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外军新理念|“混合战争”:俄乌冲突勾勒俄未来战争新战略

Michael Raska和Richard A. Bitzinger/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
2015-04-29 13:4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俄罗斯部队演练。 CFP 图

        “混合战争”,又称“非线性战争”,这种战略概念重塑了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新学说(西方指责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甚至是更早的北奥塞梯行动中创新和实践了这种新军事学说——编者注)。虽然其基本原则仍有待精确表达,但小国们应该着手研究这些新理念在未来对本国国防的影响。

原则:伐国攻城先服其心

        早在2013年2月,俄罗斯的武装力量时任总参谋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将军就在俄罗斯报纸《军工信使》上发表文章,规划了未来战争的大致概念:即所谓的“混合战争”或“非线性战争”。

        格拉西莫夫将“混合战争”的概念归纳为三条相辅相成的原则。第一,最重要的原则是“永久的冲突”,这个原则模糊了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空间与时间以及涉战各方的界限。实际上,确定战争状态是否存在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对于被攻击的对象而言。

        格拉西莫夫称,21世纪在非洲和中东的种种冲突表明,即便繁荣和稳定的政权也能在短时间——甚至数天之间爆发激烈的冲突。这些冲突或许不代表正式战争状态,但冲突对各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以及其对整体社会环境造成的后果,都是可以和真正的战争相提并论的。

        新兴的混合型冲突的第二条原则是“多维性”。具体来说,实现政治和战略目标不必完全遵循传统的常规军事手段,更重要的是将政治、经济、信息、人道主义和其他非军事手段相结合,从而达到预期战略目标,同时又要把部署(本国)军事硬实力的必要降到最低。换言之,“混合战争”就是迫使对方的军事人员和公民支持发动袭击,从而有助于推翻其政府和国家。

        第三条原则是“统一行动”——在敌方的整个领土范围同时运用“混杂的战术”,更重要的是将其完全覆盖在“影响范围”内。俄罗斯的战略思想认为,主战空间其实是在敌人的内心。因此,“混合战争”更多是以“影响型作战行动”为主,包括精心设计的内部通讯、蒙骗式实战行动、心理战和网络领域里的所谓精确外部战略通讯。这些“隐形实战行动”将为军队在战场上的胜利铺路。

行动:联合各要素配合动武

        俄罗斯武装力量在乌克兰的实战行动至少展示了八个不同的“混合冲突”阶段。根据专门研究下一代战争的Tchekinov和Bogdanov的观点,第一个阶段是非军事的不对称战事阶段,包含信息、道德、心理、意识形态、外交和经济措施,以此(为之后的军事行动)建立起有利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条件。

        信息特别实战行动紧随第一个阶段,通过向外交渠道、媒体、最高政府与军事机构泄露虚假数据、命令、指令和指示,进而误导政治、军事领导层。由此产生的破坏性宣传旨在增加老百姓中的不满,为准军事部队的到来创造条件,后者可能进一步升级破坏和颠覆活动。

        进入到公开阶段,或称为“军事行动开始阶段”,首先会在目标国实施禁飞区,随即就是大规模的侦察和颠覆行动。这些行动以集合“目标信息、电子战、空间战、航空航天实战行动、空军不断的骚扰”为特点,结合使用由各种平台发射的高精确打击武器。在最后阶段,特种部队、侦察部队和地面部队对剩下的抵抗力量进行滚动式打击,以摧毁敌方的残留部队。

对东亚战略环境的启示

        “混合战争”这种新兴的理念,特别是在东亚战略背景下的扩散和调整,对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有着潜在的严重影响。

        首先,这种国家可能无法充分准备,以应对这种针对其发动的混合或非线性战争。“永久冲突”的环境复杂,实战行动是以天来计算的,个人和大部分国家(以色列除外)通常都不适应这样的环境,无论在心理上、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军事上。新加坡的脆弱感由来已久,因为它国土面积小、缺少战略空间,这极大地促成了新加坡高度的警觉性,但这依然远远不够。对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很难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永久的“警惕”。

        更重要的是,“混合战争”通常发生在有争议的地方——如中国东海和南海这样的地方。武装斗争可能还没打响,但战争早已在心理上、政治和经济上肆虐。战争如此微妙和循序渐进,宣传战如此深奥,一个国家甚至在遭到了挑战之后还可能被蒙在鼓里。

        另一方面,新加坡也有许多优势,有利于抗击“混合战争”。新加坡拥有高效的情报集团,能够探明和反击“(心理)影响型作战行动”;新加坡人拥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全民防御”(total defense)教育,能有助于加强国家的康复力,使国民能够抵抗外来的宣传和其他类型的冲击;新加坡拥有职业空、海军,可以用作筛查力量,给陆军创造时间动员起足够的国土防御。

        “混合战争”给新加坡未来的国防带来了挑战;不过,新加坡可能也能找到了办法将“混合战争”转换为有利于自身。显然,进一步研究如下问题是有必要的:“混合战争”如何具体地影响小国的国防,从哪里发端,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陈郁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