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上名人:上海航天人戚南翔的家国情

2021-06-18 07: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言 鸣 上海滩杂志公众号

|致敬中国航天人|

■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汤洪波、聂海胜、刘伯明

(从左至右)

由此,小编想到了阿拉《上海滩》杂志2017年曾刊登过一篇由丁言鸣老师采访并撰写,有关原上海航天局副总经济师戚南翔先生将毕生献给航天事业的文章。一个下午的采访时间,戚老先生讲得神采飞扬,抒发了他的爱国情结和报效祖国的信念。今日,仅以此篇向中国航天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我骄傲,我是中国航天人!”

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人们对于航天的关注。早就听说在我们上海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里有一位资深的航天人,几经辗转相约,终于采访到了原上海航天局副总经济师戚南翔先生。

1

# Space Day of China #

父亲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着他

戚南翔

一见面,戚南翔先生就爽朗地告诉我,他1934年生于浙江上虞。1999年,经上海航天局局长余仲舒介绍,加入上海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戚南翔说,他加入协会有三个理由,一是他的夫人是镇海龙山人氏,他是宁波人的女婿;二是他在上海航天局工作时,余仲舒局长曾在宁波开设过办事处,他曾数次往返于沪甬之间;三是戚南翔的父亲戚铭渠是1938年在镇海龙山入党的新四军老战士。戚铭渠曾是宁波镇海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县武装大队长,在浙东三北地区转战13年,直至抗战胜利。在宁波招宝山下的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至今仍陈列着戚铭渠当年的照片和塑像。

戚南翔说,他是家中长子,在小时候与父亲聚少离多,平时与祖父为伴。父亲戚铭渠曾在杭州浙江一中就读,这期间他就开始阅读进步书刊,后在老师的指引下在镇海龙山走上革命道路。戚南翔满怀深情地回忆说,父亲虽然常年奔波在外,但一有机会就回上虞老家看望家人,还带着他到河里学游泳,有时故意让他呛水。父亲告诉他,男子汉要在风浪中成长,呛点水没关系。

抗战期间,因为父亲是新四军,家中就常有伪军来骚扰,他们以查户口为名了解父亲的动向,这让戚南翔从小就受到革命斗争的锻练。抗战胜利后,父亲随部队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斗,全国胜利后又赴朝参战,直到1952年底从朝鲜归来,之后又回到了宁波驻防。1957年,父亲转业到上海,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直至1984年离休。父亲的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着戚南翔,亦成了他献身航天事业的动力。

2

# Space Day of China #

突然被借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

1957年10月至1958年2月,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于是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为主筹建了第一设计院,领军人物就是当时的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由于上海人才荟萃、协作条件好、工业基础强等有利条件,1958年11月,第一研究所迁到上海,并启用了“上海机电设计院”的新名称。这是研制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的专门机构。

戚南翔清楚地记得,那年12月初的一天,当时他还在上海水力发电设计院任技术员,刚从新安江回上海。院党委领导即通知他要借调到一个新单位去,至于是什么单位却秘而不宣。直到戚南翔拿着介绍信前去报到,才知道这个门口不挂牌子的保密单位是上海机电设计院。从“水电”到“机电”,虽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戚南翔从此走进了航天队伍,直到2008年退休,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了整整五十年。

进入上海机电设计院,第一堂课是保密教育。有关工作的事绝对要守口如瓶,晚上外出需两人同行,办公室中有字迹残留的纸片要集中烧毁,这些严格的纪律使戚南翔养成了严谨的习惯。当时中国的航天事业刚起步,处于一无资料、二无经验、三无实践的状况,如同在黑夜中前进。钱学森逝世后,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办了一个展览,特地将戚南翔读的这本《火箭技术导论》借去展览,作为中国航天事业艰难起步的见证。

3

# Space Day of China #

第一枚火箭在南汇一飞冲天

戚南翔进入航天领域时才20岁。年纪稍长的,如艾丁、杨南生、王希季也刚过而立之年。当时有位大学生在办公室的黑板上即兴画了一枚大火箭,在旁边写下了誓言:“今天画在纸上,明天拿在手上,后天放到天上!”

