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军超级战列舰“武藏”号:中看不中用的昭和马鹿

刘怡
2015-03-19 14:5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2015年3月3日,身家175亿美元、对科技和艺术领域多有涉猎的美国富翁保罗•艾伦(Paul Allen)在Twitter上宣布:由他牵头的一个科考组经过数年的考证和水下探查,在菲律宾锡布沿海100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二战”名舰“武藏”号的残骸。3月12日,从艾伦的私人游艇“八爪鱼”号(Octopus)上下放的无人深潜器对残骸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直播拍摄,捕捉到舰艏、主锚、推进器、副炮、弹射器等细节。

        
1942年夏,在德山湾进行试航的“武藏”号。为降低重心,舰体从主炮基座到锚甲板之间有一段明显的弯曲,舰员戏称其为“武藏坂”。

        自1944年10月24日被美军飞机炸沉以来,“武藏”号在锡布沿海沉睡了70年之久。作为人类历史上实际建成的吨位和主炮口径最大的战列舰,她与姊妹舰“大和”号创造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录:全舰总长度达263米,相当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正立面的长度;从吃水线到舰桥顶端高44.33米,超过正阳门城楼从地面到屋脊的高度;满载排水量72809吨,力压今日的“辽宁”号航母(约67500吨)。她的460mm主炮使用的九一式穿甲弹高1.95米(含风帽),重量与一辆奥迪A6轿车相当(1.46吨);当主炮处于45度仰角、且以满装药方式击发时,可以将炮弹打到42公里之外,在3万米距离上足以击穿360mm厚的垂直装甲。而两舰本身的主防御带系由厚410mm、内倾20度的VH装甲板所构成,能够抵挡36.5公里外的406mm炮弹直射。

        

“大和”级460mm主炮塔近景,由图中的工作人员可以想见其惊人的尺寸。

“武藏”号460mm主炮塔的内部构造。

        尤其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她们的高昂造价:“武藏”、“大和”两舰的平均建造费用达到了1.38亿日元,按当时的日元含金量计算,相当于12.13吨纯金,合1940年日本GNP的0.29%、中央政府总预算的3%(每艘)。赫赫有名的零式21型战斗机,包含电信设备和武器在内的单价为15.7万日元,两艘“大和”级的建造费用可以采购1758架。若按购买力平价换算,每艘“大和”级的造价在1960年代都足够新建一条515.4公里长的东海道新干线。

        然而如此惊人的技术指标和花费,却是和另一番糟糕的履历联系在一起的:在不算很短的海上生涯中,“大和”、“武藏”不仅从未与美国主力舰发生过正面对抗,甚至连确定的击沉敌舰记录都没取得过一个。两舰在各自的最后战斗中,击落美国飞机的数量与其防空火力的密度也完全不成正比。以至于直到日本战败后40年,还有国会议员抱怨说:“大和型战列舰、伊势湾排海造田工程与青函海底隧道乃是昭和三大马鹿(意为笨蛋、蠢物)!”

        那么,重新成为舆论焦点的“武藏”号,其魅力究竟自何而来呢?

        
上图为深潜器在海底拍摄到的“武藏”号艏樯基座,中间镶嵌的木制包金菊花纹章(代表皇室,寓意本舰为帝国海军军舰)已经因朽坏而脱落。下图为2005年拍摄电影《男人们的大和》时,按1:1原样复制的“大和”级艏樯基座布景。

“悄悄地进村”

        日俄战争结束后,美国取代俄国成为日本海军在西太平洋的主要假想敌。当时流行的费斯克-兰彻斯特法则认为,若想在海战中取得胜利,进攻方在兵力上至少应当比防御方多30%。日本海军高层认定:由于美国要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个方向承担海洋义务,日本只须将其一线兵力扩充到美国的70%,便足以击败仅占总兵力之半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不过这一目标在1922年的《华盛顿条约》中未能得到满足,日本海军的主力舰总吨位被限制在了美国的60%,这让军令部(海军总参谋部)大感不安。是故早在条约时代结束前的1933年,一批参谋军官和海军技术人员就开始讨论建造火力空前强大的“超战舰”,以迅速弥补对美国的兵力劣势。

