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的名字就是你的路!

2021-06-27 16: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党史上的今天】

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世上本无路

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但前途总是荆棘丛生、深沟险壑

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迈出第一步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因突遭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00年前的嘉兴红船上

中国共产党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走出了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

但这条道路并不平坦

无数先驱、烈士流血牺牲才铺筑而成

如今循着前辈的足迹

我们已把这条路修得平坦宽阔

在新中国的铁路、公路建设中

无数中国铁建建设者

抛家舍业、艰苦奋战

编织一张覆盖中国接轨世界的铁路、公路网

而这些道路的名字

被刻在路基上、桥墩上、标牌上

甚至刻在名字里、历史中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群人

他们的名字里面藏着一条路!

我叫吴襄渝,哥哥叫吴成昆、弟弟叫吴青原

父亲一生修的3条大路都在我们的名字里

我叫吴襄渝,1972年在父亲参建的襄渝铁路上出生。

1970年10月,父亲继成昆铁路后随铁十师转战到陕西安康,参建襄渝铁路。父亲所在的团修建旬阳至安康这一段,线路长44公里,沿线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悬岩峭壁,地势险峻,地质复杂,工程任务艰巨。施工初期,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物资缺乏,铁路沿线没有公路,没有电力,工程和生活物资主要靠肩挑背扛。那个时期, “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高唱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顶帐篷四海为家,一双铁脚走遍天涯,让“锦绣河山织上铁路网”。襄渝铁路就在艰苦的条件下,在铁道兵的双手双肩中修通了。

父母都是老一代的铁道兵,我哥哥叫吴成昆,是父亲修成昆铁路时出生的、弟弟叫吴青原,在父亲修青藏铁路时,都与铁路有解不开的渊源。

作为“铁二代”,我也接过了他们手里的接力棒,在中铁十四局集团电气化公司工作30个年头了,参建了多条铁路、地铁的施工任务,我将继续在新时代的大好形势下为中国铁建的事业奋力前行。

紧邻乌江,背靠武陵山,得名王江陵

我的名字里有绝密级军事机密

1971年,父亲退伍转业至重庆涪陵,参与816地下核工程建设,一待就是17年。因工程所处位置紧邻乌江,背靠武陵山,父亲便为我取名“王江陵”。

816地下核工程是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曾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2002年4月8日,国防科工委对816工程解密,后816洞体工程的部分区域开始成为旅游项目。作为“世界第一人工洞体”,该工程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曾获国家科技大会奖集体奖。

从1966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成千上万的建设者怀揣着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于此,用艰辛、血汗、青春和生命,建起了这一举世震撼的地下核工程。

我叫王兰新

没想到我和自己修的铁路重名!

我叫王兰新,2010年参与兰新高铁建设,担任现场试验员,主要负责路基工程的取样和现场试验工作,在施工现场我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兰新高铁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坚信自己与兰新高铁有着些许渊源,正是这种微妙的联系,在回忆兰新铁路建设的点点滴滴时,一切都倍感亲切,也支撑着我更加努力的为这份事业继续奋斗下去。

我叫金川黔

父亲和我先后都曾修建过川黔铁路

我叫金川黔,1964年出生时正值父亲修筑川黔铁路线,就地取名金川黔,算是留个纪念。后来父亲转建成昆线时,又给新加入的妹妹取名金成昆,再建芷柳线(芷江至柳州)时,给最小的妹妹随铁路取名金芷柳。我们兄妹三人的名字,见证了父亲投身祖国铁路建设事业的青春岁月。

后来,我也子承父业,为铁路建设东西南北转战三十多年,足迹踏遍多省,参与了鹰厦、浙赣、京九、横南、昌九城际、漯阜、阜六、沪杭高铁等铁路建设。有缘的是,2013年,我又随单位回到了父亲铁路生涯的起点——贵阳都拉营火车站,建造渝黔(原川黔)枢纽、渝黔、成贵高铁线。如今这几条铁路都已投入运营,为西南铁路网注入新活力,串联起四通八达的快速高铁网。

