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红色旅游发展案例 | 边境风景线传奇一八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2021-06-03 15: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坐落于阿尔泰山西南,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边缘,总面积907.95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86公里,有“西北边境第一团”之称。

因阿尔泰山有“千里旅游画廊”美誉,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资源和产品,理所当然一八五团也就成为这条“千里旅游画廊”的有效补充,屯垦戍边、边境文化、红色旅游和荒漠文化,被众多旅行社推荐,成为旅游常规线路的组成部分。

新时代的红色遗存成为发扬兵团精神的重要平台

在近60年的时间,三代屯垦戍边的兵团人,留下了团史馆、西域屯垦历史文化展览馆、抗洪守土纪念馆、地窝子、军垦人旧居、沈贵寿升国旗旧址、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西北之北等人文景观。这些红色景点构成的军垦文化、戍边文化、屯垦文化、边境文化,已成为新时代的红色旅游资源。

位于西北边境第一连的团史馆,不仅仅展示的西北边境第一连,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十年屯垦戍边壮举的生动写照。新旧两座塔,夫妻两个人,马军武、张正美这对平凡的夫妇共同守护着一个属于他们的唯一,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32年一直坚持驻守在我国距离国境线最近、最前的唯一的一个民兵哨所,在中哈边境上守水、护边、护林。红色景点还包括抗洪守土纪念碑、32号界碑、西北之北,寂寞无语的地窝子、军垦人旧居、沈贵寿升国旗旧址,喀拉苏干沟遗址。

团场坚持对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持从软、硬件方面下大力气进行改扩建,不断提升兵团精神和军垦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面。现在已经成为上海市委党校中青班、兵团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示范培训班、师市以及各兄弟团场的爱国主义学习教育基地。一八五团积极开展以“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定期组织领导干部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

2003年,一八五团被列为兵团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2009年分别两次继续被兵团文明办命名为兵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团史馆被命名为“兵团机关屯垦教育基地”“兵团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十师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1年,一八五团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2年,白沙湖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4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被国家旅游局、环保部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入选首批“中国自驾游营地”,2016年白沙湖景区上榜“十一假日旅游红榜”,2016年入选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2016年石河子大学实践教育基地。2017年1月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同年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9年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多措施强劲推动落实旅游强团和全域旅游战略

近年来,一八五团紧紧围绕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实施“旅游强团”战略,多措并举推进全域旅游。

一是开展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实践活动。学员身着迷彩服,在讲解员的指引和讲解下,参观额尔齐斯河出境口、军武哨所、抗洪守土纪念馆、西北边境第一连、沈桂寿升国旗旧址、西域屯垦史馆、西北之北地理标志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现场教学、开展升国旗、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形式开展党性教育活动。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悟一个时代的记忆,一种精神的延续。

二是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教育。2017年11月,一八五团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针对全国中小学生开展实践参与手工艺编制、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基地屯垦展馆,体验军垦人的工作生活。通过研学教育、爱国教育、道德讲堂等活动传承中华民族光荣传统、发扬红色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中!

三是开展“边境之行、爱国之旅”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地参观干沟遗址和中国与苏联争议地段,了解国土神圣,不容有失,感受广大团场干部职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战洪魔、守国土的历史事件。到西北第一民兵夫妻哨所,学习戍边卫士精神。参观抗洪守土纪念馆,了解边境居民在中哈边境一线如何同恶劣自然环境斗争,如何无私奉献执行屯垦戍边职责使命,充分展现边境团场“立足边境、自强不息、团结实干、敢为人先”的军垦精神。

参观游览西北边境线、鸣沙山、白沙湖、红叶林、白桦林、西北边境第一连,聆听军垦讲解员讲述戍边历史故事、兵团精神、屯垦文化,参观边境独特自然风光;参观西北边境第一连,忆苦思甜、感知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边境线旁升国旗仪式,奏国歌升国旗!参观西北之北地理坐标,抒发爱国情怀;参观守护祖国西大门的“哨兵”眼睛山;参观军垦人旧居地窝子;徒步巡边、唱红歌,一八五团一连巡边路。

通过设置徒步巡边、军政训练、重温入党誓词、升国旗唱国歌、观看红色宣传片、实训演练、室外野餐等一系列现场教学、使参训学员体验红色线路,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的性质、宗旨、本色。红色旅游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再延续巩固品牌打造流动的红色旅游边境文化

一八五团所在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尘封着几代兵团人一幕幕戍边过往、创业悲欢、垦荒故事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兵团情;这里是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见证地;这里是铸造屯垦戍边伟业的见证地;这里是人类挑战生死极限、顽强生存拼搏的见证地!

近年来,一八五团大力挖掘红色历史文化,重点发展边境军垦文化旅游,建设具有兵团特色的影视、文学、美术创作基地,加强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有边境特色的精品旅游路线,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深入挖掘景点的文化内涵,通过创“A”创“星”活动,塑造旅游品牌,扩大宣传,吸引游客。围绕旅游交通、旅游安全、游览、卫生、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规划建设,体现了团场特色文化带动旅游、带动经济的发展理念。

一八五团白沙湖景区体现了自然风光、红色人文和民族风情的融合。白沙湖景区固然自有其美,但与相邻的哈纳斯景区的自然风光比,未免略逊一筹;但其军垦红色文化,无人可比。

以军垦文化为特色,辅之以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构成了白沙湖旅游的整体格局。以戍边精神为核心,充分发挥西北边境第一连、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抗洪守土纪念碑、沈桂寿升国旗旧址特殊历史优势,突出白沙湖景区“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羊牛”风格,推出“边境风景线,传奇一八五”的红色旅游品牌。

原标题:《红色旅游发展案例 | 边境风景线传奇一八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