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公益与私德

2015-04-03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区伯在广州因监督公车、警车和军车私用闻名,近日在长沙因涉嫌嫖娼被警方拘留,不料一夜成名,影响力溢出广州,获得举国关注,详情可见澎湃新闻相关独家报道。

        风化道德情节,灰色地带颇多,不管是警方还是区伯,要让人信服,都不容易。好在,当事人如果要澄清事实,还有很多空间(不管是行政复议还是起诉),不妨拭目以待。此处说几句题外话。

        区伯之成名,不在于涉嫌嫖娼,而在于监督公车私用。涉嫌嫖娼之人多矣,监督公车私用之人却少之又少。一般人或无此意识,或无此勇气,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挑战公共领域的积弊。区伯这样普通的退休老人,挑战一种常见到多数人都已经视而不见的腐败现象,实在难能可贵。他的言行高调而富于戏剧性,吸引了众多关注,显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一个人因为看守公共利益而引人注目,人们不由自主地对其私德提出更高要求。这种期待反过来又会强化名人的社会影响。区伯的影响力和公众的期待,就这样互相支持,呈螺旋状上升。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呢?

        很多媒体呼吁,把公共领域里的言行和私人领域里的作为分开。我们当然乐见这种局面:一个成熟的社会,不会把公共事务寄托给少数道德完人。但前提是越来越多区伯这样的普通人,能够畅所欲言,并且免于恐惧;前提是我们不再相信未经审判的悔罪录像。

        中国应该会有那么一天,揭露日常生活中的腐败,不再被看成奇特并且蕴含巨大风险的行为。我们会视其为普通的和能够实现的权利。不管你的身份是什么,不管你做过什么事,你都有权把看到的腐败行为公之于众,并要求政府做出解释。在这种社会气氛里,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的界限会变得更清晰。人们在讨论公共事务的时候,在评价公众人物的时候,会尽量抑制个人的道德偏好,以求得共识。

        但不管社会多么成熟,也不管期待完人是多么不切实际,这仍然是人类固有的心理倾向。因此,公众人物的隐私总是会被压缩再压缩,他们在私生活里的一举一动总也会受到审视,乃至招致议论。这令人不快,却是为获得更大公共影响所付出的代价。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