        1935年初,以过去两年的讨论案为基础的“超战舰”设计项目A-140在舰政本部正式启动,经过24个月的修改,于1937年3月底最终成型。最终通过的A-140-F6案在军令部的要求和日本实际的技术能力之间求得了最大限度的平衡,将军舰的主炮设定为9门460mm样式,这一指标不仅超过了全世界所有现役主力舰,甚至也在美国规划中的下一代战列舰主炮口径(406mm)之上。而F6案的吃水线长度达到256米,这意味着全日本只有4家造船厂有能力兴建如此之大的舰体,它们是海军所属的吴工厂、横须贺工厂和两家民营船厂三菱长崎造船所、川崎神户造船所。在综合考虑了技术能力和保密性之后,1937年下订的前两艘同型舰被发包给了吴厂和三菱厂。

        三菱长崎造船所自1907年起就为日本海军承建舰艇,其236米长的2号船台在1920年建造过4万吨级的“土佐”号战列舰。此番为保障第二艘“超战舰”的建造,厂方特地将该船台延长到了296米,并增设了现场制图所、木工工场、舾装工场等新设施。但日本海军三令五申的“保密”要求,在那里实施起来却有难度:作为国际性商港,长崎是日本开往上海、西欧、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的国际邮轮班次的起点,英国远东舰队和美国亚洲舰队也经常访问这里。三菱造船所对岸的东山手、南山手一带有许多外国人居住,各国领事馆和商社云集,要窥视船厂非常方便。    

       为了保密,三菱厂一方面把2号船台定为“军机第一类工场”,出入人员要佩带专门的证章;同时在船台周围建起了2.7米高的围墙,顶部则用支柱撑起棕榈绳编制的天幕。这一工程共用去410吨棕榈绳,长度足以从北海道最北端连到九州岛最南端。一时间,整个九州地区编织渔网用的棕榈绳都被搜罗一空,令当地渔业大受影响。在船厂对岸和背后的丘陵、住宅区、厂区内的水之浦海军监督官事务所以及对岸的浪之平小学屋顶都设置了观察哨,长崎湾内的联络船面朝船厂的一侧要拉上窗帘,船上还设有监视人员。在南山手,著名的观光景点格罗弗公馆被三菱厂买下,改为海军监督官集会所,停止对公众开放;历史悠久的汇丰银行长崎支店也被市政厅购下,改为警察署。至于无法强行收购的美国领事馆和英国领事馆,则在其临海一侧建起高大的仓库,以遮挡视线。

        
从三菱长崎厂对岸的南山手遥望2号船台所在的立神岸壁。白色箭头所指的仓库是在“武藏”号开工前临时添造的,作用是遮挡其后的英美领事馆的视线。

        经过一年多的折腾,1938年3月29日,“超战舰”第二号终于铺下了第一根龙骨。由于先期开工的一号舰提供了施工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该舰的建造相当顺利,仅花费两年又7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船台工程。由于新舰的重量超过了此前三菱厂承建的所有舰艇,厂方为增加安全性,决定把下水时间定在11月1日长崎港年度大潮到来之际。当天,长崎市内密布着600多名警察和宪兵,佐世保镇守府还派出1200名海军陆战队,以“演习”为名对船厂周边地区实施戒严。市内交通完全停止,长崎湾内也由警戒船阻断一切交通。头一天下午两点,出席下水典礼的人员就已经集中到了船厂内,除去身穿便服的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王及其随从外,禁止一切人员进出。

        早上8点整,下水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36737吨重的巨大船体安然落座在进水台上,进水台与船台之间是大阪冈田油脂会社提供的润滑剂,由18吨鲸油、6吨菜子油和2吨滑石粉混合而成。8点10分,军乐队奏响《君之代》,全员肃立。8点30分,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宣读了命名书:“军舰武藏/昭和一三年三月起工/今其告成/兹命名。”8点53分,造船所所长小川嘉树用利斧切断了连系钢索;一分钟后,巨舰缓缓滑下船台。

        
由于“武藏”号的建造是在高度保密中进行,且舰政本部在战败后销毁了与“大和”级有关的大部分档案文件,本舰的兴建过程并未留下影像。左为3D技术制作的“大和”级建造流程图,右为3D技术制作的“大和”级最后阶段舾装效果图。

