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 | 盘龙区政法队伍这些事,“走实”又“走心”

2021-07-01 18: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6月30日下午,盘龙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区融媒体中心举行。中央驻滇媒体、省市相关媒体、网络媒体及新媒体全程参与了本场发布会;“云融盘龙”APP及盘龙区官方微博@昆明盘龙发布 也对发布会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

会上,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新闻发言人通过线上新闻发布厅,全面介绍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重点精品项目推进情况以及下步工作打算,并就社会关注问题回应群众关切。

区委政法委

提高政法机关服务水平

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盘龙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贯穿全过程,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盘龙区政法队伍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全区政法各单位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检视执法办案、为民服务工作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措施,集中推出68项便民利民措施,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在提高政法机关服务水平,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同时,持续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一是区委政法委打造的法治庭院在东华街道田园路社区金地山水小区落地,通过丰富的法治宣传素材和内容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法治基础,将法治更加深入地融入到老百姓生活。同时,区委政法委积极办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根据管辖权将中央第十巡视组移交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逐项分解至相关区级政法各单位,督促指导各单位逐案逐人制作“七个一”工作方案并对信访人反映诉求开展化解工作,现除1件上报市委政法委审批外,其他均化解完毕。

二是区人民法院探索应用“线上预约立案”小程序微信小程序,进行网上摇号,利用“VR”技术看房,提高评估鉴定效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通过精准分流,人员分道;嵌入大数据科学化管理;设立24小时自主法院等多样化服务多举措破解“立案难题”。

三是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积极探索司法救助与精准扶贫相衔接,努力实现“应救尽救”。2021年以来,共受理司法救助线索6件,现受理审查4件。

四是区公安分局落实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进单位“五进措施”,推进小食堂、小洗衣房、小浴室、小阅览室、小健身房“五小工程”建设,以“三查三告知一宣传”行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同时,区公安分局结合新形势下户政窗口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出了“迁昆户籍业务受理‘全盘通’”“户口注销业务‘一区通’”“‘容缺受理’户政窗口业务‘直达通’”“70周岁以上老年人服务‘绿色通’”“疑难户口集体审议‘专办通’”“企业港澳上午登记备案‘营商通’”六项“放管服”便民新举措,迄今已受理相关业务近1600件。

此外,区公安分局还积极开展“全警走访找差距、为民服务践初心”全警常态大走访“开门评警、开门纳谏”活动,走访社会单位2569家,群众8042人,困难家庭152家;征集意见建议458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79起,开展防范宣传和演练191次,整改消除安全隐患124个,为群众办实事263件。

五是区司法局通过法律援助“法律六进”、“律师送法”的齐头并进,切实解决群众“操心事、闹心事、焦心事”,努力做到“法宣入栋、送法进家”,高质量满足群众“法律需求”。同时,广铺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网、开发“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卡”微信小程序,在全区范围内投放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100台。

接下来,盘龙区将继续立足政法工作实际,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察民情访民意、顺民心解民忧,教育引导全区政法干警发挥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政法各单位职能。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化纠纷,积极践行司法为民服务宗旨,推动各项便民利民举措落地落实,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全力推进教育整顿出实招,见实效,以优异的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区法院

多项措施落地便民利民

盘龙法院在队伍教育整顿期间,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察民情、解民忧、送温暖、送服务”贯穿始终。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院党组高位统筹、细化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根据向社会各界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确定4大方面31项任务清单并逐项落实,目前落实到位30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班子成员共列出个人“为民办事清单”32项,目前落实到位25项;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结合个人实际详列出“办实事清单”168项,目前落实到位113项;同时精心提炼打造4个办实事项目,多项便民利民措施落地开花,为民办实事既有速度、力度,也有温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新面貌。

一是打造便民高效诉讼服务体系。针对办公面积小,接待来访群众能力有限,来访群众排大队、领三位数排号的情形时有发生的情况,盘龙法院结合诉讼工作流程及场地现状,科学配置现有诉讼服务资源、提升诉讼服务质量和效率,不仅专门设置了律师专用通道及“一码通”设备,还利用大数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将安检工作与审判大楼物理分离,有效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同时,先后引进了“约见法官系统、立案服务终端、自助阅卷系统、智能收转云柜、自助送达一体机”等自助服务设备,设立24小时自助法院,向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并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司法信息服务网及“云南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三个渠道,全天候接收网上立案申请材料,有效解决了工作较忙、行动不便及距离较远的人群到法院办理立案的困扰。今年3月15日,盘龙法院通过小程序正式开通线上预约立案服务,进一步破解了当事人长时间排队等待立案的问题。

