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凌利中:重看上海千年书画,发现那些被遮蔽的

顾村言 陈若茜
2021-06-22 07:10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上海博物馆今年最重磅的书画特展——“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 于6月22日正式面对公众展出,该展昨天举办开幕式,甫一亮相即以策展的学术性、深度与广度,以及对上海千年书画渊源的重新回望与定位受到文化界广泛关注。

澎湃新闻在展览开幕前与展览策展人、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进行了对话。他表示,在展览前言中提出“一部文人画史,可谓半部与上海相关”——这样的表述现在看相对还是比较保守的,“这次展览其实可以说是一次‘书画考古’,不仅‘考古’出了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精英、文人画史个案,还对上海水系与人文地理环境进行还原,勾画了一幅元明以来上海城市人文的迁移路线图。回望上海书画的历史,当然并不是简单的‘小渔村’,上海近现代之所以能够取得像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离不开传统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书画,应该说占的份量不轻。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也在于,重新发掘元末明初上海画坛的成就,通过梳理并增考那些为画史忽略甚至几近淹没的人物,首次提出了上海吴门前渊/先驱的概念。”

“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系首次从学术视角对上海历代书画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研究,遴选相关书画146件(组),时间跨度从三国起至现当代千余年,通过“艺脉/艺术成就”“人文/地区互动”“鉴藏/艺术影响”及“潮头/海上风华”四个部分予以呈现。一方面,旨在较全面系统地纵向回顾与总结上海历代书画成就,考察其美术史地位及影响,另一方面,探究海上千年书画发展中所呈现的底蕴深厚、艺脉醇正、兼融并蓄和勇于创新的艺术特色与精神,更有助于理解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精神脉络及其传统人文底色。展出作品包括三国皇象《章草急就章册》、西晋陆机《草书平复帖页》、宋代米芾书法《行书道祖帖》(首次展览)、元任仁发《秋水凫鹥图轴》、顾园《丹山纪行图卷》、明代董其昌《行书天马赋卷》及至近现代的张大千、吴湖帆、陆俨少、刘海粟等人作品。有意味的是,在见证七百年间上海书画鉴藏的板块,苏东坡、赵孟頫的书法名迹都成了配角。

“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展厅门外

凌利中(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在办公室介绍对上海地域的“书画考古”

“一部文人画史,可谓半部与上海相关”

澎湃新闻:“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关注上海千年书画这样一个宏阔的话题,筹备有一年多时间。其实说到上海这一地域书画的源起,当然并非只是说近现代海上画派的繁盛那样简单,因为对中国书画史影响巨大的最早存世名人墨迹——陆机《平复帖》以及董其昌等,都在上海地区。尽管如此,从今天开幕后的观展体验看,其学术性、涉及的深度与广度出乎我的预期,展览也不局限于上海一时一地,而是围绕整个江南经济、文化的勃兴和地理环境水系的变迁展开,尤其是从水系如吴淞江与黄浦江的变迁,而且,一些作品如明代嘉定籍画家马愈对吴门画派沈周影响的重新考证也极有新意,想请你介绍一下这一展览的策展思路是怎样逐渐形成?

凌利中:上海博物馆此前成功举办了“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2015)、“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2018),在前两个展览的基础上,策划本展构成书画专题研究系列之“海上三部曲”。对于这个展览的策划它有一个筹备期,这个筹备期分两个概念,一个是项目启动,一个是前期准备。这个展览的项目启动时间比吴湖帆和董其昌特展要晚,仅一年时间。从前期准备而言,学界尚未梳理过海上千年书画这样的课题。所以实际上对我们也是一个全面的学术考验。

策划这样一个书画展,于我而言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一重大节点,以上海的书画成就作为献礼大展,这是一个动力;第二,这个课题实际上也是相当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学术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明年上海博物馆东馆的海上书画馆的设立做前期的学术准备和展品准备。

晋代陆机,长期居住于上海松江地区,其《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

晋代陆机《平复帖》  故宫博物院藏  (注:非此次展览展品)

三国皇象《章草急就章册》(松江本)

澎湃新闻:不过这个题目太大了,海上千年书画,一方面是以前基本没明确提出,另一方面也在于这确实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你刚才说筹备期一年,但从观展体验看,所有的准备当然不是一年两年,你在策展中是怎么抓这个展览主线的?