我叫何湘桂

父亲把湘桂铁路的诗情画意都给了我

我叫何湘桂,出生于1980年5月20日,出生之时父亲正在参与湘桂铁路湖南怀化靖县段的建设。作为连通湖南与广西的主干线,也是广西最长的铁路干线,湘桂铁路所经之处,山清水秀,瓜果飘香,花开四季。

父亲为纪念这段特殊的记忆,便给我取了湘桂这个名字。如今我作为中铁建的一员,延续着父亲的使命,为祖国的交通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叫陈铁群

因铁路而生,修建了“一群”铁路

我叫陈铁群,1977年8月出生于湖南怀化铁路医院。父亲一辈子与铁路打交道,心心念着铁路的“铁”字。医院里同一天出生的小伙伴多达17位,给了父亲灵感,寄望于“铁二代”的新生儿长大后传承铁路人作风,为祖国未来建设更多铁路,最终选定“陈铁群”这个名字。

如今,我也没有辜负父亲厚望,先后参与了京九铁路、江湛铁路、渝怀铁路等项目建设,如今仍坚守在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进入广州南沙港重点项目南沙港铁路的建设一线,为国家建设更多铁路群继续奋斗着!

父母最美的情诗——李科迪

一个漂洋过海而来的名字

李科迪2015年5月出生,父亲叫李仲强,母亲叫何洪翠,是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一批走出海外的建设者,先后参与了科特迪瓦阿比让至大巴萨姆高速公路项目和孟加拉国家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

科特迪瓦项目是父母二人的初见之地、结缘之地。为了纪念那段曾在非洲大地共同奋斗过的铁建青春,为了铭记项目提前竣工验收、赢得头彩,二人决定为女儿取名“科迪”。以项目驻地为名,是工程人写下的最美情诗。

科特迪瓦阿比让至大巴萨姆高速公路项目

女儿张程西格、儿子张程宁安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路

我叫张鹏翔,是中铁十二局集团常益长铁路项目部经理,在20年的铁路建设生涯中,先后参建了西格二线、宁安铁路、衢宁铁路和常益长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

说来我和铁路也是颇有缘分。因为钟爱铁路,在同济大学选择土木工程,确立了“最初的梦想”;后来,我和爱人也因铁路建设而相识结缘,一双儿女也因铁路而成名:女儿张程西格、儿子张程宁安。

在西格二线建设中,我作为党员突击队骨干人员在高原地区鏖战严寒,与大家一起攻克冻土难关;建设宁安铁路过程中,我和技术骨干组成攻坚小组,克服桥梁高墩大跨施工难题,实现了全线关键性突破。

回首往事,点点滴滴、酸甜苦辣,既为别人铸就了条条通往梦想的坦途,也成为我和家人共同的“小美好”“小确幸”。

生了“独一无二、世界最美”的女儿胡玛玲

修了“国内罕见、世界难题”的胡麻岭隧道

我叫胡刚,毕业后就来到中铁十九局。2009年3月,兰渝铁路上场,我和妻子一起,开始了在大西北8年的坚守。胡麻岭隧道在施中遇到的富水粉细砂,被国内专家称为“国内罕见、世界难题”。我和现场施工团队都没有放弃,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在此期间,我和爱人的爱情结晶在胡麻岭孕育成功,这给我提供了动力,也让我坚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当领导和同事得知我爱人怀孕后,纷纷开玩笑说:“你姓胡,你两口子也在胡麻岭工作,孩子也在这孕育,以后小孩就叫胡麻岭得了,女孩可以叫胡玛玲,多有记念意义”。于是,女儿还未出生,“胡玛玲”这个小名,就在同事间传开了。这也是她的父母和长辈们,希望她在以后不管面临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懈,敢于拼博,将终获成功,就像胡麻岭隧道一样,虽被誉为世界难题,最终还是被我们铁建人攻克。

理想照耀中国

我的名字,就是你的路!

伟大的党迈向下一个百年征程之际

我们定将铺就更辉煌的通天大道

你的名字里又有怎样的时代故事

一起与我们分享吧!

原标题:《我的名字就是你的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