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双一流”大学迎来80后副校长

2021-06-16 17: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80后”学者已走上“双一流”高校领导岗位。

据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官网6月15日消息: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决定,殷敬伟同志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职时间自2021年5月25日起计算。出生于1980年2月份的殷敬伟教授,正式出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这也是目前最年轻的“双一流”高校副校长之一。

官方简历显示,殷敬伟,男,汉族,1980年2月生,黑龙江尚志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导,200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6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他曾先后担任哈工程校团委书记兼学生工作部副部长,“2011计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哈工程水声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正处级),哈工程水声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2019年11月,殷敬伟出任哈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目前还同时担任哈工程“水声通信与定位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建高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80后校领导,正在走上历史舞台

殷敬伟并非近两年来第一位走进大众视野里的80后“双一流”高校校领导。

去年6月29日,四川省政府网站发布消息,任命卢艳丽为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卢艳丽教授出生于1982年,四川乐山人,中共党员。她本科及博士均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8.10-2009.10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CIMMYT留学, 2009.10-2010.12被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聘为Consultant Scientist。2010年获农学博士学位。

其后卢艳丽教授留校任教,博士毕业仅2年后就因出色的学术表现晋升为教授。

2013年起,卢教授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党政办公室主任;2014 年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副所长;2016年当选为四川农业大学第十届党委委员,任玉米研究所所长;2018年兼任省部共建作物抗病遗传与病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副主任。2020年6月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同样出生于1982年的王博教授,也在2019年11月被正式任命为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博教授2004年在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 of Michigan, Ann Arbor)获硕士学位。2009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获博士学位。2011年6月参加工作,2015年10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原化学学院副院长,2016年6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2017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19年9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他的学术成就十分杰出,在Nature、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60余篇论文,论文SCI他引超过8000次;获美国授权专利6项,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目前担任国际IZA学会MOF Commission常务理事,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学报和Scientific Reports 等杂志编委职务。

更早之前,2019年6月份,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位“80后”正教授叶光亮,履新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同样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叶光亮出生于1980年4月,本科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仅用3年就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且成绩全A。刚毕业,满怀一腔抱负的他就毅然回国,6年之后,他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奖、Emerald卓越引文奖等奖项。

▎高校领导干部年轻化

近年来,我国高校领导干部班子愈加呈现“年轻化”趋势。

截至目前,我国140所“双一流”高校中,已经有8所大学的校长由70后担任,包括去年刚刚上任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院士和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轩福贞。

而这8位中最年轻的,出生于1976年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现年45岁,是目前唯一一位75后“双一流”高校校长。

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诞生过一大批年轻的重点大学掌舵者。

34岁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并在45岁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的张彦、37岁出任山东大学校长的展涛、40岁出任郑州大学校长的申长雨、41岁出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的陈章良、43岁出任东南大学校长的易红、44岁出任重庆大学校长的李晓红、44岁出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徐显明、45岁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陈雨露……每一位都是那样惊才艳艳,每一位都令人赞叹不已。

在这种惊叹的背后,是人们对于“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美好愿景和期待。

身为一所大学的领导干部,和学生群体的年龄差距更小,无疑会具有天然的亲切感和贴近感,这是治校理校的一个极大优势。

而年纪轻轻便能脱颖而出,也往往意味着他们拥有更开阔的思维,更高的学历和更出众的综合素养,并取得了更优秀的成绩。

年富力强的他们,身上背负的历史包袱更少,更加敢打敢拼、敢闯敢试,同时也将带来更多创新与创造的可能性,从而带领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敢于擢拔这些年轻人担任要职,给予他们施展拳脚的舞台,不“唯台阶”“唯资历”而唯才是举,体现出的是一所高校、一个组织在选任用人上的担当与魄力,更是一项事业能够生生不息、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们也期待着,下一位优秀的“80后”乃至“90后”年轻人,何时会接过前辈们肩上的千钧重担,满载着人们的惊叹与期许,向我们走来。

来源:聊时局

原标题:《“双一流”大学迎来80后副校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