落空的期待

        1905年颁布的《日本海军舰艇命名办法》规定:战列舰应以古国名(“国”是古日本地方行政单位)命名。“武藏”(Musashi)这一舰名取自东海道的武藏国,其历史可以上溯至公元1世纪,东京都即位于该国境内。以古都奈良所在的大和国和现代首都东京所在的武藏国命名两艘“超战舰”,无疑带有期盼的意味。

        不过在正式开始海上生涯之前,该舰还须经历最后的舾装和试航。首先在三菱厂向岛码头安装防御部位的装甲板、部分上层建筑和内部电路,随后由拖船曳航至佐世保,在那里加装主副舵、推进轴和螺旋桨。当时日本只有吴工厂能生产460mm火炮和炮塔,而将巨舰从佐世保拖往吴港过于招摇,为此,日本海军专门建造了一艘特种运输舰“樫野”号,由该舰将9门主炮和3座炮塔秘密运至长崎,在那里吊装到“武藏”号上。1942年6-7月,全部设备皆已安装完毕、舰员也已就位的“武藏”号在濑户内海进行了最后的试航和主炮试射,随后于8月5日正式交付给海军。

        

“武藏”号刚完工时的外观(1942年8月)。

        在两艘“大和”级的建造过程中,日本海军为确保守密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这主要是出于一种投机心理:为了搭载庞大的460mm炮塔,“大和”级舰体的最宽处达到了38.9米;美国的下一代战列舰要想在火力上与之相抗衡,也必须设计得足够宽,这将超过巴拿马运河船闸所能通航的最大宽度(33.53米)。在传统上,美国海军的主力舰都是在东海岸的船厂建造完毕、再经巴拿马运河部署到太平洋的,一旦无法使用运河,她们竣工并抵达对日战争第一线的时间必将大大延长。而日本恰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在美方的新舰完工之前就赢得西太平洋大战。

        如此推论不过是小儿科水准,它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日本有能力迅速赢得战争的基础之上。问题在于,除非日军在每一场胜仗中都能最大限度地歼灭美军的有生力量,否则以太平洋纵深之大,美军即使暂时后退,依托雄厚的人力、财力和科技基础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届时时间表将不由日方掌控。至于新舰能否通过巴拿马运河,在美国人眼里只是无关要旨的细节——1940年之前定案的“蒙大拿”级战列舰和“中途岛”级航母的全宽都超过了33.53米,美国海军显然不认为战争的最终结果会因为新舰绕行合恩角要多花几十天而发生根本性转折。

        一方重全局,一方抠细节,仅此一项便足以彰显日美两国在战略眼光上的差异。不过平心而论,日本对“超战舰”的保密措施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到1941年日美开战时为止,美国海军始终认定日本的新战列舰安装的是9门406mm主炮,排水量在45000吨左右,自1937年起已开工4-5艘。基于这一推测,美国在1939年定案的新型战列舰“蒙大拿”级选装的依然是406mm主炮,只是数量多达12门,预定第一批建造5艘。由于日本海军在一切公文中都把460mm主炮称为“四五口径九四式四〇厘炮”,即使到了1943年、美军已经俘获了不少亲眼目睹过“大和”级的日军官兵,他们依旧相信406mm就是这种新舰的主炮口径。日本人的障眼法甚至还骗过了自己的盟友:1943年7月16日,德国驻日海军武官保罗•温内克(Paul Wenneker)受邀参观“大和”号,他在发回国的电报中漫不经心地推测该舰排水量约42000吨、主炮口径406mm。美军截获并破译这份电报后,进一步强化了先前的判断。直到1944年2月,一架B-24轰炸机在所罗门海域拍摄到了航行中的“大和”号,美军情报部门才得出一个大惊失色的结论:日本新型战列舰的排水量在6万吨以上,拥有9门460mm主炮。此时已没有时间做出应对了。

        
人工上色照片:1943年,停泊在特鲁克泊地的联合舰队旗舰“武藏”号(右)与“大和”号(左)。

        然而历史的发展远比机关算尽来得精彩:1941年12月,日本主动以航母舰载机空袭珍珠港,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摧毁过半。美国在不得已之下,也动用航空兵实施反击,太平洋战争遂演化为双方空中力量之间的拉锯战。“武藏”号本系为主力舰决战而建造,此时骤然失去用武之地,只能无所事事地停泊于中太平洋的特鲁克,充当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浮动官邸。1943年4月山本在布干维尔岛上空陨命后,“武藏”先是将其骨灰盒运回国内,随后又成为山本的继任者古贺峰一的旗舰。然而古贺的命运竟与山本殊途同归——1944年3月底他乘水上飞机前往棉兰老岛指挥作战,途中遇暴风雨失踪。这显然给“武藏”号的前途投下了不祥的阴影。

