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贫困封闭到幸福美丽!看怒江的“千年跨越”

2021-06-17 21: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6月17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三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嘉 摄

1950年1月

怒江实现和平解放

怒江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从此以后

怒江各族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

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矢志不渝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取得了辉煌成就

怒江州首府六库城市新貌 李寿华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

始终牵挂关心怒江各族人民

先后多次就怒江工作

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2014年元旦前夕

习近平总书记就贡山县独龙江乡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作出重要批示;

2015年1月2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会见了怒江州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代表;

2019年4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

2020年3月6日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形式听取了怒江州脱贫攻坚情况汇报;

2021年2月25日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怒江州委授奖。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

和关心关怀

为怒江发展

提供了最强大的精神动力

怒江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实现了从区域性整体贫困

到区域性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

实现了从贫困封闭

到幸福美丽的历史性巨变

独龙江乡新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具体来说

可以从九个方面

来看怒江的历史性巨变

������

怒江州曾经是“三区三州”

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脱贫攻坚之前

全州所辖四个县(市)

均为深度贫困县

29个乡(镇)中有21个贫困乡(镇)

255个行政村中有249个贫困村

贫困发生率曾一度高达56.24%

是全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怒江州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创造性地落实了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措施

过去的怒江

各族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农业刀耕火种

近年来

怒江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

着力稳增长、育产业、防风险、保稳定

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

过去一段时期

怒江是全省唯一

无机场、无高速、无航运

无铁路、无管道运输的“五无州(市)”

由于交通基础设施滞后

道路晴通雨阻

天堑变成了通途

泥泞难行的羊肠小道

变成了硬化到户的幸福之路

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出了大山

踏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2014年以来

怒江先后实施了5.7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近17万贫困群众解决了住危房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往日破败萧条、满目疮痍的山村

变成了今天充满生机、井然有序的美丽新农村

怒江州福贡县江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福贡县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

怒江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规划建设了67个

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集中安置点

相当于全州

近1/5总人口、1/4农村人口、1/3贫困人口

搬出大山、迁入城镇

10.2万群众

告别了昔日的“千脚房”、茅草屋

住进了窗明几净、家具家电齐全

网络宽带到户的新楼房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一景,这里安置了来自109个傈僳族寨子的700多户群众(2020年11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以及美丽县城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

怒江大峡谷两岸一个个特色集镇拔地而起

实现了怒江城乡结构的重构

城镇化率由33%提高到48%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教育

在云南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独龙族学生在操场上跳大绳。胡超 摄

“十三五”期间,怒江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数量、质量得到巨大改善,四县(市)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比2015年提高2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2015年提高36%。

医疗

珠海医生管延萍给怒江群众看病 怒江州扶贫办供图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县(市)域内就诊率达89.67%,全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4.11%。

饮水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48.7%提高到94%,集中供水率由59.5%提高到96%。

边疆治理

怒江州片马镇巡边界务员的日常工作

边疆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边境始终保持安全稳固局面。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傈僳人民唱新歌感恩共产党 李寿华 摄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

李寿华 摄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3%,分别是2015年的1.4倍、1.6倍,日子越过越红火,迈入了全面小康。

怒江州始终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高黎贡山一景

2016年以来,共争取到生态扶贫资金9.22亿元,聘用生态护林员31045人。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了草果、有机茶、特色蔬菜水果、中药材、高黎贡山猪、中蜂等种养殖业,特别以草果为主的绿色香料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带动力最强、覆盖最广、贡献率最大的绿色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大力推进怒江、澜沧江“两江”流域生态修复,开展封山育林,实施退耕还林(草)78.47万亩,完成“怒江花谷”生态建设2429.96万株23.77万亩;从2020年开始用3年时间,实施30万亩的“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

高黎贡山生物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越来越多新物种被发现。

“河(湖)长”扎实有效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现如今

怒江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

全州森林覆盖率

从2015年的75.31%提高到78.90%

居云南省第二位

怒江境内滇金丝猴(资料图)。新华网发(马晓锋 摄)

贡山县被命名为

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

绿水青山正在成为怒江人民

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

这几年

怒江州坚持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锤炼、打磨和培养干部

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一线

在全省率先建立“乡(镇)大队长”工作层级

选派29名州级机关副处级实职干部担任大队长

选好配强村第一书记

2017年以来

全州累计选派13383人次干部驻村

扶贫干部

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怒江缺条件,但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昂扬气概,发扬“苦干实干亲自干”的工作作风,发扬吃苦在先、冲锋在前和水滴石穿的精神,住农家、走村寨、访民情、解难事,涌现出了“人民楷模”高德荣、“最美奋斗者”邓前堆、“最美支边人”管延萍、“背包工作队”等一大批“有情怀有血性有担当”的怒江脱贫攻坚干部。

通过历练,广大党员干部精气神全面提振,自信心全面增强,打硬仗、啃“硬骨头”以及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水平得到历史性提高,为今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宝贵经验和财富。

怒江州坚持把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为重要任务,建立覆盖州、县(市)、乡(镇)、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和“升国旗唱国歌”以及国旗下的宣讲活动。

独龙江乡孔当村群众在草果基地分拣草果 周灿 摄

坚持志智双扶,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推进“乡村能人”培养和“脱贫能手”竞赛。

实施农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增强能力、激发动力。

各族群众受到教育、熏陶和激励,在思想上、观念上、精神上实现了根本性转变,“等靠要”的思想逐渐淡化,靠努力奋斗过上新生活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思想深深扎根在群众心中,边疆各族人民发自内心“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

怒江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怒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全州2046个基层党组织全部完成“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创建,29个乡(镇)25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双整百千”达标创建。

背包队员

2017年以来,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拔处级干部200名,比重达到66.2%。

大力开展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攻坚行动,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5万元以上。

治理正风肃纪持续加强,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发展的坚强堡垒。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未来

怒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迈进新征程的力量

努力把怒江建设成为

脱贫致富示范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

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再立新功!

原标题:《从贫困封闭到幸福美丽!看怒江的“千年跨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