研制起步艰难,除钱学森等少数专家外,许多人并无航天专业知识。要做实验,既无场地,又缺设备。因此,设计人员便与空军13厂、上海柴油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江南造船厂等单位协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当时研制大型火箭尚有困难,于是在1959年下半年,研究院党委决定硏制一个直径0.45米、长10米、飞行高度100公里的探空火箭,代号为T—7。为了积累经验,准备先研制一个直径0.25米、长5.3米、飞行高度10公里的缩小型火箭,代号为T—7M。

为了注入推进剂,戚南翔和同事们用自行车打气筒加压;为了控制点火时间,他们用7元钱买来小闹钟改装成延时机构,用手电里的小灯泡裹上硝化棉做成点火装置。青年们的敢想敢做终于成就了梦想。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南汇老港的一个试验场里,小火箭一飞冲天,我国航天系统最早的飞行器在航天人手中试验成功了!

1960年5月28日傍晚,毛泽东来到了上海延安西路200号文艺会堂,这里陈列着T—7M探空火箭的实物。当毛主席知道第一枚火箭升空达8公里时,高兴地说:“8公里,那也是非常了不起呢!以后我们要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听了毛主席的话,戚南翔和他的同伴们十分振奋。果不其然,就在四个月后,飞得更高的T—7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上海航天大步前进的序幕。

4

# Space Day of China #

钱学森的鼓励至今难忘

钱学森

1960年春季的一天上午,戚南翔接到院部通知,北京来的几位专家和领导要来参观他们的控制系统环境实验室。戚南翔心情有些忐忑不安。因为他的实验室刚刚筹建,设备少,仪器参差不齐。当他知道来者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更加紧张。不一会儿,在上海机电设计院领导的陪同下,钱学森院长(当时是国防部第五设计院院长)身穿米黄色风衣,快步向实验室走来。在振动实验室的门口,戚南翔第一个迎了上去,对钱学森说:“请钱院长把手表摘下来吧!”钱学森开始有点不解,戚南翔解释道:“由于电磁振动台是自己研制的,漏磁问题尚未很好解决,故在做振动试验时,磁场会影响到手表。”钱学森微笑着脱下手表放在工作台上,认真地观看了电磁振动试验。随后,钱学森说:“你们自己动手造设备很不容易,这种精神要发扬光大。”钱学森的话给他以极大的鼓励。如今虽然钱学森已驾鹤西去,但当年他务实的工作作风让戚南翔至今难忘。

王希季是上海机电设计院的总工程师,是我国火箭技术和返回式卫星的科学家。2009年,在T—7M火箭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之际,王希季和戚南翔回顾了当年发射第一枚火箭的情景。王希季对戚南翔说:“当时的条件艰苦,设计和加工手段落后,尽管是土法上马,但还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比如计算弹道,我们用手摇计算机,二三十人夜以继日地用了两个多月才算完。发动机试验,是在江湾机场一个废弃的碉堡里进行的,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王老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戚南翔。戚南翔说:“我已白发苍苍了,那些航天前辈有的已经作古,仅存的几位也都已届耄耋之年,但他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5

# Space Day of China #

为上海争取到飞船部分研制任务

戚南翔在航天部门工作长达半个世纪,从技术员做起,到试验组长,再到大平台组长,技术部门负责人。有的时候下辖四个科室,管理着230名各种门类的技术干部。戚南翔说:“我是和祖国航天事业一起成长起来的,是上海第一代航天人。”

1991年,航天工业部下发了载人飞船方案论证工作的通知,要求航天部五院、一院和上海航天局三个单位在6月30日20时前,上报《总体方案论证报告》和《组织实施方案建议书》。因此,上海航天局积极投入准备工作。那时,戚南翔几乎每个星期都要赴京说明情况和拜访前辈专家。戚南翔说:“当时还没有电脑,文稿全凭手写,反复修改,工作量很大。”

经过一年多的论证,载人飞船工程的分工方案揭晓了。飞船总体设计由航天部五院承担,同时负责轨道舱和返回舱任务。上海航天局承担推进舱及推进、电源分系统和测控通信部分设备的研制。这是上海航天人在中国航天伟业中迈出的坚实一步。事情虽已过去了26年,但每每回忆起那一刻,戚南翔依然激动不已。

采访持续了一个下午,84岁高龄的戚南翔毫无倦意,谈锋正健,他说昨天晚上刚刚从山东孟良崮战场旧址回到上海。他还说:“孟良崮是父亲战斗过的地方,父亲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是我的榜样,也是我献身航天事业的动力。”2008年,戚南翔正式退休。退休后,作为新四军的后人,他一直在搜集和研究新四军的革命史料;作为第一代航天人,他还积极弘扬航天精神,给青年人做讲座。他告诉我们,过几天还要到南汇老港给年轻人讲述第一枚火箭上天的故事呢。

航天火箭发射

END

制作:冯 晔

原标题:《【海上名人】上海航天人戚南翔的家国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