二是全力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队伍教育整顿以来,盘龙法院多次开展涉民生、涉金融债权等案件集中执行行动,穷尽财产调查措施,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先后开展异地执行行动16次、出动干警80余人次,往返近8000公里,腾退处于异地的商铺、车位、房产等900余套;执行完毕拖欠农民工工资、机动车交通事故等涉民生案件105件,执行到位金额902.07万元。

同时,通过网络查控与实地调查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财产查找力度;坚持网络拍卖主渠道,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财产处置变现,并优化案款发放程序,及时兑现胜诉人权益。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共网上发布拍卖公告233件,成交额1.81亿元;发放案款1199笔,共计1.90亿元。

此外,盘龙法院还积极畅通群众诉求通道、着力化解矛盾纠纷。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先后通过执行局长信箱和执行接待窗口接待当事人1256人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300余件;促成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案件和解8件,涉及金额达8467.65万元。

三是用活院校基层法治共建机制。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盘龙法院多措并举强化院校基层法治共建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效能提升:通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昆明医科大、西南林大等符合条件的16位优秀教师被聘为盘龙法院特邀调解员,积极参与诉前调解;与联盟小坝社区通过“法治进社区”、矛盾源头化解等方式,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法庭”;以农行工作站为依托,探索“调解员+调解助理+专家调解+法官+第三方”调解模式,构建金融风险提示预警机制,防止因个案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云南财大法学院合作建立卓越法治人才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参与法治宣传9次、法律咨询8次、课题研究1次,协同培养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研发院校基层法治共建线上平台系统,极大方便各法治单元线上交流、工作分派、法治实践之余,还进一步整合了资源,积极探索实践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社会基层治理机制。同时,盘龙法院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和工作特点,积极开展“司法服务三进”,集中进行民法典宣讲、“以案释法”、便民诉讼服务、多元化解纠纷、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

接下来,盘龙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深化司法作风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更实举措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实落细,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建设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区检察院

谋惠民之策,行便民之举,解民生之忧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区检察院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难题,用心搭建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做实做细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的措施,切实将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检察机关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

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区检察院不遗余力地抓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先后接待各类来信来访152件163人,均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和三个月办理结果、进展答复,并通过带案下访、检察听证、律师参与化解等有效手段,力争把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同时,建立重大疑难信访会商制度,推进重复信访治理,检察长接待群众来访6件,员额检察官接访27件,邀请律师参与化解信访案件12件,努力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释法说理,使群众满意度极大提升,重复信访占比持续下降,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和首办环节。

同时,区检察院积极优化律师阅卷服务水平,依托网络信息系统为律师提供便捷服务;在案件受理环节,由窗口部门第一时间告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案件诉讼程序性信息,做法获得肯定。

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区检察院以检察建议、支持起诉、行政争议化解等检察监督方式,与行政机关协作配合,帮助400余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200万余元,并综合考虑避免因欠薪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通过合理运用法律监督方式,实现对各方利益的平等保护,达到了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同时,区检察院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探索司法救助与精准扶贫相衔接,先后受理司法救助线索6件,完成走访调查4件,对因案致贫、返贫、增贫的群众实施国家司法救助15万元,并通过积极号召干警捐款捐物,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的方式,充分释放出“检察温度”。

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区检察院积极落实“四号检察建议”,针对窨井盖破损变形、松动错位、缺失等安全隐患,经排查后办理诉前程序案件2件;通过全链条梳理摸排,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排查窨井盖39149个,发现问题窨井盖11694个,更换修复11262个,更换修复率为96.31%,有效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同时,积极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重点关注学校餐具卫生、农贸市场、网络餐饮等领域食品安全问题,依托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积极开展医疗服务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以非法行医、医托诈骗案件为切入点,办理食药品领域案件13件;与相关行政机关及街道,从餐饮消费环节食材风险、从业人员监管风险、小餐饮超范围经营等方面共同开展食品安全排查,摸排出一批案件线索。