凌利中:策划这样一个展览,首先对中国美术史要有全局的把握,不能有偏颇。平时我们策划的展览以明清的居多,但这次也是戳到我个人的兴趣点了,实际中国美术史上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元朝,所以对于元代的前期资料我一直在梳理,明代的展览早就做过很多了,所以我是把自己整个学术经历融合在这个展览里边。比如2018年实际上不是做“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的,而是策划了“吴门前渊书画特展”,后因故宫博物院当年筹备“元代书画大展”与“赵孟頫大展”,我们两家单位需要商借的相关宋元书画有冲突,所以改为董其昌大展,而筹备数年的“吴门前渊展”,就是想梳理元末至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间的百年画史,这段画史的研究也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学术是一桶水,展览是其中的一杯水,这次展览图录我提交了两篇论文:《海上千年书画与文人画史的关系初探》、《〈畿甸观风图〉卷作者考——暨以马氏父子为例分析明初上海与吴门画家间的互动及影响》,总计约五万字。《海上千年书画与文人画史的关系初探》一文附录了我历年来梳理的《传世所见宋元以来与上海相关的书画作品列表》、《传世所见宋元以来上海地区的法书名画鉴藏要目》,其范围不局限于上海博物馆藏品,而是全世界博物馆馆藏的与上海相关书画作品,基本上我都做过比较系统的梳理。基于这些前期研究与学术准备,这次展览我们打破了单纯以时间线索罗列的传统脉络框架。因为这个课题我是想解答一些学术问题的,上海历代书画在美术史上的地位,所以我在文字当中有这样的表述,“一部文人画史,可谓半部与上海相关”。

明 董其昌 行书天马赋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澎湃新闻:“一部文人画史,半部与上海相关”,这句话应该说非常点题了,从展览的呈现看,用“相关”两个字,而没用“在上海”,对这样的措词当时怎么想的?

凌利中:“一部文人画史,半部与上海相关”这样的表述我认为相对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我是从文人画史角度进行梳理,对几个学术点进行了补充,尤其是元末明初上海画坛的成就,过去谈到元末明初上海的书画成就,可能资料不足,或者没有人做过系统梳理,公认的是上海明初的书法对全国的影响,这次展览我首次提出了上海吴门前渊/先驱这个概念,也即上海明初对画坛,尤其对吴门画派的影响。

在明清画史论著以及近现代的画史研究中,一般将“吴门先驱”定义为在辈分上年长“吴门画派”开创者——沈周一至二代的明初艺术家,以杜琼、刘珏、沈贞等为代表;若再前溯至元末,即既继承元四家正脉又影响吴门先驱的,我认为可称之为“吴门前渊”,以松江陶宗仪为代表。因而无论“先驱”,抑或“前渊”,其人并不限于“吴门”。

借此次策展之际,我梳理并增考对以沈周为主的明四家产生影响,尤其是那些为画史忽略甚至几近淹没的上海“前渊”、“先驱”人物,如吴门前渊人物张中、温日观,陶宗仪,吴门先驱金铉、马愈等。这一学术观点和他们的相关作品在此次展览中都有所呈现。展出相关作品诸如明董其昌《题杜琼南村别墅图册》、元张中《芙蓉鸳鸯图轴》《吴淞春水图轴》、马琬《暮云诗意图轴》、明马愈《畿甸观风图卷》、明金铉《渔舟唱晚图页》等。

如此一来,通过对元末明初上海的书画成就的梳理,然后明中期是“吴门画派”,再后来到晚明董其昌接过“吴门画派”画学旗帜,引领身后近四百年画史。清代经济中心转到扬州,清中期出现“扬州画派”,到晚清随着上海成为江南乃至全国商业文化中心,上海成为海上画派主阵地,这是必然的。

