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共享单车可否胜天半子?

2021-06-02 16: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人民交通#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融合,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它依托互联网技术,共享相关的物品和服务。得益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设施的不断完善,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已经拓展到商业、金融、交通、旅游等各个领域。它对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创新,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等,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都是共享经济的产物。作为“最后一公里”是城市居民出行采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障碍的公共交通工具,出现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的共享单车格外耀眼。

开端——“最后一公里”的强势乙方

2007年到2010年左右由政府部门主导推出了大批有桩自行车。于是,尝试在汽车站、地铁站附近设置了有固定停车装置的自行车。然而,由于取车手续较为复杂、停放地方又过于固定,加之管理和服务效率不高等多方面原因,大部分有桩自行车并没有得到市民的追捧。2010年到2014年,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鼓励由市场主体运营城市公共自行车。不少企业参与其中,风险投资也对此看好,不过由于这一时期仍以有桩单车为主,使用便捷度不高,市民的消费欲望仍不够强烈。

共享单车的诞生是2014年一群北大青年在北大校区成立国内首家共享单车公司OFO共享单车公司,是国内首创无桩共享单车出行模式,解决大学校园内短距离出行问题。2016年底,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了起来,仿佛仅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就已经遍布各城市的大街小巷,各马路边也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

2016年8月起,摩拜宣布进入北京、广州市场,三个月后ofo走出校园开启城市服务。共享单车大战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2017年,是共享单车最疯狂的一年,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对这一新鲜事物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886万。

弊端——宿命归途,一地鸡毛

2021年5月17日中午,在石家庄市某学校大门口以东约100米的机动车道上,百余辆共享单车杂乱无章地扎堆儿停放着,而其旁的便道上却只放置了约20辆共享单车。“喵走出行”“小遛共享”“美团”“哈啰出行”等运营商的单车一应俱全,一眼望去,黄色、绿色、蓝色,五颜六色的车子在车道上蜿蜒百余米,占据了汇新路近一半儿车道。

“这些车子在这里实在太阻碍交通了,我家就在附近住,经常从这里经过。看到这么多车子占据着车道,我只能在道路中央行驶,每次有汽车经过时,我心里都十分担心,生怕被撞到。”此时,骑着电动车途经此处的赵女士无奈地说,“旁边的便道就可以停放单车,有人就是为了图省事不愿意抬到台阶上停放,给这里的交通带来阻碍和安全隐患。”

当天18时30分许,相比中午,现场的单车少了一些,但也有近百辆,横着、竖着、斜着,停放的单车各有各的摆放方式,甚至有的单车直接倒在了路边的树坑里,看起来仍然乱极了。骑着自行车及电动车经过此处的市民仍须和汽车“抢道路”。

“附近除了大学,还有一些房产中介等门店。到了下班时间,好多人骑着单车返家,所以数量相比中午少了一些,但这些单车仍然占据着车道影响交通,还是希望有关工作人员能及时清理。”市民王先生说。

无独有偶,在山东省青岛靖城路西侧的南疃东车站,公交站台上密密麻麻停放着五十多辆共享单车。而在车站北侧的共享单车专用停放区,原本能停下大约30辆单车的位置,却只停了13辆单车,车位剩下了一多半。

“公交车站两边都停满了单车,仅留出站牌附近两三米的地方供乘客上下车。这个站点有642、944、103、932、929五路公交车。一辆公交车进站上下客都麻烦,如果遇到两三辆公交车一同进站上下客,后面车辆的乘客就要在公交车与共享单车之间狭窄的过道里穿梭,很不方便。”李女士担心,万一有乘客碰到单车,很容易造成多辆单车成排倒下的情况。

共享单车一个压着一个、一个摞着一个,最多时从地面到空中有五辆车层层累积;盲道、公交站点、人行道等等各种道路都被共享单车占用。完成交通行业最后一块"拼图",新型绿色环保共享经济,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过程的助推器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落了“一地鸡毛”。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下关街道区城管委公共交通科科长李海鹏提出相关要求:一是要运用电子围栏、蓝牙道钉等高科技手段,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管理;二是要持续加大对违规投放、乱停乱放问题的处罚、查扣力度,加强对共享单车运营单位线下调度的督查督办,督促单车企业切实履行好企业主体责任;三是地区单位要安排物业人员随时巡视,协助共享单车公司进行规整;四是要大力宣传和倡导全民参与,文明骑行和整齐停放的行为,提高文明素质,共同维护好地区的市容环境秩序,推动区域交通有序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表示,如今,由企业主导的共享单车承担起了服务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之责。但前些年的“彩虹大战”证明,企业虽然技术能力和服务意识更强,但责任感不足,单纯依赖企业并不能运营好这一公共产品。从城市治理的角度来说,还是需要政府部门与运营企业发挥各自优长,进而形成合力。