        

为安抚因山本五十六之死而大见消沉的海军士气,裕仁天皇(第一排中)与皇弟高松宫宣仁亲王在1943年6月24日登上“武藏”号,视察全舰并与主要官佐合影。

魂归锡布沿海

        1944年盛夏,未建寸功的“武藏”号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临战准备:由于航母机动部队主力在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中损失殆尽,联合舰队决定派出包括“大和”、“武藏”在内的战列舰部队,在美军兵临菲律宾时发动“捷一号作战”,以为垂死挣扎。下辖7艘战列舰的第二舰队被编为第一游击部队,由栗田健男中将指挥,在新加坡以南的林加泊地待命。10月18日,这支舰队正式启航,向前进基地文莱移动,“武藏”期待已久的大战终于来临。

        
人工上色照片:抵达文莱进行最后的补给、准备参加莱特湾海战时的“武藏”号(左)与“大和”号(右),1944年10月21日。

        10月21日傍晚,栗田在旗舰“爱宕”号上公布了作战计划:他本人将亲率第一游击部队主力(战列舰5艘、重巡洋舰10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5艘),于22日经巴拉望水道北上,随后向西穿过锡布延海和圣贝纳迪诺海峡,在25日黎明突入莱特湾的美军登陆场,以重炮扫荡周边的美军舰船和人员。西村祥治中将指挥的南线兵力(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驱逐舰4艘)则取道苏禄海和苏里高海峡,与主力两面夹击。由于参战的陆基航空队要集中力量空袭登陆场,第一游击队不会获得直接的空中掩护,而是由小泽治三郎中将的航母机动部队在北方提供间接策应——小泽的航母总共只搭载了116架飞机,战斗力不值一哂,她们的唯一价值在于引诱莱特湾周边强大的美军航母特遣舰队北上,从而为栗田创造突入登陆场的机会。

        
莱特湾海战中栗田舰队的行动路线图。

        平心而论,“捷一号作战”计划的布局相当精妙,动用的兵力为数也不少,但它依旧反映出日本人那种缺乏变通的呆板心态:为确保栗田舰队能在24日晚间通过圣贝纳迪诺海峡、并于次日遂行突入莱特湾的任务,小泽必须在24日白天就把美军航母引诱到北方,而留给他的有效时间窗口只有不到12个小时。若不能在这12个小时里成功吸引美国人的注意力,缺乏空中支援的栗田舰队就将被彻底歼灭。而从巴拉望水道到苏禄海密布着美国海军的侦察潜艇,日本人的真实意图随时都有可能被识破。

        
缓缓驶离文莱港的“武藏”号,1944年10月22日。

        栗田舰队于22日从文莱出航后,恰恰遭遇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意外:23日凌晨,美军潜艇在巴拉望水道伏击了这支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击沉2艘重巡洋舰、重创1艘;而小泽的诱敌部队虽然在24日白天派出飞机向南进攻,但因为数量太少、目标不够明显,并未如愿吸引到美军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William Halsey, Jr.)的注意。后者在23日接到潜艇的报告后,就着手把三个大队的11艘航母部署到萨马岛东北方的海面上,准备在24日白天栗田舰队穿越狭窄的锡布沿海时,对其进行集中空袭。

        哈尔西的11艘航母总共搭载有727架飞机,是空袭珍珠港的那支日军航母编队的两倍,而他的对手没有任何空中支援,只能依赖各舰本身的炮火。“武藏”号在参战前将全舰的对空武器增加到了127mm双联装高射炮6座、25mm三联装机关炮35座、25mm单管机关炮25门、120mm多管防空火箭炮2座,460mm巨炮也可以发射三式对空弹。但这些火炮大部分研制于战前,射速和弹药补充不够理想,面对速度奇快的新型美机依旧难以招架。