无论是传统的海派也好,或是第四部分的洋画运动,版画运动,中西交汇,美术教育,上海大都是引领性的,所以通过对上海这七八百年美术历史的梳理以后,一方面旨在全面系统地纵向回顾与总结上海历代书画成就,考察其美术史地位及影响,另一方面,探究海上千年书画发展中所呈现的“底蕴深厚、艺脉醇正、兼融并蓄与勇于创新”的艺术特色与精神。

我目前初步梳理出的这16个字,有助于理解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精神脉络及其传统人文底色。所以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它是有一个历史脉络的,它在这里可以孕育出红色文化。

所以我觉得这既是一次“书画考古”,不仅“考古”出了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精英、文人画史个案,还对那时候上海水文地理环境进行还原。比如我一再提及的,从元代李升《淀湖送别图》(展品)至明文伯仁《南溪草堂图卷》、文嘉《曲水园图》卷(展品),勾画了一幅元明以来上海城市人文的迁移路线图。从淀山湖到陆家嘴是一部上海改革开放的线路,上海之所以能够取得像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我想离不开传统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书画,应该来说在里边占的份量不轻。

从新发现与人文积淀,提出“上海吴门先驱”的概念

展出的董其昌《题杜琼南村别墅图册》中有“吴门画派之岷源也”句

澎湃新闻:因为书画本身就是人文的一个积淀和见证。我想请你可以再谈谈你当时策划这个展览,觉得需要突破的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凌利中:最大的难点也在于对上海书画在元明时代的成就梳理,为什么我要提元代,实际上我从个人学术角度来说,也碰到我最喜欢的点。所以说我从资料的梳理上来讲应该是比较全,所以我接到这个策展题目的时候,并不是急于找资料,因为这些资料我都梳理过。那对我的难点是在哪里?在于我一开始没有这样的结论。我也没有从文人画角度去梳理,我把已有的、浩瀚的材料通过阅读、梳理,得出现在的一些学术观点在展览里边呈现,而这些观点也需要经过学术界的检验,比如我这次提的“上海吴门先驱”的概念,以前只有“吴门先驱”,我通过疏理并增考了那些为画史忽略甚至几近淹没的上海“前渊”、“先驱”人物,加之上海博物馆的藏品,应该来说基本满足我要表达和呈现的主要观点。   

澎湃新闻:这个展览留给我感受比较深的是你通过对上海城市经济、政治及水文地理的梳理,从上海吴淞江到以黄浦江为主水系的形成,其背后暗合了元明以后文人画家逐步以上海为江南艺术活动中心的趋势,事实上,就像展览中呈现的嘉定籍画家马愈对沈周的明显影响,过去都是被忽视的,而“吴门画派”以后,书画的重点已然转移到松江为中心的一带,董其昌的出现更是直接影响了清代的“四僧”与“四王”,可以说是笼罩性的影响,所以这从一视角来考察上海元明的画史尤其有意味。

凌利中:是的,这是我展览的第二部分“人文/地区互动”着重述及。整个元代,藉其特殊的时势政局,人文生态诸因素,进入了真正确立文人画自身辉煌价值的鼎盛期。地处太湖流域、水陆交通便利的重镇——上海也因此成为了文人画创作的中心地带。

文徵明就说“松江在元季时,鸿儒硕彦多避地于此”。元代东南战乱,各方呈现割据之势,与兵家必争之地、行政中心如苏州等城市不同,太湖流域以东如松江、青浦、嘉定、金山、嘉兴等区域一时略无兵火之虞,加之“元季士君子不乐士,而法纲宽,田赋三十税一,故野处者得以雄?而乐其志”,一时成为文人偏安避地桃花源。随之发生了大规模之士人迁移。

往来聚集上海的士人由“避地”、“土著”、宦居、住持寺庙道观及游历寓居者构成五大主要类型,也是本次展览所展示历代书画家的主要范围,其中“避地”如本展陶宗仪、杨维祯、马琬、钱惟善与邵亨贞等;“土著之士”如陆居仁、张中等;宦居者如吴福孙、顾园等,元以外有北宋沈辽、米芾与明代的海瑞等。住持或寄居萧寺的如元代邹復雷、邹復元兄弟、贡师泰、姚玭等等。

