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致敬,许渊冲!你可知他用英文把中国古诗词翻译得有多美!

2021-06-17 23: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日报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等 编辑 钟莹曈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6月1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许渊冲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许渊冲的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2010年,许渊冲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2017年许渊冲在节目上回忆起当年林徽因纪念徐志摩的诗《别丢掉》,情不自禁流下眼泪感动了无数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翻译这首诗时,还是西南联大大一新生,而当年翻译的英文手稿字体竟非常稚嫩可爱。

许渊冲出生于192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是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互译工作,许老是无数青年学子心中的“偶像”。

今年4月18日,许渊冲在北京大学的居所度过了他的百岁生日,而今日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灿烂的一生。

1 儿时写下的三篇作文

他一生恒勤恒勉,自幼有迹可循 “九一八”事变那年,10岁的许渊冲写下了 《为日本占据东三省告同胞书》“同胞们,快快起来吧!将我们的热血和他们决一死活吧!”↓

《劝同胞提倡国货抵制日货书》老师给他的评语是:“段落分明,有条不紊佳构也。甲”↓

“我们要做的大事业是什么?就是要把我们的东三省夺回来,把戮杀我国人民的罪魁杀掉,把割让外国的领土收回来,使我们中国强盛起来”这是他11岁时写下的志愿。

2 不输少年半分的心气

17岁求学西南联大,大一英文考试时,16岁的杨振宁80分考了第一,他得了79分,排在第二,当时日记里他就“酸了一把”,如今回想起来,老先生还是不服气的“小鬼,比我小一岁还比我高一分” 。

那时西南联大曾流传一段话:“湖北朱,安徽杨外加许二王,理文法工五堵墙”,指的就是后来的科学家朱光亚、物理学家杨振宁、翻译家许渊冲、财政金融学泰斗王传纶和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王希季。当年这五人才识过人,像一堵墙一样难以被超越,许渊冲就是其中的文科代表。

不较劲,无人生。99岁时,他还在跟朱生豪、傅雷的译笔较劲。饶有兴致地讨论“To be or not to be” 如何翻译更妙。

3 家里的那一面书墙

他当老师教过英语和法语,更主要的是做他喜欢的翻译。从1956年开始出版译作自此六十多载笔耕不辍。

62岁在被多数人视为人生夕阳之处,这一轮朝日无畏生老病死,一路全情放光。老先生以“一年至少新译,一本名著,出一本论文集,写一本散文集”的速度,酣畅创作。

唐诗宋词元曲、《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莎士比亚、司汤达、巴尔扎克……他已出版中英法译著180余本一面书墙摆着的便是他无愧于心的明鉴。

4 曾笑着走出死亡

86岁时,他被诊断罹患直肠癌,当时医生认定他最多能活七年,得知自己只剩七年寿命时,他反而照旧抓紧一切时间翻译诗词和名著,有条不紊地忠于自己的所爱。

回看当年,他笑笑而谈: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不管还能活多久,认真享受每一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

耄耋之年,他给自己制订了“每天翻译1000字”的工作计划。93岁时,他的目标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今年初他还在写自传《百年梦》。

他的新年心愿是:Good better best,Never let it rest,Till good is better,And better best。(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不到绝顶,永远不停)。

5 96岁时还在“狂”

如果把你的一生写在一张名片上,你会如何介绍自己?

96岁的他做客电视节目时,拄着拐杖,迈入会场而后递出了一张名片——“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乍一听,些许张狂可他立马解释“我实事求是!”

狂是因为他有资本,有底气89岁时,他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93岁时他拿下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得主。

而96岁那年的中秋夜,他骑车出门赏月不慎摔了,右腿骨折。谈起这段负伤经历,老先生还打趣自己“要不是为走这美的路,我就不会摔了,不过月光如水,还摔得蛮美的” 。

6 一百岁的身影

北大畅春园一间老屋,一台电脑,执拗的他还在从夜晚“偷时间”:他打字很慢,眯着眼凑近键盘,坚持自己敲下每一个字,从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三四点,这是他数十年的工作常态。

当世界酣睡时,他留给长夜的是敲击键盘的背影。

新华网文章介绍:

1994年,他的中译英《中国不朽诗三百首》在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这是该社出版的第一本中国人的译作,并得到“绝妙好译”的评价。1999年,他的中译法《中国古诗词三百首》在法国出版,被称作“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他将《西厢记》译成英文,被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誉为“在艺术性和吸引力方面,可以和莎翁《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

他说,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这是世界的乐趣,也是他翻译诗歌的初衷。

80余年的翻译生涯,许渊冲坚持“形美、意美、音美”的翻译理念,即翻译出的诗词,要像原诗的格式韵律一样工整押韵,更要有原诗思想上的意境之美。在翻译时“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他对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与赤诚令人动容。

因此他翻译的诗词注重格律,诵读时朗朗上口、十分押韵,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古典诗词有比喻、借代、拟人、对仗,他译的英文版也有比喻、借代、拟人、对仗。且诗词中境界全出,是不折不扣的“意译派”。以下是他曾经的译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When I left there ,Willows shed tear;

“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

生老病死,世事沉浮,无改天真与痴狂。

“越向前走,越有光明的前途。每个小时,都要快快活活”,这是他翻自莎翁的一段话。

致敬,许渊冲!

原标题:《致敬,许渊冲!你可知他用英文把中国古诗词翻译得有多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