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政厅|城市大型活动的应急管理,可以来张情绪地图

任珏/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2015-02-15 12:1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热闹喜庆的春节将至,春运中的火车站、打折购物狂欢之下的商城,以及新年祈福的宗教场所,自是人气爆棚的地点。不过,人群自发聚集一处,也难免酝酿意想不到的风险。总之,城市应急管理的问题,在节日期间尤其应被重视。

        事实上,城市应急管理是城市治理者越来越重视的一项基础工作。以深圳为例,在城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商场里,能看到摆放在过道边上的防火防洪演习沙袋,大堂走道边上也设立了安防人员的专用座位,摆上消防用品。此外,深圳不少马路围栏上也挂出有关城市应急管理重要性的横幅。

        城市政府在应急管理上的投入和决心都很大,但这只是日常的备灾、防灾,一旦出现突发城市灾难事件,需要及时预警并尽快做出应急处理,仅靠这些还不够。

 “危机可视化”

        欧美国家则把城市应急管理的重心放在日常的城市信息化监控、大数据预警环节上,通过手机GPS定位、社交媒体信息众包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对城市危机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最主要的是,通过数字化分析技术,帮助身处危机中的市民尽快脱离险境。        

        意大利的“危机可视化”项目,在罗马和米兰两大城市应用。该项目通过收集社交媒体中带有地理信息的数据,来分析大型政治事件及公共活动中市民的感受和情绪,以此对可能出现的城市危机进行预测和监控。通过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控系统、各类感应器的协同使用,市民能更主动和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所处的城市空间(或活动)可能出现危机的程度,以便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与其他城市物联网项目不同的是,由Salvatore Laconesi教授主持的“危机可视化”项目主要采用“用户生产内容”(UGC)方式,正如Laconesi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所说,这个项目“从城市数据用户的各种情绪表现以及对城市空间的体验感受中,揭示出互相叠加、互相影响的多层次情形”。        

  
罗马2012年1月18日的“危机可视化”地图,来自于artisopensource网站        

        这套系统通过数据获取、语义挖掘、数据分类以及对话分析引擎实时跟踪社交媒体用户之间的互动,用户可以搜索既有分析结果的界面——其呈现为视觉化地图。这样一来,用户在参与危机预警信息生产的同时,也能在最快时间内从数字化危机绘图中得到帮助。

2011年罗马骚乱的数字化危机地图,来自于artisopensource网站            

        由这套系统衍生出的“逃生App”应用,增加了增强现实技术,不仅能将预警平台上收集到的以测试者为中心的半径500 米、25度圆弧范围内的实时社交媒体内容,通过语义和用户行为分析,把整个危险区域的危险程度在第一时间告知手机客户端用户,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镜头进行街景扫描,在屏幕上出现的绿色导航箭头,能带领用户迅速找到逃生出口。        

        这套系统不仅能进行危机预警及提供相应逃生指引,还能分析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满意度。Laconesi教授所在的“开源艺术”团队在卢布尔雅那市设计双年展上的新媒体装置作品,实时呈现了柏林居民24小时内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表达出的所在地点的感受。市民的喜怒哀乐,能通过简单直观的色点及其分布面积、密度得到呈现。在这样的数字化地图中,如果看到某个时间段某个街区的市民焦虑密度较大,则会发生突发城市应急事件的风险越高,城市管理者能依据地图的显示,及时做出人流控制、交通疏导等决策,防范城市危机事件发生。

        
Berlin Wants to Be Here 新媒体交互装置,来自于artisopensource网站

对社会化数据进行文化分析

        这种对多重叠加的实时状况的全面分析,是将城市研究、城市治理与大数据运算相结合的城市计算的一种应用形式。不过,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管理中的大数据应用,Laconesi教授及其团队并非简单地根据单向度的数值统计分析,而是倾向于对社会化数据进行文化分析。

        他们从社交媒体上提取可以着重分析用户人文及文化特质的社会化数据,建构一套可用于解释用户的线上表达及线下行为的“文化生态系统”,由此对城市居民的行动决策进行深度阐释。

        根据对社交媒体上的社会生态系统的观察,在一项活动期间,出现了1.5万的新联系,而在其后的第15日,这些联系毫无踪迹。Laconesi教授认为,这就好像是“拍巴掌”,在进行过程中创造激动人心的一刻,随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现象在内容生产上也得到印证。活动之后的3天内,在社交网站上依然有大量话题围绕活动展开,包括对新出现的互动关系的讨论。在活动之后的第15天,同样没有任何讨论的影子——只有94个新建立的社交关系依然出现互动关系。

2013年9月26-27日,TechCruch意大利活动期间,罗马“文化生态系统”视觉化地图,图片by Salvatore Iaconesi和Oriana Persico

        大型公共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参与者的情绪,以及参与者对城市的意见和态度。正是市民对城市治理的真实体验,决定了城市治理者的决策方式及方法。对城市大型活动的社会化数据形成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城市治理者能第一时间掌握大型活动对市民情绪、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其间市民对城市的印象和对治理者的态度。

        对活动过后的城市管理,例如城市危机后当事人的救治、情绪安抚和疏导,也能通过这样一张“文化生态系统”的数字地图,按图索骥,做出有针对性且合情合理的应急决策。这种数字化的城市应急管理方法,既能降低应对大型公共活动风险的难度,又能帮助城市治理者更清晰地全盘掌握活动所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有助于精准、高效、妥善地进行管理。

 电子围栏技术

        除了意大利的这些城市应急治理的应用技术外, 用于数字化定制的地理围栏技术(Geofence,也被称为电子围栏技术),也可用于数字化应急治理。它最早出现在2004年,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Vinay Rawlani博士用其研发多图层在线地图系统。Geofence技术曾被 Foursquare 用于在线签到系统,也被Apple用于Passbook的电子票据服务,还可用于家长监护儿童、寻找丢失的车辆等。一旦监控物件进入或离开电子围栏所监控的区域,便可收到相应的商家信息或风险预警短信。在国内,个推刚上线电子围栏技术,其CEO方毅指出,这个技术可以在不同时间节点上,监控城市特定区域的手机终端使用者的人流方向、分布密度,甚至可以详细区分室内室外人流分布区域。

        当然,在大型活动中,由于人流量大,网络数据需求激增,很多时候,容易出现活动进行中网络中断的情况。个推CEO方毅也认为,如果监控范围内的网络信息不好,会影响到Geofence技术的数据提取。在网络时断时续的情况下,活动参与者难于连上互联网了解现场最新情况,更别提及时将自己的感受发到社交媒体上,城市治理者也很难获得足够的信息进行应急预警。网络中断带来的信息孤岛效应,往往会让突发应急事件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更会延误救助,增加突发应急事件的伤亡人数。英国Bath大学计算机系的Vassilis Kostakos教授等人研发的Citywere系统,通过蓝牙技术,呈现用户的空间位置及相应的行动轨迹,也为在网络中断情况下搜集城市人群的社会化数据、进行数字化应急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

        对于这类由用户生产内容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美国海军研究所的人类学家Rebecca Goolsby等人指出,数据收集在目前看来并没有一套系统的提交机制,数据内容的准确性也有待确认,包括提交者的个人隐私保护等议题,都给数字化城市应急管理带来了挑战。

        如果说,搭建一套基础的城市应急信息收集平台、通过信息数据的社会化分析做出有效的信息预警,并及时发出相应的应急指引,是未来的智慧城市的基础硬件设施的话,那么,提升城市治理者及普通市民使用数字化应急管理系统的数字化信息素养,一定会成为信息社会中城市应急治理的主要内容。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