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利用太空是大国能力

2021-06-21 14: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艾问 艾问人物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长征2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以一往无前之势冲入澄澈霄汉。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完成太阳翼展开。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 对接过程中天和核心舱发回的美丽太空画面)

据了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迄今为止我国研制的标准最高,各方面指标要求最严格的载人航天器。

“神舟飞船是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五院总体设计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介绍,神舟十二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全船共有14个分系统。

据了解,神舟十二号飞船轨道舱配备了航天员在轨生活支持设备、交会对接敏感器等关键设备,为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做好充分准备。返回舱是飞船发射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所乘坐的舱段,是飞船的“大脑”,推进舱则装配推进系统、电源等设备,为飞船提供动力,并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姿态轨道的控制。

提起中国航天人,尤其是神舟系列,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那就是——中国载人航天之父戚发轫。他的经历好比一部简写版的新中国航天史,而他堪称一部行走着的航天百科全书。戚发轫的航天经历有些传奇:搞过导弹、火箭,后又去研制卫星,他几乎从未错过任何一个航天事业的重大节点,在共和国航天史上他留下了许多“第一”。他亲自参与并设计了新中国第一发导弹“东风一号”,新中国第一枚三级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新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新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新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艾问iAsk》创始人艾诚,曾有幸在《顶尖对话》节目中与中国载人航天之父、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总设计师戚发轫进行了访谈,让我们在一起回顾一下那些精彩对话。

(视频源截选:爱奇艺—河北卫视2017-3-1《顶尖对话》节目)

精彩对话回顾

艾诚:中国航天事业如何实现从无到有?

戚老:1956年,中国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是钱学森,1957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第五研究院去搞导弹,可包括外国专家和我们这些大学生在内的五百多人谁也没有见过导弹,只有钱学森先生见过导弹,搞过导弹。我很荣幸钱老给我们上导弹概论课。

艾诚:前苏联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有帮助?

戚老:我们还要承认前苏联帮过我们,1959年苏联就给我们送来了导弹的样品,派来了专家,还来了一个导弹营,我还有幸在导弹营操作导弹。但59年到60年短短两年的时间,中苏关系破裂了,包括我在内的十多个同学去前苏联学习导弹的请求也屡次遭拒。

艾诚:中国的80年代90年代,整个市场的大潮是下海经商,您没有受到任何的诱惑吗?

戚老:那时候外企的车都开到国防部五院大门了,那个情况下社会上叫“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载人航天精神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就是国家有特殊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得有这种精神。

艾诚:能否就太空经济给我们一些畅想,您所了解的太空,我们因为挖掘更多的资源,可以如何更好的造福人类。

戚老:利用太空的能力是一个大国重要的能力,咱们现在已经发射了200多颗卫星,天上这么大一个太阳系里头,这么多的行星,有没有地球上缺的东西,需要探索,像习主席讲的,探索浩瀚的宇宙,就是要把它搞清楚,比方说现在电视机就是通讯卫星的落地,通讯卫星不就是传输信号吗,这个电视机要是没有的话,那信号你要怎么收呢。因为有了电视机,电视机越来越好,越智能化,所以说天上的资源越来越多,比方说我们当年没有通讯卫星的时候,电视机卖不出去,有了通信卫星了,覆盖率就全国都有了,所以电视机供不应求了,地面的天线也变成一个产业了。所以我觉得现在要形成太空经济,就把天上的资源能够落地,落到千家万户,形成一个产品,形成一个产业。

艾诚:戚老能否根据您所了解到的信息,展望一下中国未来在航空事业上的布局?

戚老:到2020年左右,我们就建立中国的空间站了。从月球上拿出一袋东西回来了。北斗导航到2020年的时候,有36颗卫星布在全局,全球自主导航系统就建立起来了。另外,在2020年左右,我们也在做一个应该是世界上现在还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现在咱们都知道由于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我们地球上的人是永远也看不到月球的背面,那么现在就靠月球探测仪去探测,在2020年之前就把“玉兔”这个月球车送到月球的背面去,这个要是去了的话,就是世界上别的国家还没做过的事情。

据《艾问人物》(iask-media.com)了解,自2016年以来,我国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征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目前,已遴选出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相信在中国空间站建成后,我们将会看到中外航天员联合参加中国空间站的飞行。

根据欧洲空间局与中国航天局2015年达成的合作协议,双方将持续互派航天员进行综合性训练,目标是从2022年起开始让欧洲的航天员登上中国空间站。目前,来自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三位航天员,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学习中文,期待未来与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进行流畅的合作交流。

END

编辑:Amelia

图源:节目截图

原标题:《【实录】艾诚对话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利用太空是大国能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