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为群众办实事】 拒接电话送达难,千里寻人终成功

2021-06-28 11: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送达难”是一个制约法院审判质效、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长期性、瓶颈性的问题。在审判工作中,有些被告常常以拖延时间、拒接电话、躲避送达人员的方式拒收法律文书,浪费诉讼资源,影响诉讼效率,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所以送达工作是审判工作的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近日,在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被告王某在原告宋某处购买水泥,拖欠水泥款10万元。判决作出后向王某送达时,王某多次承诺来院领取,却屡屡失约并拒接电话。

为了督促王某积极履行义务,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在经原告宋某的打听下,得知王某在千里之外的水泥厂工作,本庭干警遂驱车前往。

到达后目的地后,得知王某不在,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送达人员假称购买水泥,经其他人联系王某后,王某承诺一会儿就到,但王某还是意识到是法院找上了门,送达人员等了两个小时后仍未见王某身影,在送达人员的多次催问下,王某抗不住压力,主动联系了原告宋某,另约地点见面。

此次王某并未失约,在送达人员向其释明相关的诉讼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后,王某签收了判决书,并表示会积极履行相关义务。

送达工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会继续秉持着司法为民的初心,践行公正司法的使命,让公平正义的天平永不倾斜。

法官提醒

面对纠纷

当事人应积极、诚信诉讼

拒收法律文书等躲避、规避送达的行为

不仅无法逃避诉讼

相反还会丧失举证、质证和抗辩的

诉讼权利

甚至可能面临法律的处罚和制裁

得不偿失

供 稿 | 高斯琦

编 辑 | 卢虹羽

审 核 | 兰 凤

声明:本公众号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

微信号|jlcycourt

新浪微博|吉林市昌邑法院

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 拒接电话送达难,千里寻人终成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