可以说,元代以上海松江为主的汇聚“天下士”,是继三国东吴之后的盛况再现。同时,也是元末至清末民初形成海上画派七百余年中三个重要阶段的首次,另一次为明末清初。元代上海文人画的成就奠定了之后本土传统文化的格局与文脉。上述五大与上海相关的文人类型,奠定了坚实的人脉、艺脉基础。

上博展厅中对上海地域历代画家的标注图局部

澎湃新闻:这样看,我觉得上海文化兴起的时候,其早期的背景似乎每次都与当时的社会动乱有关系,比如三国末期的动乱,元末,清末民初,上海反而成为众多文人的向往与避乱之地,上海地区也因此出现了或者说留下了不少书画大家。

凌利中:是的,再加上上海本土也能出书画大家,不光是外来士人的迁移,比如张中,温日观、邹復雷、董其昌等。书画创作方面,仅元代上海画坛,一时群星璀璨,如松江温日观的墨葡萄画,柏子庭的菖蒲画,释普明墨兰画,张中的墨花墨禽,马琬、沈玹、王立中、张观、张远等的山水画,浦东邹复雷之梅花画,青浦任仁发、任贤佐父子的人马画,曹知白、李升的山水画;书法则有松江陆居仁、钱惟善、杨维桢等,崇明秦约等;书画理论著述:宋末元初庄肃《画继补遗》,元夏文彦《图画宝鉴》、陶宗仪《画史会要》、曹昭《格古要论》,明代何良俊《四友斋画论》、莫是龙《画说》、陈继儒《妮古録》和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清张照《天瓶斋书画题跋》及其奉命合编与主持的《石渠宝笈》,近代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等;美术教育方面,刘海粟等创办那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掀开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等等,不一而足。

澎湃新闻:有意思的在于,从现在行政区划的概念讲上海这个地方出现的中国文化史代表人物,如西晋的二陆,尤其是陆机,《平复帖》当然是最早的知名文人墨迹,而陆机临刑前所言的“华亭鹤唳”其实映证的是中国文人对自在心性的反思与回归,也可以说是文人画的先声。真正的文人写意画就是反映人内心的一种大自在,反对物役与拘束,董其昌拈出“南北宗论”也是对此的一种思考,甚至在近现代由于特殊的人文与环境,成为中国文人向往之地,包括会催生诞生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

凌利中:对,通过对这个展览的这一梳理以后,对1843年以后的上海,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可以逻辑很顺。不能仅仅用海派来代表上海,上海在书画上不是“小渔村”,但是如果不梳理这一块,的确就会造成很多人开口闭口说海上画派,但对何谓“海派”其实并不真正了解。所以我用“底蕴深厚、艺脉醇正、兼融并蓄与勇于创新”来表述海上千年书画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艺术特色与精神。

澎湃新闻:展览把上海从吴淞江到以黄浦江为主的水系变迁与形成同元明以来上海城市人文的迁移路线图对照起来梳理,把地理的变迁与文化艺术的勃兴结合起来,这一点在很多大展中是被忽视的,但这个展览对此不惜笔墨,确实对说明主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有意味的是,对于当地生活风俗与食物,也以书画的形式进行呈现,一切因之非常生动而具体。

凌利中:这个其实也不是刻意为之,因为我平时也并不研究这方面,但是上海考古史学界在地理生态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我正好发现上海在明代永乐以后形成的书画的聚集地与此呼应,另外还发现书画家当中的水利专家,如元代任仁发主持修造吴淞江水利工程,明代夏原吉疏浚吴淞江,海瑞疏浚黄浦江等,很多只要在上海为官,基本跟水利有关,所以展览中我将夏原吉和海瑞作为代表。此次展览也展出了元任仁发《秋水凫鹥图轴》、《二马图》卷。

