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脑中挥之不去的熟悉旋律能巩固记忆?

2021-06-30 0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Robin 神经现实 收录于话题#周周发52个

文献:Kubit, B. M., & Janata, P. (2021). Spontaneous mental replay of music improves memory for incidentally associated event knowled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https://doi.org/10.1037/xge0001050

作者:Robin | 封面:vals _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那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谁的都可以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从60、70年代记忆中风靡的《海阔天空》,到80、90年代熟悉的《隐形的翅膀》,每个时代,人们记忆中都会有一些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的旋律。而当这些熟悉的音乐响起,我们总会忍不住跟着哼唱,甚至会不自觉地想起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刻,回忆起当时岁月葱茏。科学研究早前已证明熟悉的音乐能唤起我们的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即我们对个人生活事件的记忆,例如与朋友一起唱歌看电影,与家人欢聚这类事件的记忆。

这些在我们脑中挥之不去的、萦绕在脑海中的音乐形成了一种有趣的效应:耳虫效应,即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某个片断不由自主地反复在某人脑子里出现的情况。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经历过这种不自觉地、脑海中反复出现循环播放一种旋律的现象。那么,耳虫效应能帮助我们的记忆形成并巩固吗?

最新一项发表在《实验性心理学》期刊的实验探索了耳虫现象与记忆形成与巩固的机制。研究人员分别对三组参与者进行三次试听-记忆实验,每次间隔1周,每组参与者人数在25-31之间。在第一次实验中,参与者先听不熟悉的音乐。一周后,给他们配上同一首音乐的电影片段(包括视听)。其中对比小组的参与者只观看没有配上这首音乐的电影片段。在最后一次实验中,他们被要求在播放音乐时尽可能多地记住每部电影中的细节。调查还包括询问参与者耳虫效应的频率,以及询问他们对相关音乐旋律的记忆。

研究结果显示,一首曲子在一个人脑海中循环的频率越高,他对这首曲子的记忆就越准确,更重要的是,他从电影中与这首曲子配对的细节也记住得越多。简而言之,耳虫效应帮助人们记忆电影中的片段,就如同脑中萦绕一首熟悉的旋律,让你回想起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更有趣的是,即便当你脑内萦绕这首音乐时,你没有意识到或没有被问及当时的相关事件,这仍然有助于巩固对事件记忆。

这项研究第一次探索了耳虫效应与记忆的关系。其重要的意义在它为治疗记忆衰退开辟了新的思路。作者希望在更深入的研究探索中,能探寻出一种治疗记忆衰退的非药物的音乐干预治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