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促成李光耀首次访华的人是曹聚仁?曾三次被周总理接见

柳哲
2015-04-02 15:59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不幸于3月18日以91岁高龄逝世,新加坡举国哀悼。        

        这位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新加坡前总理首次访华,到底是谁促成的?据曹聚仁先生胞弟曹艺先生回忆,他哥哥曹聚仁促成了李光耀首次访华。他回忆说:“曹聚仁初次(1956年)到北京,无意中和周总理谈起了李光耀在香港有意竞选新加坡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之前,想来北京参观学习的意愿。周总理很欢迎李光耀来华,让曹聚仁立即回港去陪他同来。又一星期,哥哥便和李光耀在新侨饭店出现了,促成了李光耀的首次访华。”        

        曹艺先生的回忆,起初我也将信将疑。后来,曹艺先生给李光耀先生写了一封信,详细回忆了那次见面的细节以及曹聚仁曾搜集李光耀各种资料,打算为他写一部传世信史,可惜天不假年,曹聚仁先生于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逝世,成为一大遗憾。如今曹聚仁先生已经去世40余年,给李光耀先生写信的曹艺先生,于2000年8月21日逝世,至今也已过15年。李光耀先生如今也驾鹤西去,他们三人之间鲜为人知的这段交情,也无法得到最终的确认。为了更好地研究三位故人,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根据我所掌握的情况,把曹艺先生于1999年2月1日写给李光耀的书信整理成文,以示缅怀!        

        曹聚仁曾在回忆录中,介绍他自己的交游广泛:“我这个人嘛,国共两党中,只要是榜上有名的人,我都认识。”由于曹聚仁长期在海外从事写作和新闻工作,客居港澳22年,并一度担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特派记者,因此他与不少华侨和外国友人,也有着深厚的交情。其中他与原新加坡政府总理李光耀先生,就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交情。        

        众所周知,曹聚仁从1956年至1959年,曾受毛主席、周总理之邀,先后6次访问北京(实际不止6次,有的是秘密访问),为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奔波。曹聚仁逝世后,周恩来总理评价曹聚仁为“爱国人士”。       

        1956年7月1日,曹聚仁走过罗湖桥,踏进国门,北京派中联部徐淡庐主任迎接。曹聚仁在广州休憩两天,7月4日直飞北京,下午五时半飞机降落西郊机场。“和平老人”邵力子到机场迎接。抵京后,曹聚仁住于东交民巷的新侨饭店,中联部安排了一个套间,规格很高。这一次,曹聚仁是以新加坡工商考察团随团记者身份而来的,采访自然是他的主要任务。到京后,曹聚仁除了到西直门附近马相胡同的胞弟曹艺家看望老母亲外,其余时间都进行广泛的采访活动。       

        北京高层并没有立即接见曹聚仁,有让他先看看北京之意。他写信给新加坡的李微尘,说:“我到了北京,政府当局明白告诉我,可以随便访问什么人,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看看。他们叫我不要专说好的一面,缺点很多,可以老实不客气写出来。我的访问,完全我自己做主,并没有人陪我去;而被访问的客厅上,也并没有别人在座。(我相信决无录音机一类的设备)……”       

        根据《周恩来年谱》记载:“一九五六年七月十三、十六、十九日先后由邵力子、张治中、屈武、陈毅等陪同,三次接见曹聚仁”。    

        1956年7月16日,周恩来邀请曹聚仁在颐和园夜宴。这次宴会经过,曹聚仁以《颐和园一夕谈——周恩来会见记》为题,发表在1956年8月14日的《南洋商报》第三版上,接着印度尼西亚华侨主办的《生活周刊》也发表了更加详细的报道《周总理约曹聚仁在颐和园一夕谈》,正式向海外传递了国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信息。曹聚仁的报道中,第一次提出了“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口号,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震动,并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曹艺先生的回忆,曹聚仁促成李光耀首次访华,就在这一次。而与周总理说及此事,当在周总理三次接见曹聚仁期间,至于曹聚仁回港陪同李光耀一起来京,当在7月16日周总理在颐和园接见曹聚仁之后。        

        当时,曹聚仁参与两岸和谈,属于绝密,不为外界所知,我想李光耀先生访华,属于私密访问,也不为外界所知。众所周知,李微尘为李光耀的得力军师。1956年,近乎陷于绝境的李微尘在傅吾闷的招引下前往新加坡,担任《南洋商报》编辑,隔年成为总编辑。1960年。李微尘终于被李光耀聘为总理公署新闻秘书,实际上是政治顾问。        

        李微尘与曹聚仁相熟,共事于《南洋商报》。李微尘后来作为李光耀的政治顾问,曹聚仁借助他首次访问北京的机会,顺便引荐李光耀与中共的秘密接触,应该完全是有可能的。我把曹艺先生致李光耀先生的信,摘录于后,供学界研究参考,但愿得到确认。        

        曹艺先生在这封信中,开始向李光耀先生介绍了他自己,以及他们初次见面的感人一幕:       