        24日上午10时许,来自“无畏”号和“卡伯特”号航母的24架美机率先出现在栗田舰队上空。此时日舰已排成两个防空轮形阵,“大和”、“武藏”位于第一轮形的中心位置,理所当然遭到了最集中的“光顾”。10点25分,两架SB2C俯冲轰炸机首先向“武藏”号投弹,一枚在舰艏外侧爆炸,另一枚命中1号炮塔后弹入海中。不过两分钟后,一架TBM攻击机投下的鱼雷准确击中了该舰的右舷,不仅造成部分舱室受损进水,还使舰桥上的主炮射击方位盘因剧烈震动而卡死,巨大的460mm炮塔一时失去了齐射能力。

        
从1号炮塔附近拍摄到的“武藏”号舰桥。为避免主炮射击时的暴风造成伤害,该舰的上层建筑大部分为全封闭样式。

        11点38分前后,第二波45架美机也相继出现。“武藏”号左舷连续被2枚227公斤炸弹命中,第2机械室因火灾蔓延被迫封闭,只剩3根推进轴运转,航速下降到22节。紧接着,3枚鱼雷在同一侧相继炸响,1号炮塔内的一发三式对空弹竟因此被诱爆,造成大量进水。尽管舰长猪口敏平下令向右舷注水、使舰体勉强恢复了平衡,但前甲板因为进水过多下沉了整整2米。速度放缓、前主炮无法对空射击加上舱面人员死伤惨重,“武藏”号在下午1点半的第三波空袭中再遭荼毒,不仅连中4枚炸弹和1发至近弹,左右两舷还各被2枚、3枚鱼雷击中,进水越发严重。下午3点,猪口向“大和”号发报:“两舷防水区域大部分进水,加之注水过多,航速降至20节。”

        21分钟后,这艘巨舰的终结者终于到来。由16架F6F战斗机、12架SB2C俯冲轰炸机和23架TBM鱼雷机组成的第五攻击波连续命中“武藏”号10颗炸弹和11枚鱼雷,40米高的舰桥燃起大火、丧失了指挥能力,第二根推进轴也因机舱进水而停转。待美机散去时,“武藏”号的左倾已经达到10度,舰艏吃水增加到了8米以上。

        直到这时,在北方卖力地活动了6个小时的小泽舰队才引起了哈尔西的注意。后者判断栗田舰队已经遭受重创、无力继续西进,遂着手集结航母准备北上攻击小泽。奄奄一息的“武藏”号这才获得了喘息之机,开始组织抢修。栗田无意等待这艘动作迟缓的巨舰,他以灯光信号下令:“如果无法自航或以驱逐舰拖曳的话,可尝试在附近岛屿搁浅。”随后继续东行。

        
在锡布沿海遭到美机集中空袭的“武藏”号(白圈内)。舰体后部因发生火灾而冒起黑烟,左舷的巨大水柱显示该舰正被鱼雷命中。

        不过“武藏”号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晚上7点15分,最后一根尚在运转的推进轴也因注水而停止,军舰的左倾增加到了12度,猪口命令其他舰员登后甲板、降下军旗弃舰。15分钟后,在晴朗的夜空和闪烁的星光下,驱逐舰“清霜”号突然发现“武藏”号的左倾增加到30度,随后猛地落入水中倾覆了。片刻后,舰内传出两声爆炸,估计是主炮弹药发生了殉爆。呼唤声、怒吼声、惊叫声交相混杂,密集的人群努力爬上露出水面的鲜红色船腹,以争取一丝生机。

        
“武藏”号最后的遗影:因舰艏被多发鱼雷命中、严重进水,艏楼甲板已几乎与海面齐平;由于两舷被命中的鱼雷数大致相等,舰体横倾较小,仍呈现平直的姿态。

        1944年10月24日晚7点35分,带着包括舰长在内的1021名官兵的尸体,“武藏”号消失在了北纬13度7分、东经122度32分处,沉没前曾被20枚鱼雷、17颗炸弹和18发至近弹命中。在大舰巨炮与航空母舰第一次旗鼓相当、堂堂正正的对决中,大舰巨炮最后、也是最杰出的代表魂归锡布沿海,直至70年后被重新发现。

        

左图为深潜器在海底拍摄到的“武藏”号左舷外侧推进器,直径约6米。右图为深潜器在海底拍摄到的“武藏”号主锚。

上图为深潜器在海底拍摄到的“武藏”号155mm副炮塔部件,下图为《男人们的大和》制作委员会复制的1:1副炮塔模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