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逢羊之年|1991年:巨大的苏联为何崩溃

澎湃新闻记者 林夏
2015-03-16 16:5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若要选一个词来形容1991年,说“剧变”并不为过。

        以时间先后来看,新年伊始,美英联军即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空中打击占领科威特的伊拉克地面军队,次日,伊拉克展开反击,海湾战争爆发。战争持续近三个月,4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宣布停火,海湾战争这才结束。当然,中东局势并未因此而平静,参与中东战事的英美军人因这场战争而引发的梦魇也并未远离他们的生活。

        1991年,最大的国际变局无疑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瓦解。从8·19事件到12月21日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成立独联体,其间的8、9月已有爱沙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十国从苏联独立;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国家权力移交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69年的苏联(1922-1991)历史结束。

        
苏联解体

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时间表 

海湾战争:美国大兵的噩梦何处来?

        关于这场战争,我想谈的是一个词:“海湾战争综合症”。

        海湾战争中,美国以最低限度的伤亡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胜利,然而,从战场上凯旋归国的将士中却有很多人相继出现不同症状的病态:呼吸困难、头痛、记忆力丧失、失眠等,还有,心灵层面的创伤,这一系列的现象无法给予明确定义,于是,产生这个含糊其辞的称谓:“海湾战争综合症”。

        
海湾战争

        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将士们的病症,讨论很多:有人说是油井燃烧时放出的浓烟;有人说是战争中投用的有机化学物,诸如杀虫剂、煤油等;有人说是化学武器;还有人说是心理因素,紧张以及因战争而起的心理负担,总之说法很多,但有的尚存异议,有的遭到医学界或者官方的否定,目前并无定论。

        其实,在“海湾战争综合症”之前,即有“越战综合症”的说法。越南战争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颇大的战争,越战退伍的军人所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广为人知。

        2012年《丹佛邮报》的Craig F. Walker获得普利策奖的特写摄影奖,其获奖作品《欢迎回家:Scott Ostrom的故事》讲述的正是一个退伍老兵的返乡生活。

        
27岁的布莱恩·斯哥特·奥斯特罗姆(Brian Scott Ostrom)是美国驻伊拉克士兵。经过4年海外战斗生涯后,他带着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退役回国。

        由战争而生的创伤起于何时?时人是否如今人一般意识到这是一种病症,受到战争创伤的人又是如何被对待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孟钟捷曾翻译过一篇英文文章:《一战期间德国的精神病和受害者》(Paul Lerner:Psychiatry and Casualties of War in Germany,1914-1918,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London,2000,vol 35(1)),这篇文章谈及魏玛时期德国社会对战争引起的精神病患者的讨论,当时颇有一些精神病学者及医生已经认识到战争经历对人身心灵造成的伤害,然而对待这些精神官能症患者却形成了不同的看法。有人以为这些战争精神病患者有权利获得赔偿,有人则对此表达相反的观点,认为前述做法会造成对国家经济的破坏。于是,数以千计的战争受害者、截肢者装着假肢被赶入工厂。工作被视为是一种治疗手段。

        文中有这样一例,老兵FM经历了战争的恐怖,1914年,被医生诊断为“神经性恐惧”,并在医院中治疗两个月。之后的几年中,他的病情不断加重。当时德国的福利政策已经允许他可以申请补助,虽然这期间他的补助不断变化。然而,当他申请补助时,人们却将其视为懒惰、贪婪及对战争有所恐惧的人。即使有精神病学家将其视为一个病人,但也以为他们生病的原因在于其本身的堕落,及对“赔偿金的贪婪”。

        海湾战争以后,当此类病症刚被发现时,英美等国政府和军界对此反应相当冷漠。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和军队的医疗官员只把它当作是战争造成的心理压力所引起的而漠然置之。直至其受到国会的压力,才开始调查,“海湾战争综合症”也因此而产生。    

红色政权的分崩离析:向东走、向西走?

        
        乌克兰危机可以说是2014年国际政治的年度焦点,至今仍受关注。之所以会呈现出今天这样的局面,根植于俄、乌之间的复杂历史。

        乌克兰是一个文化分裂的国家,由人为划分的东、西两大区域构成:东部以俄罗斯族为主,信奉东正教,以工业为主要产业;西部以乌克兰族为主,信奉天主教,以从事农业者居多,两大区域在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都有差异。

        俄罗斯与乌克兰同属于东斯拉夫民族,基辅罗斯公国是俄乌辉煌的民族记忆,两国关系密不可分。13世纪蒙古大军西征,东北罗斯沦为金帐汗国的属地,受蒙古大汗统辖,而西南部罗斯,如今天乌克兰的全部领土则受到波兰共和国殖民统治。此后,乌克兰先于17世纪通过的《佩列亚斯拉夫协议》臣服于沙皇俄国,后于1922年12月30日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一部分。

        苏联时期,俄乌同属一个联邦国家,共同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战争,然而这段历史留给俄、乌两个民族的依然是恩怨交织的复杂记忆。至今,俄罗斯和乌克兰仍就苏联时期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争论不休,比如1932-1933年的乌克兰饥荒。

