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丙戊酸钠遇上碳青霉烯,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2021-06-24 11: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陈默mo 哆啦问药 收录于话题#相互作用8#陈默原创合辑45

大家好,我是陈默,一个想装进所有药学知识的临床药师。

好久不见~

今天这个话题其实是很早就欠下的债。某天,有位非常好学的外科医生问我:美罗培南可以降低丙戊酸钠(VPA)的血药浓度,那么它的机制是什么?相信应该也有小伙伴与我遇到同样的尴尬,就是好像知道点什么,又无法全面讲出。

VPA与碳青霉烯类存在相互作用是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可是否深入了解过呢?

今天我就将VPA与碳青霉烯类相互作用的有关知识总结下来,分享给大家~以备不时之需。

一、碳青霉烯类与VPA

VPA属于广谱的抗癫痫药物,常用于治疗癫痫发作和持续状态,存在服药周期长,治疗窗窄,服药后个体差异大灯问题,临床上,其治疗窗浓度通常维持在50~100ug/ml,目前主要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DM)调整其给药剂量。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特殊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菌活性强,抗菌谱广,主要治疗革兰阴性和阳性需氧菌、厌氧菌引起的严重细菌感染。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主要包含: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比阿培南、厄他培南、多利培南、帕尼培南等。

二、碳青霉烯类与VPA的相互作用

国内外研究显示,联合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可以显著降低VPA血药浓度,大约有50%~90%的减少,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早在2010年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药品安全性报告中提示:鉴于未能完全确定两者相互作用的程度和发生时间,两者的相互作用无法通过监测VPA血药浓度或调整剂量来监控,应避免同时联用。在我国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也明确指出,不推荐两者联合应用。

碳青霉烯类降低VPA血药浓度的程度也有差异,有研究指出,美罗培南对VPA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其与VPA联用后可以使后者的血药浓度降低70%左右。

碳青霉烯类与VPA相互作用的特点:突发的、严重的、非剂量依赖性的药物相互作用:

两者联合应用后,VPA的血药浓度下降迅速且显著,但恢复则较慢;

一般发生在合并用药后的1~ 7天, 恢复需要3天 ~ 2周;

VPA血药浓度降低的程度与碳青霉烯类剂量无关,减少碳青霉烯类剂量无效;

即使增加VPA剂量,也无法使VPA回升至治疗浓度;

只有在停用碳青霉烯后,VPA血药浓度才可逐渐恢复。

三、相互作用的机制

碳青霉烯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机制其实目前还并不完全清楚,主流的观点是认为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有关。主要从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导致VPA血药浓度降低。

吸收:碳青霉烯类直接抑制VPA在肠道的吸收;碳青霉烯类可以杀灭肠道产酶细菌,阻止葡萄醛酸化的丙戊酸水解成丙戊酸,减缓VPA的肠肝循环

分布:碳青霉烯改变了VPA血浆蛋白结合率,增加VPA在红细胞内的分布;碳青霉烯促进VPA从血浆转运至红细胞,抑制红细胞向血浆泵出VPA从而降低VPA浓度

代谢和排泄:碳青霉烯类增加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加速了VPA的葡萄糖苷酸化,抑制结合物水解,促进排泄,加速VPA清除,导致其浓度降低

四、临床应用时需注意

尽量避免碳青霉烯类药物与VPA联合应用

如果必须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可以更换抗癫痫药物,如改用托吡酯、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等药物(可见表1. 抗癫痫药物的选药原则)

调整抗菌药物方案:对于化脓性脑膜炎合并惊厥者,可考虑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具有良好血脑屏障穿透性的药物

加强VPA的TDM,及时调整抗癫痫方案

表1.抗癫痫药物根据发作类型的选药原则

Note: 图表参考自《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年修订版)》,中国抗癫痫病协会编著

----------------- to be continued--------------------

作者 | 陈默

编辑 | 陈默

审核 | 潘托拉唑

封面图片来源于https://pixabay.com,该图片由Gerd Altmann在Pixabay上发布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上一期内容:版权申明

本文为作者原创,码字不易,谢绝未经授权的转载,本文仅作学术交流,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主要参考文献:

1. Park MK, Lim KS,Kim TE, Han HK, Yi SJ, Shin KH, Cho JY, Shin SG, Jang IJ, Yu KS. Reducedvalproic acid serum concentrations due to drug interactions with carbapenemantibiotics: overview of 6 cases. Ther Drug Monit. 2012 Oct;34(5):599-603. doi:10.1097/FTD.0b013e318260f7b3. PMID: 22929406.

2. EUROPEAN MEDICINESAGENCY. Avoid concomitant use of carbapenems and valproic acid/sodium valproatebecause of reduced valproate plasma concentrations [EB/OL]. London: EMA. 2010[2014-0104]. http://www.ema.europa.eu/docs/en_GB/document_library/Report/2010/01/WC500069737.pdf.

3. DrugInteraction Report- Drugs.com.

4. "Product Information. Depakine(Valproic acid)." Sanofi.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