元末上海发生的大规模士人迁移及繁荣的艺术创作活动,除浦东真镜庵、洞玄丹房(邹复雷兄弟),静安静安寺、闵行安国寺等寺院外,主要是围绕上海西南内地暨与太湖流域、吴门地区近壤——松江、青浦、嘉定、金山四地为主的文人园居展开。明初以降,始呈现东北外移延展之趋势,诸如黄埔潘氏五石山房、顾名儒露香园,徐汇“上海顾氏”玉泓馆、闵行董宜阳“黄浦之上”的曲水园及浦东陆家嘴陆深俨山书院等文人名居林园,纷纷落成。

可以说,从元代李升《淀湖送别图》卷(展品)至明文伯仁《南溪草堂图》卷、文嘉《曲水园图》卷(展品),形象地勾画了一幅元明以来上海城市人文的迁移路线图。如果说,元文人“投闲江上避危机”实属无奈,那么其后的外迁,则体现了主动性,这恰与明初以降上海地理生态环境,尤其是以黄浦江为主的水系变迁与形成密不可分,有时甚至同步。

元 李升 淀湖送别图卷 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澎湃新闻:从你个人角度来看,此次展览除了对上海元明画史地位的重新发现与梳理,还有哪些亮点?

凌利中:还有一大亮点是过去一些被忽略或淹没的画家,通过展览的梳理与学界的共同努力,有很多考证出来了,他们作为一个个例和合在一起看是不一样的。

就像我通过新材料发现、考证,确认《畿甸观风图》卷的作者系上海嘉定画家马愈,论其对吴门画家之一的沈周的影响,完全可以归入吴门画派“先驱”之一(文伯仁早已将马氏列为吴门画派先驱),马愈,嘉定(今属上海)人,生卒不详, 其活动时间约为永乐八年(1410)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间,系明初著名宫廷画家马轼之子。马愈晚居苏州,与吴门画派之首沈周(1427-1509)祖孙三世交往,诗画倡和极密。难能可贵的是,是卷笔墨俨整,以披麻皴为主,娴熟奔放,行笔凝练,墨色滋润,其磊落凝重之笔趣, 实开沈氏画目先风,为“吴门画派”先驱导师之一,极为珍罕。

明 马愈 畿甸观风图卷 引首

明 马愈 畿甸观风图卷 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明 杜琼 南村别墅图册 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但是单讲一个马愈,还不够支撑和说明我想在展览中阐释的明初上海画坛对吴门画派的影响这一问题。

还要再加入金铉、陶宗仪几个人,但是美术史上还不止这几位,我在论文中还提到几个人,包括包括温日观、张中、杨维桢等,而这几人,我是比较明确的对吴门画派以沈周为主的明四家产生过影响的。

通过梳理并增考那些为画史忽略甚至几近淹没的上海吴门“前渊”、“先驱”人物,如张中、温日观、马愈、金铉等,这一学术观点和他们的相关作品在此次展览中都有所呈现,可视作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可以说,美术史深入研究的主旨,从诸多方面来看,在于画史演进的细节重构,不因某些重要艺术家传世作品甚少或缺失,而忽视其于画史承上启下的独特意义,体现于吴门前渊的研究领域,或许更为突出。通过我们的梳理填补以后,可以呈现一些客观的现实,我觉得对上海在明初画坛的地位,得有重新的认识。

展出中的展陈设置

展出现场

“顾陆张何”与海上鉴藏史的梳理

澎湃新闻:这次展览对于海上鉴藏史的梳理也非常不容易。包括你在图录上附录的300余例“传世所见宋元以来上海地区的法书名画鉴藏要目”,都可视作是此次展览的前期学术积累。

凌利中:书画鉴藏作为画史研究中的另一条暗线,对于考察艺术家赖以生长的艺术土壤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展览第三部分着重呈现了元末至清末民初近七百年间上海书画鉴藏的主要阶段,我梳理出来大致这样四个阶段,即“肇兴”(元末明初)、“四分天下”(明代中叶)、“高峰”(明末清初)、及半壁江山(清末民初)。