        苏联解体后,俄、乌分别成为独立的政治实体,乌克兰东、西部存在的明显的地区隔阂和文化裂痕问题就突出起来。加之,美欧等西方国家出于自身私利,一直以北约欧盟双东扩为手段,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而且将乌克兰作为志在必得的地方,从而使乌克兰内部两派力量的争斗愈演愈烈。

        某种程度上,乌克兰危机或许可以视为向东走,还是向西走的问题。

        其实,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如何对待东、西方,始终是个问题。

        2013年,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制作的毕业作品——动画短片《前进,达瓦里希》以苏联解体为时代背景,通过讲述一位小女孩在解体前后的心灵蜕变,表达了对苏联时代的怀念。这一作品发表后,被转载到俄罗斯等国外网站,引起热议。参与评论的网友中,一部分人与片中小女孩一样,对苏联存在某种怀旧情结,另一部分的人则嗤之以鼻,对此并不认同。

        
《前进,达瓦里希》

        那么,1991年风云骤变之时,苏联民众如何看待苏联解体这件事呢?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余伟民以为,要讨论苏联民众对于苏联解体这件事情的态度,必须要有一个界定,就俄罗斯来说,不同时期他们对这一问题或许就有不同的态度。单就1991年来说,选择告别苏联时代,无疑是历史主流。

        1991年经过改革失败后的苏联经济越来越糟,新年伊始,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并没有如往年一般发布上一年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基本状况重要指标的报告,老百姓开始储存各种各样的商品,国民经济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年青共产党员》杂志这样描述1990年底的国家形势:“国家在滑坡之中,政权无能为力”;“商店里空荡荡的货架”;“犯罪猖獗,失业严重”;“民族冲突导致流血”;“街上行人愁眉不展的表情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我们社会的昏暗处境和危机”;“经济和社会政治结构出现危机,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遭到侵蚀”。

        
1991年9月6日列宁格勒经该城市市民投票,决定恢复使用旧名圣彼得堡。

        在此背景下,多次爆发群众示威、抗议,《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即有多次记载:“3月28日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其他一些城市举行群众大会。戈尔巴乔夫政府宣布禁止在首都举行游行,并派军队进入莫斯科(对军队人数的估计在5万到7万之间)。大量军车,包括装甲运兵车封锁了市中心。莫斯科面临着一场摊牌。但当摊牌时,输掉这场牌局的却是戈尔巴乔夫。”“煤矿工人的罢工在全国蔓延开了,此时矿工们提出了要戈尔巴乔夫总统辞职的要求,群众性的罢工甚至冲击到白俄罗斯。”

        可以说,当时很多民众是支持了这一选择。

        
1991年,一个妇女在莫斯科街道上的一个倒下的苏联镰刀和锤子旁。

        如何理解《前进,达瓦里希》中对苏联的怀念情结?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俄语系副教授李新梅采访了多位当代俄罗斯作家,看如今的俄罗斯人如何看待苏联解体、如何反思苏联在解体之前的改革、如何解释苏联解体的原因。其中的访谈内容或许可以解答这一疑问。

        作家瓦尔拉莫夫出身于共产党员家庭,从小觉得苏联是世界上最美好、最伟大的国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他变成了一个反体制的作家。

        “七十年代读大学时,我开始阅读侨民文学、地下印刷品和苏维埃文学。那些年我当然具有反对情绪,尽管我不是持不同政见者,但我对一切都持否定态度。当开始实行改革、民主、公开的政策,开始各种反苏维埃政权的游行时,我非常开心。”在瓦尔拉莫夫看来,改革带来的最大好处有:苏维埃时代的意识强权被打破了,书刊审查制度被取消了,公民可以自由周游世界等。

        当然,他也承认当今社会与苏维埃时代相比存在的不足:社会不安全因素比以前更严重了;那时没有失业,却有免费医疗(尽管并不太好);有免费教育;“那时的国家还是有经济前景的。我们那时比现在更有确定感。我不是经济专家,但我非常明白,我们现在的经济如此依赖于石油价格,以至于非常脆弱、不安全。”

        李新梅在文中表示,访谈中的受访作家几乎没有一位愿意回到苏联时代,即使思想较为保守的作家为苏联解体而感到惋惜,他们惋惜的也不是苏联体制,而是苏维埃帝国昔日的雄厚实力和大国风范。

        

        参考文献:

        1、格·阿·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徐葵、张达楠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

        2、罗伊·麦德韦杰夫:《苏联的最后一年》,王晓玉、姚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沈莉华:《俄罗斯与乌克兰历史恩怨解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3年第1期

        4、李新梅:《当代俄罗斯作家记忆中的苏联解体——俄罗斯作家访谈录综述》,《俄罗斯研究》,2013年第3期

        5、张丽娟、范钦信、于成业编译,蔡子薇审校《战争综合症及评估——美国国内战争至波斯湾战争》,《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7年第3期

        6、章平:《海湾战争综合症解谜》,《记者观察》,1995年第6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