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时隔64年“见底”清淤,盐城为何重金修缮这条“古运盐河”

澎湃新闻记者 王奕澄
2021-06-13 09:28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心中的“母亲河”,南京的是秦淮河,盐城的则是串场河。

整治后的盐城串场河市区段

今年,江苏盐城的“母亲河”串场河市区段迎来了一次彻底的“体检修复”。抽干河水、清除淤泥、疏浚河道,工期长达3个月,工程总投资达2.85亿元。今年5月,13.5公里长的串场河盐城市区核心段清淤整治完工,全线通水。

6月11日,盐城市组织了30名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和群众代表,来到串场河市区段现场感受工程带来的成效。

串场河开挖于唐宋时期,贯穿盐城南北,全长百余公里,因串联沿海的富安、安丰、梁垛等15个古盐场而得名,是盐城的“母亲河”。

老盐城人对这条串场河很有感情。“小时候,老百姓都能直接下水游泳。我们就是生活在河边长大的,这里留下了我们的很多童趣和记忆。”盐城市人大代表乐华泽说。

从实用功能来看,串场河“身兼数职”,既是里下河的泄洪通道,也是一条古代的盐运河道。古串场河自唐代开河以后就肩负起海盐的运输任务,历代官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淮盐从这里运出。串场河承载着苏北千年水利水运和厚重海盐文化。

不过,串场河市区段已有64年没有进行全面清底系统整治,最近一次“见底”疏浚还是在1957年。

串场河作为盐城密布水网的“主动脉”,长久的“堆积”,让河道出现一定程度的淤积,阻水坝埂较多。比如,一旦遇到大雨天气时,雨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串场河,串场河的“过水”能力就显得“滞缓”了。汛期严重时,可能还影响盐城河网水系整体的排水速度。

对于曾经“傍水而居”的老百姓而言,他们更关心的就是水质如何。以往汛期一场大雨后,上游很多的漂浮物、垃圾都顺着水流下来,河水比较浑浊。“看着脏了的串场河,心里是很不好受的。”现场有群众代表说。

整治后的盐城串场河市区段

今年,盐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串场河市区段的彻底整治,还河于民,还生态于民。

澎湃新闻了解到,这次疏浚工程中还发现了80多个暗管排污。盐城市水利局总工程师顾京说,之前,城市建设的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很多没有分开,污水直排会给河道带来污染,借助这次工程全部填埋了暗污管道,截断了污染源。

说到此项工程的难点,顾京说,工区地处老城区,沿河建筑物较多,施工相对复杂。比如,河水全部抽干后,可能会影响河道岸坡的稳定度。因年代久远,河道底部有未知的燃气、电力等“盲区”管道,如何精确地避开这些未知的管道,也是一项难题。

此外,清出的淤泥全部采用管道接力长距离输送,“这样就避免了马路运输带来的扬尘问题”。

整治后的串场河生态环境与以前大不一样,在几处察看点,盐城市政协委员、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科长赵永强看到了十几种鸟类在河面飞翔。“特别是看到了好多只白鹭,这种珍禽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这说明串场河整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赵永强说。

活动现场,还有盐城市人大代表提议,未来可以借鉴南京的秦淮河,发展水上经济,把串场河与盐城的旅游文化搞活起来。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