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彩云之南新跨越 妇儿幸福如蜜甜

2021-06-11 09: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 2021年昆明市妇联举办新媒体运营直播带货培训班。

2019年,昆明市妇联“让女性靓起来,让春城美起来”倡议活动启动仪式。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船房社区儿童之家组织社区流动儿童暑期开展“百变黏土,趣味生活”——超轻黏土DIY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以促进妇幼健康和加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为抓手,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儿童优先发展奠定了基础。

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

妇女筑梦圆梦正当其时

昆明昂含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琼芬忘不了,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以下简称妇创中心)给企业带来的发展动能——

2016年以来,妇创中心对该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注,从政策资金贷款、实地调研考察产品的生产和品牌设计、团队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帮扶。同时,王琼芬多次参加妇创中心的专项培训,受益良多。促进企业的明星定制产品——民族文件包的推广和销售,实现了5万元/年的单品销售增长;同时还对接了平台资源与企业合作,拉动企业销售总额增长5%。

妇创中心成立于2015年,多年来,妇创中心植根云南、服务云南、放眼全球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中小企业服务模式,实现了“5个人”的定位服务体系:即政府职能的代理人、小微企业发展的助力人、社会实体的孵化人、文化传播的搭桥人、妇女筑梦的圆梦人,先后被评定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妇联国家级巾帼文明岗、云南省科技厅省级孵化器、云南省级众创空间和基地、昆明市级孵化器和重点双创基地等,规模也从刚开始只有3个人的服务团队一路壮大到目前拥有3个自营的孵化园区和3个与京东合作运营管理的产业园区。

昆明檀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媛参加了妇创中心的“巾帼带头人培训”,突破和颠覆性的课程改变了她的思维,让她萌发了也做一个为当地女性服务的平台的想法,她想帮助更多的像她一样渴望学习和改变的女性;云南花食尚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雅俊通过平台培训中认识的“同道中人”、导师等人脉资源,让其商业思维和团队管理经验得到较快提升,目前已有了自己的核心团队及品牌经营模式;云南臻绣王子艺术有限公司为刺绣大师李云晨创办,2016年入驻妇创中心后获得了诸多培训和交流机会,刺绣品牌知名度、公司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刺绣产品价值迅速提高……

据介绍,近年来,妇创中心孵化了云南主妇圈、青创社等10个颇具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其会员总数达6000余人,关注度达15万人。这些社会组织在发挥整合资源、提供交流服务平台作用的同时,还围绕帮扶弱势群体、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

妇创中心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和打造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充分发挥互创国际资源,加强产业、行业、民族文化等在国外商业领域、民间交流、文化发展等板块的活动落地和推广。韩国、斯里兰卡、印度、新西兰、泰国、英国等17个国家的创业精英代表到访妇创中心交流合作,接待国外各团体和创业企业交流5842人次。多次接待澜湄国家妇女干部研修班到妇创中心开展学习交流。还与孟加拉国大学生在昆明中心成立了国际贸易合作项目。

妇创中心的全方位服务,谱写了妇女发展的新篇章,也是云南省支持妇女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南省妇女就业创业得到全社会大力支持,机会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而实现了“幸福变迁”。

据了解,10年来,云南省不断加大对妇女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和技能培训,通过“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女性创业就业;开展“春风行动”,为促进妇女就业搭建服务平台;支持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女性获得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比例逐年增加。2019年,全省从业人员中女性占45.7%。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妇女比例为42.4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云南省人社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为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促进妇女平等就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她”的健康有温暖守护

对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贾沙乡枯枝柏村妇女蔡芸玲来说,“母亲健康快车”就是她和女儿的救命车。

几年前的一个傍晚,个旧市妇幼保健院接到贾沙乡卫生院打来的求助电话,称该乡孕妇蔡芸玲情况危急,需要援助。接到电话后,个旧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陈俊迅速带领助产士任敏赶往贾沙乡枯枝柏村。

