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些旋律都在这里诞生!AI修复重温激昂青春

2021-07-01 10: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熟悉的旋律响起,总会让人跟着哼唱

而这些跨越几十年依旧历久弥新的旋律

都出自“鲁艺”师生之手

但你可能难以想象

当年的条件极其艰苦

连乐器都要自己动手制作

鲁迅艺术学院创立于1938年的延安

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学院

80多年前,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感召下

大批爱国知识青年和艺术家奔赴延安

与当地文艺工作者一起开展文艺活动

当年“鲁艺”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

没有校舍,师生们就自己动手挖窑洞

没有教室,戏剧系的学员们

自己动手搭建席棚排练戏剧

美术系学员露天写生

音乐系学员在窑洞外练习唱歌

……

1940年冬,大提琴家张贞黻(fú)来到延安

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由于大提琴、小提琴等乐器在延安十分稀缺

张贞黻专门给党中央写信

提出了自制乐器的建议

就这样,延安乐器厂

诞生在延安桥儿沟的窑洞里

央视新闻通过AI修复

再现延安“鲁艺”师生自制乐器的场景

点击视频↓↓↓

在延安很难寻找到适合制作乐器的材料

张贞黻就用本地核桃木做背板

用破旧电话线里的金属丝抽出当琴弦

用马尾作琴弓……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们走进抗战的烽火中

为人民高歌,为抗战怒吼

用昂扬的旋律和精神

激励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来源:央视新闻

原标题:《这些旋律都在这里诞生!AI修复重温激昂青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