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伊朗细密画看到日本漆艺,24国传统艺术汇聚上海

畹町
2021-06-10 15:33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一年一度的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又如约而至,2021年6月10日,回归天山公园内的上海艺术品博物馆。

澎湃新闻获悉,“第十一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将于6月11日起免费对公众开放。展览以“艺由心生”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波兰、美国、法国、加拿大、伊朗、韩国、奥地利、伊朗、捷克、挪威、土耳其、罗马尼亚、阿根廷、乌克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印尼、哥伦比亚、老挝等24个国家的150余位著名艺术家、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领馆馆藏作品240余件参展,无论是参展国家数量还是参展作品种类,都创历史之最。

展出作品 《珍珠海》

在中国第十六个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第十一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拉开帷幕,展览也是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

“第十一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

举办至今的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是一场年度盛会,也是梅雨季中的清新之风,各国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在此融合,以亲民的方式展示和交流,其意义正如阿根廷外交部文化司司长胡安·法鲁在贺信中所表示的:“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共同的努力,令人欣慰的是,上海市一直在提供这样的对话空间,让该领域的专家和权威人士集聚一堂,分享保护各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咨询和经验。”

展出作品 《消逝与永恒》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见到,展出的国内部分汇集了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及艺术新锐的作品参展,地域涉及上海、江苏、河南、广东、福建、云南等众多省份,内容涵盖雕刻、瓷器、漆艺、刺绣、水晶等众多艺术门类。

展出作品 《虫书-蝉图》

海外部分,日本方面,国家文化勋章获得者今井政之、人间国宝吉田美统、十四代今泉今右卫门、十五代酒井田柿右卫门和来自日本京都、石川、大阪、佐贺、广岛、爱知、兵库等地的无形文化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艺术家以及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官邸馆藏的陶瓷、书法、漆艺、绘画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还有一批由韩国国际文化交流振兴院和全罗南道(省)政府组织的五彩斑斓、做工精细的陶瓷、雕塑、首饰、漆画、水墨作品等。韩国全罗南道(省)政府为庆祝全罗南道与上海缔结友城关系25周年专程从省内组织了一批艺术品参展。

展出作品

此外,美轮美奂的伊朗细密画、创意无限的奥地利珠宝艺术品、晶莹剔透的匈牙利玻璃雕刻、别有趣味的土耳其书法、民族风情浓厚的印尼绘画、充满异域风格的挪威布纳德服饰和委内瑞拉魔鬼舞面具……带领观众不出上海遍赏世界艺术。奥地利驻沪总领事馆为庆祝中奥建交50周年专程从国内组织了一批艺术品参展。

以色列展出作品

展厅中,观众还可见到更多来自罗马尼亚、哥伦比亚、以色列、乌克兰、斯洛伐克等国家的装置、绘画、3D打印等艺术作品,将现代与传统元素优雅结合。波兰艺术家白尾带来的融合科技元素、极富创意的VR视频则带领观众走进艺术家的想象世界。

波兰展出作品

此次展览被列入上海市“文化品牌”建设内容和《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项目,同时还是上海市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友城建设的重点文化交流项目。展览由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主办,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承办。

展出作品 《玛瑙项链》

与展览配套举办的第九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则邀请了中国、日本、奥地利、挪威、阿根廷、埃及、匈牙利、哥伦比亚等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非遗保护的社会分工与角色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

今年,论坛以“艺由心生”为主题,邀请了来自中国、日本、奥地利、挪威、阿根廷、埃及、匈牙利、哥伦比亚等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非遗保护的社会分工与角色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

印度尼西亚展出作品

英国皇家官佐勋衔、维多利亚勋章获得者、英国伦敦国际手工艺协会主席盖伊·索特在贺信中表示:“在伦敦,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尽我们所能保护和促进英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我想大家也知道,我对中国的工艺和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不是新冠疫情的话,我们现在已经在中国的某个地方举办了一个大型的以手工艺品为主题的活动。我希望很快这一天能到来!”

展出作品 《春花》

据悉,在6月10日下午的论坛中,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原主任朱兵将以《中国非遗立法对非遗保护事业的推动成效回顾》为题发表演讲,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巡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马盛德将介绍中国非遗保护20年情况,部分因为疫情无法亲临现场的论坛嘉宾则以书面方式分享各自领域的经验,埃及古物学者莎拉·姆斯塔法的内容为《说“纸”:保存在纸莎草纸上的埃及古代文化》,阿根廷图库曼省文化部工艺领域负责人露西拉·加林兹的演讲主题是《图库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埃尔塞尔卡多(蒙特罗斯)的兰达纺织艺术》。

“第十一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

马盛德在介绍中国非遗保护20年情况后总结,对于非遗保护工作,有一套“十六字方针”,这是2005年首次提出的,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在实际运用层面,也有四种方式非遗保护方式,分别是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立法保护。

世界工艺协会拉丁美洲理事会副主席罗克萨娜·阿马里拉介绍了阿根廷手工技术和程序的传承。她表示,在疫情时期,男女手艺人的非物质遗产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层意义世界,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拥有强大的艺术、可持续的生产和祖传的知识。在疫情时期,男女手艺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适合的未来。

土耳其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欧盟和外交关系司副司长切汀·阿卡尔认为,保护文化价值是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和不可或缺的要求。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令人兴奋和令人惊叹,也是追求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支柱和最实用的工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主题清楚地揭示了世界各国人民在这方面的意识。根据这一理念,土耳其共和国将尽力保护文化遗产并努力将其完整地呈现给后代。

阿根廷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巴勃罗·奥布雷贡例举了阿根廷对于“菲勒特彩绘”的保护,该彩绘来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欧洲移民。“多年来,菲勒特彩绘出现了多次传承危机,如1963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禁止电车流通,1975年公共汽车上禁止使用菲勒特彩绘,1980年代出现绘图仪等。这种衰落唤醒了菲勒特艺术家们传播和推广菲勒特彩绘的渴望,使他们联系并团结起来。在2012年,他们组织了第一次菲勒特彩绘会议,并由此成立了菲勒特彩绘协会,其主要目标是采取具体行动,帮助促进、保护并传承这一艺术。”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领导到埃及卢克索省长、阿根廷外交部文化司司长及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欧盟和国际关系司副司长,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负责人,江苏、浙江等长三角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到各国重要艺术机构、非遗保护研究机构、高校代表,包括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拉丁美洲理事会、印尼日惹艺术学院等,还有来自中外众多艺术门类的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这一论坛为共同探索非遗保护的新思路、新途径提供了平台。

第十一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

展览时间:2021年6月11日至7月11日

展览地点: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延安西路1731号天山公园内)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