        “我姓曹名艺,是曹聚仁的四弟。1956年初秋,家兄曹聚仁陪阁下自香港来京,同寓新侨饭店。我与家小由家兄接至饭店,奉侍先慈,畅叙天伦。有幸多次晚饭后,逢阁下到家兄房间,不拘形骸,共话家常。一晚,谈到多子女的困顿,阁下深表同情,指着依偎阁下膝前的其中老八(我们的次儿曹恺),戏言如果我们舍得,就带这孩子回新加坡,收为螟蛉。阁下一时兴起,就要带孩子上楼,拙荆着急,又拙于言辞,只一把抱住小儿,举座愕然,阁下也为之莞尔,作了个无可奈何的手势,转身别去。此后,我奉调南京,未能再见阁下。往事已矣,此等点滴趣事,几十年下来,倒也仿佛历历在目,不知阁下还有些许印象否?我如今九十有一,在南京市政协委员会挂一驻会委员的虚名,无善足陈。”        

        接着曹艺先生回忆了他哥哥曹聚仁先生欲为李光耀先生写一部“传世信史”的历史往事。他在信中说:        

        “光阴荏苒,阁下早已把在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新加坡独立自主的建成誉满全球的四条小龙的魁首,业绩彪炳。而家兄作古于澳门镜湖医院,已28年矣!       

        家兄生前常与我平章天下英豪,辄以得识阁下于未达时为一大幸事。他自谓厕身新闻界,阅人多矣,独与阁下相见恨晚。谓阁下‘乃20世纪政治家杰出中杰出之英才,新加坡之雄飞,不过牛刀小试耳,未展其长才于万一也!’他晚年奔波港澳南洋,搜求阁下史料巨细不遗,誓在有生之年为阁下写一部传世信史。所惜天不假年,赍志以殁,实历史界一大损失也。”      

        曹艺先生作为浙江兰溪的一位知名人士,他以曹聚仁先生故里的名义,诚挚邀请李光耀先生于访华之便,能够抽暇数日,到浙江兰溪观光指导。他在信中这样写到:        

        江兰溪市,是我蒋畈曹家的父母之邦。家乡父老和父母官,历年来抬爱家兄,为铸像、辟路、设馆,创办曹聚仁育才学校,重修曹聚仁故居,去岁又与北京有关部门,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2000年6月26日,为家兄诞辰一百周年,将与全国、省、市有关部门一起,开展系列曹聚仁研究纪念活动,凡此种种,心中感愧。兰溪市父母官们,谙悉曹聚仁与阁下为高山流水知己,交非泛泛,亦知我与阁下有一面之雅,虽时越半个世纪,身世地位有天壤之殊,然阁下德重车笠,必不弃寒微,怂恿我不揣冒昧,勉为先容,恳请阁下如有访华之便,匀出二、三日,屈驾莅临兰溪市观光,为兰溪增色,为家兄增光。若荷俯允,请赐复音,兰溪六十五万父老,必翘首以盼矣!”       

        曹艺先生,情系桑梓。他深情向李光耀先生介绍了他家乡兰溪的历史人文,“兰荫草木,依依向人,中州兰花女招手遥迎,阁下其兴乎来!”可谓情真意挚,如今曹艺先生作古已经多年,李光耀先生也于3月18日逝世,李光耀先生亲自到浙江兰溪观光,已经没有可能了。如果,李光耀地下有知,一定会为曹艺先生的真情邀请而感动不已吧。但愿在天堂的曹聚仁、曹艺、李光耀先生,相能够聚甚欢,弥补生前的遗憾吧!       

        曹艺以“九旬老翁”的身份,在信中介绍美丽如画的家乡兰溪时写道:“兰溪市位于钱塘江中游以上,婺、衢、兰溪三江汇于‘兰荫深处’。昔吴均与朱元思书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古来有桐庐处处留仙境之赞,其实不过钱塘江下游的风景,未足与新安、兰、婺媲美也。        

        兰溪更兼地灵人杰,名家辈出。五代贯休,诗、书、画三绝;元代柳贯,为元“儒林四杰”之一,诗文称雄于时;清初李渔,创华夏古典戏曲理论,传《芥子园画谱》,名震后世;当代郎静山摄影,执斯行之牛耳,更有南洋、港、澳尊崇的黄大仙的故里之荣,有诸葛武侯八卦村,珍藏丞相战车、羽扇,为世所重。        

        近年来,兰溪市改革开放,制定出接轨上海、迈向世界的大政纲要,一派欣欣向荣景象。‘95黄大仙故里风情节’、‘96诸葛丞相祠堂开放’,港、澳、日、朝、南洋人士纷至沓来,探奥寻踪,乐不思返……兰荫草木,依依向人,中州兰花女招手遥迎,阁下其兴乎来!”        

        但愿李光耀先生一路走好!

        文载《中华读书报》,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中华读书报》的微信公众号是“zhreading”。本文原标题为《曹聚仁促成李光耀首次访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