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你愿意为陌生人“耽误”多久

白晶晶
2021-06-25 21:3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想象一下,你正坐在飞机上,起飞时间到了,关闭舱门、撤离廊桥,启动双发、准备滑出……按部就班的计划突然被打乱,只因为机长接到了指令——“飞机能不能等一下?”

身为乘客,肯定会感到困惑,也难免心生不悦,心底都在揣测“都要起飞了,飞机到底在等谁?”不过,一旦得知等待的真相,你也会与机上众多乘客一样,认为这份等待绝对值得。

“飞机等一下”的背后,是一场爱心接力。

19岁的小蔡,是沈阳某医学院的学生。刚成年的他,就报名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没想到,第二年就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为了给一名急性白血病患儿配型,他从通辽坐高铁去沈阳乘飞机,没想到高铁晚点、差点赶不上飞机的他,求助机场公安,于是就有了上面的一幕。

据报道,在当地空管中心的科学调配下,飞机仅比原计划晚起飞了18分钟。顺利抵达后,飞机也被安排优先降落。一路绿灯,每个环节都在为“特殊旅客”提供便利。

对机上乘客而言,18分钟的等待并不漫长;对白血病患儿来说,一分一秒都弥足珍贵。这何尝不是一种时间相对论?陌生人社会,我们未必了解他人的难处,但在别人寻求帮助的时候,仍不妨多一分善意、多一分体谅、多一分爱的守护。

其实,为了救人导致航班延误,此前已有不少先例。乘客等待时间最长的一次,全航班延误了90分钟。那是2017年,上海飞武汉的MU2520次航班上,147位旅客在飞机上静静等待一颗救命的心脏。为了生命争取时间,一个半小时的等待,航班上同样没有一个人抱怨。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现代生活像光速一般疾驰向前,每个人都被各种任务、截止期限催促着,不留喘息时间。

人们似乎陷入了对速度的盲目崇拜,越来越没有耐心去等待。特别是被他人“耽误”,似乎成了一件无法容忍的事情。于是,有人在过马路时“宁抢一秒,不让三分”;有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公共场合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也有人面对他人的求助,变得冷漠无视……

此前,法学教授罗翔也讲过一个故事。26岁的他,曾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天桥上徘徊,周围没人伸出援助之手。罗翔打车带老人去了法援中心,受到老人跪拜致谢。

其实,不单是罗翔,很多人都如同爱心航班上的乘客一样,并不觉得一时“耽误”是多么大不了的事情。诚然,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难处,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性的光辉来自对弱者的扶助,温情的社会离不开互相帮助。

为陌生人“等一下”、经历“爱的延误”,是生活的体验,更是人间善意和真情的表现。

人生就是一场航班,每个人拿的都是单程票。航程漫长,你我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为他人多一点“爱的延误”又何妨?

设计 祝碧晨

    责任编辑:王磊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