光的足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