比如其中明中叶上海地区的鉴藏活动主要围绕以“顾陆张何”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展开,其版图分布,较之元末,扩大至黄浦江两岸。此次展览展出的一件陆深《行书收藏书画稿本》册可视为陆氏的收藏“实录”。居浦东者陆深擅书画,亦精鉴赏,家中收藏甚富,不过陆氏不喜欢在自己的藏品上钤印作题,所以关于其收藏的详情很难调查。《行书收藏书画稿本》册系其日常笔记,记录了某年六至九月间的收藏,对于了解其收藏史实尤显重要。据知陆氏于短短三个月内,收蓄唐宋元明书画89件,其中以王维、韩干、李公麟、郭熙、马和之、赵孟頫、黄公望、王蒙等名家之作为主。其中一件陆氏旧藏的杨维祯《行书真镜庵募缘疏》卷也是此次展览的展品。

上海玉泓馆顾氏家族曾藏的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局部 (现藏大英博物馆,非此次展品)

元 赵孟頫 行书近得帖页 上海博物馆藏

元 杨维祯 行书真镜庵募缘疏卷 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玉泓馆顾氏家族作为江南书画鉴藏核心人物之一,收藏颇多海内名迹,如被乾隆誉为“四美具”的顾恺之《女史箴图》卷、李生《潇湘卧游图》卷、《九歌图》卷与《蜀江图》卷、米芾《蜀素帖》卷等,并以玉泓馆刊刻《淳化阁帖》著称。

嘉定清秘藏张氏即张应文。张氏一门与吴门画家交往密切,文徵明曾作画赠送张应文。此次展览展品之一为张应文题文徵明《江南春词图》卷。

与陆深类似,张应文也没有在其藏品上题钤的爱好,只能据其自撰《清閟藏》略知其家藏一二。隆庆四年三月,张应文亲历观摩了一场近乎“四分天下”合璧的“清玩会”,展示的法书名画就有近百,有趣的是,其中5件与上海博物馆2002年举办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相同,即故宫博物院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佶《雪江归棹图》、杨凝式《神仙起居帖》、辽宁省博物馆的赵佶《摹张萱虢国夫人出游图》,上海博物馆的赵构《真草养生论》,其余的还有顾恺之《女史箴图》、颜真卿《祭侄文稿》等数十件,都是现今各收藏机构的镇馆之宝。该“清玩会”堪称史上首次书画国宝展。

顾恺之《女史箴图》卷(今英国大英博物馆藏)等在内的“四美具”四大名迹,以及乾隆于紫禁城专辟“画禅室”,这些藏品乃至斋名,皆出自明代两位上海鉴藏家——顾从义与董其昌;再如,百年来书画鉴定学的形成与建立,亦与“近现代书画鉴定学科的奠基者”——吴湖帆息息相关。

清末民初随着上海的开埠通商并成为江南乃至全国商业文化中心,上海不仅成为海上画派之主阵地,更是文物流转聚散的重镇,这也为之后有江南文物“半壁江山”之誉的上海博物馆成立做了最好的铺垫。

展出现场   《云林石谱》

澎湃新闻:展览第四版块也就是观众最为熟知的海上画派的内容,是从近现代美术一直延续到当代,你们是怎么策划的?近现代的上海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量多而丰富,所以从展览的展品选择看,如何选择可能反而是一个难点。

   凌利中:第四部分近现代上海美术的展示从1843年开始。第四部分展厅面积也最大,独占了很大的篇幅。一般的展览可能从一两个点切入,我们这次有七八个点,涉及出版、传统海派、岭南画派、画报出版,对上海近代美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革命家,还有中西交汇比如中国画对世界的影响,又讲到新生代海派,黄宾虹、潘天寿、关良、齐白石,张大千等,还有版画成就,洋画运动,画报出版,收藏以及颜文梁到陈逸飞的新中国美术作品等,全面展现海上美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