首先,城市的行政执法部门应该更多负起责任,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现象,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予以处罚。其次,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要时刻监控自己的产品状况,既关注单车质量,也关注投放位置和密度,尤其是完善网络服务,确保界面友好、使用便捷、收费透明。再次,广大市民应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用车停车,维护好交通秩序。

孵化——共享汽车和共享电动车

继共享单车后,共享运营的时代也催化了另外一种交通工具的流行,那就是共享汽车、共享电动车。共享电动自行车一面世,就遭遇尴尬,或被叫停,或被约谈,或被要求集体上牌,症结仍在电动车的标准与监管难题上。

其实共享电动车的起步并不比摩拜和ofo晚,只是太多的运营商选择校园或者是景区作为运营范围,不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已经出现了包括猎吧、租八戒、小鹿单车、电斑马、ebike、八点到、7号电单车、萌小明等一系列从事电动车租赁的公司,并且还有一些传统电动车制造商也在考虑以电动车切入到共享出行领域。

至于共享汽车,2015年,被外界定义为中国共享汽车的元年。从2015年开始区域型试点共享汽车项目开始规模化扩张,从华东地区零星几家到大江南北涌现出200多家企业。

由于规模相对较小且使用还不太便捷,造成共享汽车的使用率一直偏低。据统计,每辆共享汽车对应的活跃客户在30人至50人,而每车每天需要使用8次到10次以上,才能使企业做到成本和收入基本平衡或小有收益。

展望——恍若隔世,何去何从?

一晃数年时间过去。

2020年12月14日晚23时59分,摩拜APP和微信小程序正式停止服务和运营,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公告显示,用户可选择使用原摩拜账号登录美团App或微信小程序扫码免押金骑行。至此,摩拜单车服务已全面接入美团,并更名为“美团单车”。从2018年4月被美团37亿美元全资收购,到胡玮炜、王晓峰等创始团队纷纷离去,再到美团APP成为摩拜单车的唯一入口,早已注定摩拜终将离开共享单车的舞台。

今年4月28日,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OFO小黄车关联公司)新增一条限制消费令,案号(2020)粤0303执26526号,限制消费人员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戴威。资料显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后者由OFO (HK) Limited 100%持股。目前,戴威有38条限制高消费信息,1条股权冻结信息。

随着摩拜停止服务,初代共享单车两强争霸的故事落下帷幕。接下来,共享单车的舞台将交给青桔单车、哈啰出行、美团单车。而有志于争夺“共享单车第一股”哈啰单车也站在新旧交替的点上。

哈啰出行创始人杨磊曾说,他发自内心的认为共享单车是一个好生意。但共享单车重资本投入、低客单价、回报周期长等特点,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盈利,对资本而言却是不利的。

近日,哈啰出行更新了包含2021年一季度财务数据的招股书。2021年一季度,哈啰实现营收14.15亿,同比增长104%。哈啰出行将收入分为共享两轮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顺风车和其他业务三块。其中,两轮车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

2021年一季度,哈啰两轮车收入11.70亿,同比大幅增长89%,在总收入中占比由2018年的100%下降到83%。对于一直希望减少对两轮车依赖的哈啰而言,一季报的这个数据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疫情导致了2020年一季度收入基数较低,这也导致2021年一季度的高增长参考价值下降。

2020年,哈啰两轮车收入55.03亿,同比增长21%,较2019年115%的收入增速,下降了94个百分点。此外,2020年只有第三季度两轮车收入增速高于20%,哈啰的两轮车业务或许遇到了增长瓶颈。

2020年末,哈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9.22亿,较2019年末下降18.5%,其中自由现金只有8.25亿,较2019年末下降23.6%。2020年末,哈啰短期借款6.76亿,较2019年末增长5倍。

有行业人士分析,美团和青桔的强势进攻,导致哈啰单车业务萎缩,这是哈啰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哈啰的现金流看似宽裕,实则紧张,新老业务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资金续命,哈啰几乎寸步难行。

近段时间,一些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相继退出市场运行,存车点、锁车桩等设施也被陆续拆除,这些空间随即被互联网企业的共享单车“占领”。一进一退,也为城市治理留下了思考。而有志于争夺“共享单车第一股”的哈啰出行前路究竟如何?共享单车风云再起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 The End -

《人民交通》杂志

面向全国征集游记美文

关注抖音号:RMJT

原标题:《共享单车可否胜天半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