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尘封在阁楼近百年的“福尔摩斯故事”重现天日:发现边界之城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编译
2015-02-25 18:2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现年80岁的苏格兰塞尔扣克(Selkirk)居民沃尔特·艾略特(Walter Elliot)发现了这篇尘封百年的福尔摩斯故事。

        自柯南·道尔于19世纪末创造了福尔摩斯,这位侦探的故事就成为全球最广为流传的传奇之一。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20日报道,柯南·道尔写于1904年之前的一篇福尔摩斯故事,在一百多年后“重见天日”,刊载这篇故事的书在苏格兰一户人家的阁楼里尘封了50多年。

此书目前在苏格兰塞尔扣克(Selkirk)社区博物馆展出。

        发现这篇故事的人是苏格兰塞尔扣克(Selkirk,苏格兰边区城镇)居民沃尔特·艾略特(Walter Elliot),现年80岁,他在家中阁楼的一堆书里发现了这篇名为《福尔摩斯:发现边界之城》的故事。故事全文仅有1300字,被收录在一本48页的短篇故事集里面。长期静静藏于阁楼中的故事集大约10英寸长、3英寸宽、软牛皮纸封面——其包含多个故事,或源于当地居民,或来自当时著名作家,比如柯南·道尔。

这本短篇故事集,起源于塞尔扣克这座木桥的重建募捐。

        而这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源于塞尔扣克的一座木桥。1902年,一场大洪水摧毁了塞尔扣克的一座木桥,当地居民便发起了连续三天为重建桥梁的募款活动。那本48页的短篇故事集也是募款项目之一。喜爱造访塞尔扣克及其周边地区的柯南·道尔,也为此贡献一篇短故事。

        据沃尔特·艾略特回忆,早在50年前,一个朋友把这本短篇故事集送给了他,但这本书一直没能引起沃尔特·艾略特的注意。直到近日,沃尔特·艾略特在清理阁楼时发现这本和其他书捆在一起的短篇故事集副本。这本故事集当时的出版情况难以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篇福尔摩斯推理出华生将前往塞尔扣克的故事,是自柯南·道尔80多年前最后一次出版福尔摩斯故事以来第一个被重新发现的故事。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福尔摩斯系列的作者。

        “我不清楚当时他们究竟募捐了多少钱,但最后他们建成了一座铁桥,且保留至今。”沃尔特·艾略特说,“柯南·道尔很关心塞尔扣克,他为此写了很棒的故事。”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扔掉会卖掉这样的故事集。这本故事集在我家确实待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沃尔特·艾略特表示,“我不确定这本故事集当时是否公开出版,我之前也没有看过。但我个人对历史很感兴趣,而我的家人也习惯于将书代代相传下去。”

        据悉,这本短篇故事集于当地时间2月21日在塞尔扣克社区博物馆中展出。

        【延伸阅读】

        《福尔摩斯:发现边界之城》

        (作者:柯南·道尔 译者:钟娜)

        “我们不需要那些陈词滥调的传奇作家和游记作家了,”主编一边说着,一边用蓝色铅笔校对稿件,为《大卖场杂志》的周六版进行规划。“我们需要一些当下流行的。干嘛不去问问夏洛克·福尔摩斯呢?”

        “夏洛克·福尔摩斯?”

        主编只需要嘴上说说,事情就搞定了——至少,他们认为就已经搞定了。“夏洛克·福尔摩斯!”怎么不说去采访月球上的居民呢。不过不能把你心里想的都说给主编听。没问题,我向主编保证,我一定能撬开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嘴巴,但我得设法去伦敦走一趟。

        “伦敦!”这位大人物轻蔑地嗤笑道。“你还自诩为记者么?你难道没听说过电报、电话、留声机这号东西么?去伦敦!你难道不知道所有记者都理应是合格的虚构人才,能够出色地发挥想象的才能吗?通过想象就能采访到千里之外的采访对象;有一些甚至在对方不知情、并未授意的情况下发生。交一篇周六用的稿子来。再见。”

        被打发走的我,只有不择手段地凑一篇稿子出来。好吧,动用想象力的法子值得一试。

        史隆街上那座熟悉的房子浮现在我迷茫的眼前。房门紧锁,窗帘拉紧。我走进房内;对运用想象力的人来说,房门是谈不上阻碍的。电灯散发出柔和的光线,洒满一屋。夏洛克·福尔摩斯坐在圆桌的一边;天色渐晚,华生医生正准备起身告辞。        根据最近一本知名期刊揭露,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自由贸易拥趸者,而华生医生则是一名温和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按照乔治·戈申子爵(当时的财政大臣,反对爱尔兰自治)不失机锋的话来说,华生医生是那种会坚持站在马铁洛塔(爱尔兰地标之一,海边炮台)背后,而不是“躺下来!”的那种人。二人刚刚就财政政策唇枪舌剑了一番。福尔摩斯开口道,

       “咱们下次见是什么时候呢,华生?这周六我会继续去爱丁堡调查‘秘密内阁的神秘事件’,你乐意跑一趟苏格兰吗?你可以搜集一些资金数据,以备日后之用。”

        “很抱歉,”华生回答道,“我很乐意与你同行,可是我已经有安排了。不过那天我还是可以一览苏格兰风情。我也要去苏格兰。”

        “啊!那么你届时是要去盎格鲁-苏格兰边城了?”