  展出作品有清代吴友如点石斋画报原稿页、赵之谦《楷书急就章册页》、《菊花图轴》、王震《庞虚斋抱兔图轴》,近代蔡元培《行书陆游登东山诗轴》、陈独秀《草书七言联》、黄炎培《行书渐东行》诗轴,现代张大千《曾熙、李瑞清肖像图轴》、林风眠《持镜仕女图》、白蕉《墨兰图轴》、丰子恺《庆千秋图轴》、吴湖帆《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图轴》、宋庆龄《向中国共产党致敬手稿页》。此次展览海报是陆俨少《勇立潮头》,这张画也象征着我们的城市精神,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这幅作品也是是陆俨少捐献给上博的14幅作品之一。

澎湃新闻:想请你再介绍一些有意思的展品,这次展品中也有很多是首次亮相,我发现这次很多名家,除了米芾的《行书道祖帖》在显目位置,因为他在上海青龙镇做过镇监,而像苏轼、赵孟頫的书法名迹在展览中不少都是以配角形式出现的。

凌利中:明代马愈那件是很有意义的,有意思的珍遗展品其实非常多,这次有七成展品是首次亮相。比如米芾的书法《行书道祖帖》就是首次公开展出,以前从未公示。北宋时期,因海上贸易兴盛,华亭青龙镇规模可观,于是朝廷置盐镇,元丰五年(1082)米芾为镇监。《行书道祖帖》字虽不多而神采熠熠,有龙跳虎卧之势,为米氏成熟期佳构。

北宋 米芾 行书道祖帖卷 上海博物馆藏

 

行书补北宋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局部    明 娄坚 上海博物馆藏

还有在近现代呈现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赠徐志摩山水陆小曼题诗合页, 这一合页故事很多,十分珍贵。泰戈尔曾经三次访问中国,三次都曾到上海,接待他的人里均有徐志摩,两位诗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徐志摩家中,泰戈尔与徐志摩讨论中国毛笔的好处,初次试用,诗人兴起用毛笔简绘一小山送给徐氏夫妇。这一山的山头乍看其实与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中的一个山头有相似处。陆小曼在册页上题字:“这张画是泰戈尔在一九二七年第二次到中国来的时候住在我家,有一天饭后同志摩闲谈,说起中国笔的好处,所以他拿起笔来,初次试用,随意画了一张作为纪念的小品送给我们。事隔多年,许多其他的纪念品都遗失了,只寻到这一张,真是遗憾。一九五八年,陆小曼又记。”

赠徐志摩山水陆小曼题诗合页   近代 泰戈尔(印度) 上海博物馆藏

澎湃新闻:再谈谈展览最后一件作品《万年长春》吧,这件是什么时候征集的?

凌利中:这件作品由刘海粟等海上诸名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三十五周年献礼而作,十分珍贵。画中绘以松树、湖石、牡丹、水仙、灵芝等祥瑞花木树石,一派生机勃勃的祥和景象。画面设色浓丽,姹紫嫣红,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图名为“万年长春”,这四字由吴昌硕第三子吴东迈所书,饱含了画家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美好祝福。此次展览名称即取自此件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作品是上海博物馆去年为了筹备这一展览新征集的作品。

现代 刘海粟等 万年长春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澎湃新闻:晋代陆机的《平复帖》这次展出的是拓本,并非墨迹本,好象你们这次并没有向上海以外的博物馆外借,也并没有像以前上博特展进行的“全球总动员”,为什么?这次展览有什么遗憾吗?

凌利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陆机存世墨迹《平复帖》为现存最早的古代名家墨迹,被称为“法帖之祖”,以前在上博展出过。本次上博所展版本为“秋碧堂本”《平复帖》,其为《平复帖》入石之始,且摹刻最为精善。说到这次最大的遗憾是,因为疫情,去年策划时根本没考虑如董其昌书画大展那样的“全球总动员”策展方式,此次展览展品以上海博物馆馆藏为主,部分重要藏品来自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等借展单位。你提到的陆机《平复帖》墨迹,期待将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的“海上书画馆”中初展时能够弥补。

西晋 陆机 草书平复帖页 上海图书馆藏

展品清单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