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近代中国曾有一次拓边机遇,却毁于两个野心家的猜忌

张宁
2015-07-13 15:51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中国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的国界大部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英、法两个殖民帝国划定的,与列强划界时,中国多有领土丧失,但清末云南省车里土司(即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境的一段国界,却出现了英法主动出让领土给中国的事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发掘此事原委,以飨诸君。

缘起:英法两国在中国西部商路上的激烈竞争

事情的起因是英法两国在中国西南地区争夺势力范围。

英属缅甸的洋大人

1852年,英国占领下缅甸,获得伊洛瓦底江入海口的仰光港,1860年代英国开始逆流而上,进入中国云南,探索与中国西部进行贸易的商路。与此同时,法国也在越南和柬埔寨加紧开拓,1862年通过《第一次西贡条约》占领了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溯澜沧江(湄公河)而上,法国也积极探索通往中国云南的商路,最后证明澜沧江的水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无法通航。后来他们又探索发现了通过元江(红河)从越南海防通往中国的水路。英法在探索通往中国西部的商路方面竞争日趋激烈。

南掌,英法泰三国各有所图的弹丸之地

法国掌握元江商路的前提条件是对北越的政治控制,然而当时却碰到了两个难题,一是中国的抵制,因为越南是中国的藩属国,是中国领土外围重要的屏障,二是当地盘踞着大量中国太平天国残部,例如黑旗军、红旗军、黄旗军,他们阻断交通,使得通商成为一纸空文。虽然通过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法国已成功将越南变为“保护国”。但是清剿中国的“流寇”却很难实现,因为这些人在越南西北部到南掌(今老挝北部琅勃拉邦)北部广大的区域流窜,控制南掌成了这一行动中重要的一环。

琅勃拉邦王国(1707–1949),即中国清代文献之南掌,是位于老挝北部的古国。

英国对此十分关切,因为英国在1886年占领了上缅甸,上缅甸东部的掸族土司领地直抵澜沧江西岸,甚至有部分地区在澜沧江东岸。而南掌国的部分领地直抵澜沧江东岸,法国若吞并南掌,就会直接与英国的占领区接壤。当时法国在东南亚先后占领柬埔寨、北越,又转向南掌,表现出极强的殖民地扩张欲望。英国担心法国占领南掌会进一步侵及自己没有完全控制的缅甸掸邦,这样会造成领土的扩张竞赛和争端,甚至引起战争。对此情况,国际惯用的解决办法是划分缓冲区来间隔两国的殖民地,如同大家熟知的英、俄两国在中亚帕米尔高原所划分的缓冲区。

划分缓冲区还有一个原因:英国要保护“友国”暹罗(泰国)的独立地位。当时暹罗已控制南掌一百年多年,法国欲占领南掌,与泰国产生了激烈矛盾,为了对抗法国,泰国积极与英国接触,英国也希望泰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成为缓冲国,但法国对于原属泰国控制的柬埔寨和南掌的蚕食,使英国对法国很不放心,因此反对法国完全占领南掌。

就在法国和暹罗僵持不下的时候,1893年2月,暹罗发生了驱逐法国领事的事件,暹罗当局未加任何解释就把两个法国代表——尚普努瓦与埃斯基洛从乌汀驱逐出去。法国以此为借口,武力威胁泰国放弃对南掌的权力,泰国被迫答应。事后英国对法国发出严重警告,希望法国保证暹罗的独立和现有领土完整,而且还要在南掌划出一部分作为缓冲区,防止法国继续向暹罗境内扩张。

        
19世纪末中南半岛各国示意图

关于缓冲区的设立,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在南部以独立的暹罗作为缓冲区。北部南掌与缅甸交界地区没有适合的政治实体作为缓冲区,因此需要两国进一步协商解决。

1893年12月,英法两国达成一致,在湄公河两岸分别划出缓冲区,即两国分别出让澜沧江两岸的属地作为缓冲区。湄公河东岸的缓冲区,两国决定,划出湄公河的支流南乌河以西直到湄公河干流的区域作为缓冲区。而湄公河西岸英国占领区的缓冲区始终没有确定好,但已经决定划出的区域包括整欠、勐龙两土司。

