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堂法治课,法官全程用英语讲解……

2021-06-24 17: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What does a judge do ?”

法官是做什么的?

“This is a Chinese judicial robe .”

这是中国法官的法袍。

......

6月22日上午,在上海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一间教室里,一堂特殊的中国法治课开讲了。在讲课过程中,一群外籍学生分组讨论同一个案件,并争先恐后地回答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徐莉提出的问题。徐莉则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学生们解疑答惑,思路清晰、语言精炼。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为推进对外法治宣传,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区人民法院策划、开展了一场法治教育进国际学校活动。

法官徐莉挑起重担,发挥自己的英语优势,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了一堂专业性强、内容丰富的法治教育课。

“他的名字是皋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认为是中国的‘司法鼻祖’”“法院门口的一尊独角兽,被称为‘獬豸’,是中国文化中司法公正的象征”“中国的刑法是如何审判的?”“《民法典》有几个篇章,都有哪些条款?”......为了让外籍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中国的法治历史和法律法规,在授课过程中,法官徐莉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并采用漫画、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法律条文讲解得易懂、易记、易运用。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市教委联合推出的“百校百讲——青少年法治讲师团进校园”活动的第116次讲座,也是最后一场讲座。该活动启动于2021年4月,旨在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文化,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播撒遵法、守法、护法的种子。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黄祥青、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米振荣等全程观摩了课程。黄祥青表示,“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场讲座,是上海法院向外国学生介绍中国法治文化、普及中国法律的一次有益探索。”

一位外籍学生告诉“宁宁”,这是她第一次与真正的中国法官面对面交流沟通。在现场的案例分析环节,她和同学们激烈争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又通过法官的分析讲解,对中国的法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长宁居住的外籍人士多,他们的子女有很多就在长宁的国际学校读书。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区人民法院开展这样一场法治教育走进国际学校活动显得尤为必要,这在上海是第一次。虽然,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国家,但他们都生活在中国,应该遵守和了解当地的法律,这样的活动对他们来说非常有益。

猜你喜欢

原标题:《这堂法治课,法官全程用英语讲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