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区检察院加大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力度,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办理环境资源保护领域诉前程序案件15件;持续保护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宝库,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3件;针对老旧小区“飞线”充电、消防通道堵塞占用、违规搭建、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等影响城市面貌、公共安全隐患等诸多社会治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

教育整顿工作中,区检察院还积极主动调研电子烟销售市场,发现部分连锁便利店存在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未在显著位置设置相关禁止销售标志、未采取有效年龄核验措施的行为后,依法向相关部门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并向涉案连锁便利店企业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办理了全院首例涉及未成年人检察的公益诉讼案件,并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电子烟市场联合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规范治理辖区内电子烟销售市场,共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今后,区检察院将继续秉承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谋惠民之策,行便民之举,解民生之忧,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贯穿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全过程,贯穿检察履职各方面,把服务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区公安分局

践行为民初心 维护和谐安宁

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区公安分局学史力行、以行践知,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实施“全域一体化枫桥警务”战略,推动警务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践行人民公安为民的初心。

一方面,区公安分局立足主责主业,充分发挥职能,围绕电信诈骗、盗抢骗等群众关注的违法犯罪和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大严厉打击、处置化解力度。

今年上半年,区公安分局破获电诈案件同比上升216.67%,抓获电诈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40.48%,冻结涉案帐户2513个、金额5310.75万元,为受害群众追回被骗资金300余万元;捣毁电诈窝点8个,打掉“两卡”窝点7个,查获涉案手机170余部、电脑17台、银行卡600余张。侦破“盗抢骗”案件1040起、打掉团伙20个、抓获嫌疑人498人,追回被盗轿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共26辆,电脑57台,品牌手机109部,资金187万余元,为群众挽损共计358.65万元。通过DNA比对和线索研判,辗转江苏、广西、福建、河北等多个省市,解救找回被拐失踪儿童6名,让破碎的家庭重新重圆。

今年上半年,区公安分局通过建立三级调解机制、矛盾化解甄别疏导机制,多元排查群众矛盾纠纷1186起,成功调解1139起,调解率达96.03%;深化“情指勤督舆”一体化实战警务改革,共出警处置群众求助类报警27459起,其中处置人员失联(踪)求助、溺水坠楼自杀求助、被困开锁及水电气问题等生活求助共5098起;失联(踪)人员当天寻回率78.8%,总寻回率82.2%。

另一方面,区公安分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常态化社区警务结合起来,全警深入一线,“送温暖、送法律、送服务,听民声、访民意、排民忧”,在履职尽责中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平安服务。

通过“三联布防圈层巡逻防控网”,开展警情压降专项行动,上半年全区刑事警情同比上两年均值下降25.67%;盗窃车内物品、盗窃电动自行车等群众关注的街面重点警情同比下降27.93%。通过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推动建成794个“智慧安防”小区、552个“零发案”小区;全区828个城中村、住宅小区100%安装视频监控、人脸、卡口等技防设施。

今年上半年,区公安分局先后召开2次征求意见座谈会、176次警民恳谈会,通过开展“全警走访找差距、为民服务践初心”活动,全警走访社区(村委)103个,企业单位2134家(次),学校332家(次),困难家庭152户;征集群众意见建议458条,开展防范宣传演练196次,整改消除安全隐患135个,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453件。

同时,区公安分局抽派警力开展上放学时段校园周边安全护卫;对295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治安整治355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47起;举办170堂反电信诈骗法治课,开展校园反恐演练6次、应急演练96场。创建昆十一中为全国百所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联合云南警官学院举办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58场次。

今年上半年,全局派出所对辖区城中村、出租房等场所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安全整治,共清理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368处840辆,清理户内可燃物品370公斤,清理疏通公共走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等342处,入户面对面宣传11207家,实地开展疏散演练和示范教学39次。累计出动警力1.95万人次,盘查机动车10.96万辆次、人员 222.95万人次,核查涉疫警情97起,维护辖区8家发热门诊和3家留观酒店治安秩序,确保涉疫事件“零发生”。组建2.3万人治安志愿者队伍,打造了“青年帮帮团”“中年走走队”“老年聊聊组”“在你身边、陪你改变社区戒毒及康复志愿服务队伍”等一批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组织 “红袖标”队伍参与治安重点区域巡防;推广志愿者“金豆兑换”活动,在金沙派出所辖区试点建设金豆超市95家,1634人次的志愿者获取“金豆”积分奖励。