从图上看来,已拟定的缓冲区中法国出让的面积似乎要比英国大,但英国并不这样认为,因为英法两国私下将中国所属、跨澜沧江两岸的车里土司划入所谓的缓冲区,英国以车里土司在清代向缅甸朝贡,认为自己对车里土司也有“上邦”之权力,车里土司就成了英国为建立缓冲区出让的领地。

        
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缓冲区划分示意图

解决之道:建一个缓冲区,让中国管

缓冲区归谁管理?法国不同意归属暹罗,英国则提议由中国来管理。

1893年12月13日,英国专门函知中国表达其意思,“英国极愿中朝瓯脱地”。虽然法国国内对缓冲区划归中国一事有反对的声音,但最后法国政府还是同意了英国的意见。

英国提议将缓冲区划归中国,考虑有二:其一,归中国管理,避免了在车里归属问题上与中国的争论,而且英国很清楚清朝对车里土司的管辖是实质性的,缅甸仅是名义上的,本来就应该划归中国。其二,在保护暹罗国独立地位这件事情上,英国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对此中国给与了英国全力支持,这可以从中英间的外交文件中看出来,“贵国国家极欲保护暹罗自主之国及其完全之地,并云英、法国家如何办理保护之事,中朝深愿帮通办理等因,本爵部堂均领悉矣。英廷接此来文,极为欣喜,今已知中朝之意见矣。”

中国采取如此审慎的态度,是因为中国从侧面得知英法两国在划分缓冲区的谈判中涉及到中国所属的车里土司,害怕将来缓冲区的归属有变,车里土司会被英法两国划走。中国外交使臣回复“倘瓯脱地有足阔及接受此瓯脱地之情形无碍于中国之利益,中朝甚愿接受”。为此中国专门派出边界勘察队对车里沿边和所谓的缓冲区进行勘察,先来确定中国所属的车里土司与境外各国的现有国界。

谈判的破裂,只因两个野心家的猜忌

但就在万事俱备之时,两个突发事件使划分缓冲区的工作戛然而止。

其一,法国割占当时车里土司十三版纳之一的猛乌乌得。

原本英法协定,湄公河上游的缓冲区内,两国不得侵占或专有某项权力。但1895年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后,法国因干涉还辽有功对十三版纳之一的猛乌乌得提出领土要求,并获得了清朝同意。法国这一行为破坏了双方达成的协议和默契,也暴露出法国进一步扩张的野心,这直接导致缓冲区谈判的破裂。

其二,芒新事件。

1894年12月,英法两国就缓冲区内一个土司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约定谈判的地点是澜沧江东岸一个叫芒新的地方,芒新是一个土司下辖的小土目(小头目)的领地。当时这一地区的归属还不明确,因此芒新小土目也不清楚领地内应该悬挂哪国的国旗,他自认为悬挂法国的国旗最安全,于是挂起了法国国旗。英国的谈判代表先行到达当地,芒新小土目因害怕而逃跑,英国人改挂了英国国旗;法国谈判代表到达时,发现到处悬挂的英国国旗,极为愤怒,认为英国的行为表露了其在澜沧江东岸扩张的心机,于是终止了谈判。

英、法两国充满了猜忌,两个偶然事件彻底打破了双方仅存的信任感,缓冲区谈判就这样失败了。

这样的结果,有些人可能觉得惋惜,因为中国展拓国界的一次很好的机会就这样被破坏了。但仔细想来,其实不然。因为从当时宏观和局部两方面的历史背景来看,中国很难实现对当地稳定、长期的占领。

从宏观的背景来看,中国在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国际地位一落千丈,随后各国开始毫无顾忌地从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租界,中国彻底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所占领的缓冲区终会被列强抢走。从局部的历史背景来说,谈判进行时,英国对于东部掸邦没有完全控制,也没有实际占领,法国对于南掌虽然唾手可得,但也没有实施实质上的占领,英法两国——尤其是英国,为了防止对方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快速扩张侵及自己的领地,才希望划分缓冲区来防止对方越界侵占自己的领地,这是一个重要前提。假如两国随后在各自应得的领地内站稳脚跟,缓冲区很快就成为两国进一步殖民的目标。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地位,中国保有现有领土都很困难,就更不用说额外占领的一块缓冲区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