转运孕妇的车出发还不到30分钟,孕妇忽然痛苦地呼喊:“哎呀,痛死我了……”原来,孕妇发生了强烈的宫缩,如果强行加快车速,将孕妇送至个旧城区后再进行生产,极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陈俊不容自己有丝毫的犹豫,马上喊任敏准备相关器材,并让孕妇家属下车。

当天18点15分,经过整整30分钟的分娩救助,一个重4斤8两的健康女婴降生。回忆起当时的惊心动魄,产妇婆婆仍心有余悸地说:“那时,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幸亏陈医生她们技术好,才保住了我媳妇和孙女的命,真不知要怎么感谢她们。”

得知蔡芸玲家经济困难,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余丽娟亲切地对他们说:“你们可以用新农合报销住院费用,而且还有‘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你们就放心吧,不用担心费用问题。”据悉,个旧市已经创下7年无孕产妇死亡纪录,2016年被国家卫计委评为“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市)”。

守护“她”的健康,是云南各地的不懈坚守。

据了解,“妇幼健康计划”和“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连续9年列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分别从2010年的37.27/10万和12.24‰下降至2020年的12.42/10万和4.73‰,两个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云南还投入近2000万元,专项用于危重孕产妇和儿童救治,支持边远和贫困山区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提前待产服务。

同时,大力实施农村贫困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婚前健康检查、出生缺陷干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等工程,婚检率从2010年的5.79%上升至2020年85.93%。妇女常见病筛查率从2010年的29.42%上升至2020年的88.8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2010年的90.87%上升到2020年的99.87%;实现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对88个贫困县全覆盖,筛查人数及目标人群覆盖率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有效提高了贫困地区妇女健康水平。

2012年,云南启动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三病”母婴传播工作,到2019年基本建立符合云南实际的消除“三病”母婴传播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干预前的34.8%下降到2019年的1.93%,达到消除认证小于2%目标要求,梅毒、乙肝检出率均达到消除母婴传播目标要求。

呵护儿童有全社会行动

搭建儿童保护的新平台。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船房社区,是昆明市最大的流动人口聚集地,辖区外来人口约8万余人,其中流动儿童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0%,他们随父母迁徙而流动,被称为“流动的花朵”。

3~5岁的学前儿童“失教”、学龄阶段的流动儿童普遍缺乏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的发展机会、流动青年缺乏职业技能、流动青少年犯罪问题突出……这是“流动的花朵”面临的困局。

为帮助这些“流动的花朵”,2014年10月,西山区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在船房社区为民服务站旧址对儿童之家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区妇儿工委办儿童之家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了家的功能,以更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为城市流动儿童、青少年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卫生、保健、营养、教育、娱乐、运动、游戏、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并开展儿童自我保护、预防暴力等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宣传活动,更大程度上满足社区儿童的身心需求。

据了解,近年来云南持续加强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和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累计下拨1.34亿元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各地儿童之家建设,全省共建立城乡社区儿童之家1.4万余个,建家率达98%。

儿童之家的“遍地开花”,是云南省保护和关爱儿童的缩影。

完善儿童保护的新体系。近年来,儿童福利覆盖面不断扩大,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南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推进儿童福利保障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做好孤儿、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帮扶工作,散居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集中供养儿童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280元和1980元,较2010年分别提高2.56倍、4.5倍,补助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西部省区前列。

同时,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的转型升级,建成儿童福利机构47个,共配备乡镇儿童督导员1841名、村(居)儿童主任14945名,实现全省村(居)儿童主任全覆盖。制定《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让残疾儿童教育和康复得到进一步发展,保障残疾儿童健康成长。发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制定《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家庭育儿提供支持。

促进儿童健康新手段。2012年印发《云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细则》,填补了云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空白,截至2019年,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已超过95%。2012年启动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从最初的12个县到目前已覆盖所有贫困县,营养包的有效服用率达93%,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

原标题:《彩云之南新跨越 妇儿幸福如蜜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