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门口一睹它的“真容”,嫦娥五号带回月壤将在香港公开展出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吴怡
2021-06-21 17:52
来源:澎湃新闻
港台来信 >
字号

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将在香港展出。

据港媒“香港01”早前报道,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去年12月成功将重达2公斤的月球土壤带返地球 ,香港市民将有机会亲睹“天外之土”。部分月球土壤将于周一(21日)随国家科学家访问团来港,并拟于周日(6月27日)至7月初在湾仔会展公开展览,届时市民也可看到缩小版的“嫦娥五号”模型。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向有关部门询问,有关部门证实了这一消息。

 

月球样本001号  本文图均为 直新闻微信公众号 图

报道称,公开展览将在6月27日至7月9日,详情及取票安排日内公布。据悉,国家科学家访问团在港的一站是香港理工大学,目前该校官网已经挂出了校友登记表格。香港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是香港唯一有份参与“嫦娥五号”任务的院校,团队负责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令采测器可顺利完成月面采样及封装。

“大公文汇全媒体”早前报道提到,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均有香港科研人员参与其中。2020年“嫦娥五号”探月工程,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精密工程)容启亮团队研制的采样执行装置,再一次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贡献“香港力量”。

当被问及“嫦娥五号”成功携带月壤返回地球的心情如何,容启亮说,“如释重负”。 他介绍,“嫦娥五号”立项时,有很多团队参与竞争,最终由香港理工大学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手,成功争取到项目研发的机会,其中,理大负责“表取采样执行装置”部分,这是负责在月球表面采样的关键仪器。容启亮与理大团队在接近10年的研发过程中,做了很多实验,他说,装置在取样时可谓“步步惊心”,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错,幸好最终顺利完成了这个“国家级任务”。

在封装月壤的装置上,有一个小小的理大标志,容启亮说,这个标志,从理大出发,从香港出发,落在月球,最后又回到了地球。

容教授介绍,香港的科学研发,需要和内地紧密合作,一方面内地有香港没有的研发仪器,另一方面内地科研人员非常勤奋,双方在很多方面可以互补。他鼓励有志从事科研的港青放眼湾区,开拓视野,去到一个更大的范围,做真正对人类有建设的研究。

    责任编辑:王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