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航海火器文物展”亮相闵行区博物馆

2021-06-16 14: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中国航海火器文物展”是中国航海博物馆打造的原创展览,也是国内首次以航海火器为主题的展览。在本馆展出期间,吸引了了大量观众前来观展,备受观众好评。

为了让更多观众观赏中国辉煌的军事航海科技及文化,中国航海博物馆与闵行区博物馆友好协商,将本展览输出到闵行区博物馆。“重回海上:中国航海火器文物展”于6月12日在闵行区博物馆正式开展。

展览时间:2021.06.12- 2021.11.30

主办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国航海博物馆

承办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

开幕盛况

中国航海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张东苏、闵行区委宣传部部长胡明华、闵行区副区长刘艳、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继桢、副局长万平等出席此次开幕式。

展览荟萃100余件套展品,其中包括元“至正元年造”铜手铳、明“洪武柒年”铜手铳、北洋海军成军纪念金杯等重量级文物,外加大量珍贵图文、视频及多媒体展项,以让观众感悟古代中国航海科技辉煌,牢记近代中国航海教训,携手推进当代航海复兴。

开幕式结束后,各领导、媒体及嘉宾来参观展览。

观·航海火器发展历程

此次展览共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火器溯源”“威名世界”“中外合流”“曲折发展”及“走向复兴”,涉及古代、近代及当代各时代中国火器发展状况,力图从多角度、全方位来揭示中国航海火器历史面貌。

第一单元 火器溯源

我国古代先民制成简单火攻武器的历史由来已久,随着舟楫的出现、水上战争的爆发,火箭、火船等火攻武器也逐渐在水战中得以广泛应用,并成为军事航海的利器。

第二单元 威名世界

单元展示了猛火油柜、碗口铳、手铳、火龙出水、一窝蜂等古代航海火器,体现了中国的火器制造水平领先世界,并带动东南亚、西亚、欧洲等地军事技术革新。

第三单元 中外合流

明朝中叶,西方航海火器通过海路传入中国,给中国火器带来了新的变化与发展。中外火器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这使我国航海火器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时代。

鸟铳、佛郎机炮、郑成功舰炮及燧发枪等航海火器将在展厅一一呈现,带您一起体验那火光冲天、销烟弥漫的古代海战战场。

第四单元 曲折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外患迭起,中国有识之士开始研究西方新型枪炮,我国火器研究呈现逐步回升的势头。但由于外国侵略、政局动荡、国力衰退等原因,在晚清至民国时期,我国航海火器发展困难重重。

第五单元 走向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航海火器装备经历了从引进苏制火器到独立自主研发制造的过程。在几代军事航海火器专家的努力下,我国军事航海火器蓬勃发展,重新驶向深蓝重洋、走向了伟大复兴之路。

览·展厅设计精彩之处

精心打造展览场景,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力。

展厅设计多处展示场景,在展厅入口以郑和航海图为幕,展现了我国悠久的航海文明;

在中央展区,打造了巨大船体,将航海火器与海船等设计元素相结合,展现了我国波澜壮阔的航海火器历史,给人以视觉冲力;

在甲午海战处一句句海军战士的生死格言,述说着那段悲壮的海军发展辛酸史;

第五单元的航母“辽宁”舰展项,运用巨大模型、画面,彰显当代中国海军复兴的恢弘气势。

END

来源 | 中国航海博物馆 陈列展示部

供稿 | 李学茂

原标题:《“中国航海火器文物展”亮相闵行区博物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