        “你怎么知道的?”

        “我亲爱的华生,只需要推理就够了。”

        “你能解释一下么?”

        “好吧,当一个人沉迷于某件事时,真相总会显山露水的。在我们就财政问题进行的频繁讨论中,我发现你对某一学派的观点非常抵触,有几次你还不经意地评论道,他们“所谓”的改革——这是你的原话——不是来自人民或由人民发起的运动,而只是迫于持曼彻斯特学派观点(又称自由贸易派,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曼彻斯特地区,鼓励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的政客对乌合之众进行游说而催生的。你在影射他们时曾说过一句奇特的话,“伊是个曼彻斯特人”,他“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

        “伊”这个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咨询了多位作家却仍未查明这个词的出处,直到某天我在阅读一份地方小报时注意到了同样的用法,作者声称这是用来形容霍伊克人是如何看待改革之进程的。“伊是个曼彻斯特人”替我开了个头。哦,我心想,华生对霍伊克(Hawick,苏格兰边区城镇)有所了解。我还听见你几度心不在焉地哼唱一首关于挪威雷神托尔的偏僻歌谣,这更进一步佐证了我的观点。我又四处询问,还给一位在南部的友人写信,获得了一本《特里布斯》(Teribus,霍伊克当地习语)。那么,我如是推理——的确有什么事儿!华生为什么会对霍伊克感兴趣?”

        “棒极了,”华生说,“然后——”

        “是的,还有那次你描述德国政府试图通过提升关税来抵制加拿大贸易活动,比如‘酸梅事件’时,你在会客厅里邀请一位我们都认识的女性友人唱那首优美的老歌,《俊小伙》(Braw,braw lads,苏格兰民谣)。出于好奇,我去查了查那首古老的民谣,发现它提到了霍伊克周边的一个小镇,我开始看到一线曙光。霍伊克在你脑中挥之不去;以此类推,还有加拉希尔斯(Galashiels,苏格兰边区城镇)——这一点很明显了。而我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

        “目前为止你没说错。还有——”

        “后来事情进一步深入。当我向你重述我是怎么凭借大拇指指印捉到那个诺伍德建筑师时(故事收录于《福尔摩斯探案集》之归来记中),我惊讶地发现你居然根本没有在听我的推理,而是轻快地哼着一首非常甜蜜——非常甜蜜的调子,华生——《林中的花朵》(苏格兰民歌);我于是去询问了一位这方面的专家,发现这首动听而哀婉的歌曲提到了塞尔扣克(苏格兰边区城镇)。你想必还记得,华生,提到骑兵游行(Common-Riding,苏格兰边区城镇每年举行的盛大活动,纪念为保卫家园而牺牲的当地军人)时你突然变得多么激动,你又是多么详细地研读詹姆斯四世(1513年弗洛登战役中,苏格兰战败于英格兰,苏格兰君主詹姆斯四世战死沙场)的历史,尤其是关于弗洛登战地。

        这一切线索,华生,对一位头脑井然成序的思考者来说都是有意义的。霍伊克,加拉希尔斯,还有塞尔扣克。它们组合起来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我必须把这个问题弄明白,华生;于是那天晚上,我们讨论完‘一座四分五裂的房子的惨案’,等你离开后,我订购了大量烟草,把自己裹在斗篷里,然后整晚沉浸在思索之中。当你第二天早上来的时候,谜题已经解决了。根据层层累积的证据,我只能得出这个结论:你蓄意发起另一场王朝之争。华生,你的眼睛觊觎着边区小镇!”

        “是在我心里,福尔摩斯,”华生答道。

        “周六你要去哪儿呢,华生?”

        “我要去塞尔扣克;我要在那儿主持一场义卖。”

        “是为维护大桥筹款吗,华生?”

        “没错,”华生惊讶地答道,“你怎么知道的?我从未对你提起过。”

        “你嘴上的确没说过,可是你的举止已经泄露了你的想法。”

        “绝无可能!”

        “容我解释。一周前,你到我房间来借阅麦考利的《古罗马叙事诗》(你知道我崇拜麦考利的作品,并且收藏了一整套。)简略浏览过后,你带走了其中一卷。一两天后,等你归还之后,我发现你在‘霍雷修斯(古罗马将军,在古罗马对克卢西乌姆一战中,独自立于桥上抵御敌军)的叙事诗’这一页夹了一张纸条,我还发现纸条上用铅笔浅浅地注明,最后一节诗写得非常妙。正如你所知,华生,这首叙事诗讲述的正是保卫一座大桥的故事。不妨让我提醒你该怎样巧妙地作一结语——

        当勇士修补他的戎甲

        梳理头盔上的羽饰

        当贤妻手中的梭子

        欢快地穿梭于织布机之间

        且笑且涕

        人们仍在讲述这个故事——

        在那英勇的岁月里

        霍雷修斯曾出色地守住了大桥。

        我虽为凡人,却怎能不猜到你自己也正有类似的打算呢?”

        “完全正确!”

        “好吧,再见,华生。周六之后再见吧。当你动身前往边界城镇时切莫忘记霍雷修斯的豪言壮语:‘与临恐怖而亡,何死为宜尚?’当然了,这些话都只是典故罢了。一路平安,祝大桥募款顺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