为了让人民群众办事更省心,今年区公安分局还紧扣“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2.55万名群众、2.69万家(次)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政务服务。

通过打造“一次办成”集成服务,区公安分局将涉及公安机关的全部行政事项纳入区政务服务大厅“一窗通办”,将全局29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52个子项全部纳入云南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在映象、龙头、鼓楼、金沙派出所和金沙社区综治站建成5个24小时公安便民服务自助超市,在区政务局24小时便民自助超市开通公安业务窗口,用技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同时,开通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户籍业务“直通车”,疫情期间企业电话预约办理事项,民警上门收取材料,专人专岗审批,邮寄定时送达,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推行“立等可取”,依托数据平台,主动比对信息,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加快行政许可办理。

此外,区公安分局积极推行迁昆户籍业务受理“全盘通”、户口注销业务 “一区通”、“容缺受理”户政窗口业务“直达通”、70周岁以上老年人服务“绿色通”、疑难户口集体审议“专办通”、企业港澳商务登记备案“营商通”,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4月推出以来已办理相关业务1559件,受到群众好评,真正把“让群众只跑一次路”落到了实处。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区公安分局将进一步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学党史,践初心,担使命,切实维护盘龙辖区的和谐安宁。

区司法局

以问题为导向高质量满足群众“法律需求”

自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区司法局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要求,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相关问题,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见实见效。

为确保教育整顿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促使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3月24日、4月27日、5月13日,区司法局先后3次分别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所党支部书记、律师代表、社区干部代表、群众代表、退休老干部召开民意座谈会,广泛听取各界代表的意见建议,共收集涉及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律师法律服务等方面意见建议4大类22条。针对这些意见建议,区司法局及时进行了汇总梳理,制定了任务分解表,定人定时定责,努力做到征求的意见建议件件落实、落地见效。

同时,区司法局及时通过“两微一端”、LED屏滚动播放等方式,广泛宣传“顽瘴痼疾”整治内容,进一步拓宽意见建议收集渠道。并将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作为重点宣传对象,组织开展法律援助送法进社区、进企业开展法律咨询、讲座等宣传活动,营造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区司法局着眼把小事做细,真正做到和群众心连心,以细的措施、以实的办法利民惠民,折射了好的党性与作风。一是开展法律援助“法律六进”与“律师送法”齐头并进,切实解决群众“操心事、闹心事、焦心事”,高质量满足群众“法律需求”。截至目前,区司法局共办理法律服务事项3481件,受理法律援助1309件。二是广铺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网、开发“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卡”微信小程序、在全区范围内投放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100台,让广大群众可以轻松就近就可以找到“法律明白人”。三是开设“盘龙区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专窗”、设立“盘龙区知识产权”“劳动仲裁”“退役军人”等三个公共法律服务站,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服务员”队伍职能,进村入社区开展民法典宣讲,在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普惠共享的公共法律服务的同时,探索更加专业和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方式,把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惠民利民的实效。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区司法局既立足当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梳理制定了便民利民措施26条(其中法治宣传8条、人民调解8条、执法监督4条、律师公益服务3条、法律援助2条、社区矫正1条),主题实践活动16个,并开展了律师释法、公证便民、调解助民等多项惠民实事。

一是始终把“俯下身子”倾听群众诉求和“挺起腰杆”监督行政执法相结合。对上半年新收的28件行政复议案件,现场申请符合条件的均一次性受理;每周在“盘龙普法”公众号“依法行政”专栏发布关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相关知识小文章,助力人民群众依法维权。

二是设置区司法局安置帮教关爱基地,加强刑满释放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有效推进刑释解矫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建设,解决刑释解矫人员的生活困难、就业压力、心理障碍等问题,同时也为全区开展刑释解矫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拓宽渠道。今年以来,区司法局共排查受理人民调解案件3041件,成功调解3039件,调解成功率达99.9%。

三是加大法律宣传,巩固法治思想。截至目前,区司法局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法治宣传活动20场,宣传内容主要包括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校园安全等,参与人数32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4830份。

下一步,区司法局将继续围绕中心工作提高效能,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发挥职能,主动开展服务,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盘龙区委政法委、盘龙区法院

盘龙区检察院、盘龙区公安分局

盘龙区司法局、盘龙区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 | 盘龙区政法队伍这些事,“走实”又“走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