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报:人大是司法权的来源,受理案件申诉是人大监督有效方式

人民日报
2015-02-25 09:53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编者按】

        在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人民日报》刊发名为《人大监督,紧盯司法公正》的文章指出,人民代表大会是司法权的来源,人大监督所依据的是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体现的是我国国体和政体的本质与内容,每一次监督权力的行使都是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彰显。

        此外,该文还指出,在当前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下,提出质询、执法检查、行使罢免权、进行特定问题调查、受理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所办案件的申诉和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的控告等等,都是人大发挥监督作用的有效方式。

        以下为全文

守卫司法公平正义的防线,人大不能缺位。 东方IC 资料

        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如果对权力的动用没有相应的制约与监督,也同样难以保证不受权力的诱惑而偏离公正的轨道。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因此,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产生以后,虽然可以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但这绝不意味着其可以滥用权力而不受限制,相反必须接受人大作为权力机关的监督。

        在每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上千名代表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听取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相似的一幕也同样在各级地方人大的会议里上演。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司法权的来源,人大监督所依据的是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体现的是我国国体和政体的本质与内容,每一次监督权力的行使都是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彰显。因此,人大及人大监督在全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社会对人大监督的认识却不应只停留在一年一度的人代会上代表们听听报告和投投票。人大听取和审议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实现了从宏观上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但这是一种被动的监督,毕竟仅凭一个工作报告获得多少赞成票、反对票,来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对司法工作的肯定或否定态度,仍然不够,还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事实上,在当前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下,提出质询、执法检查、行使罢免权、进行特定问题调查、受理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所办案件的申诉和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的控告等等,这些都是人大发挥监督作用的有效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为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明确了职责、指明了方向,使得监督的落地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人大常委会作为人大的常设机构,在切实贯彻执行监督法中,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监督方式,增强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之间的配合与协同,确保形成监督的常态化机制,才能为司法的公平正义真正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把公正作为法治的生命线。守卫司法公平正义的防线,人大不能缺位。因为其对司法机关监督责任履行到位的使命,实际上早已融入人民群众对法治中国的期盼之中。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