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失联七月后,人类首个登陆彗星的着陆器“菲莱”苏醒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综合报道
2015-06-15 12:57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慧星着陆器“菲莱”

        欧洲航天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官网6月14日消息,在长达七个月的“失联”后,再次收到来自彗星67P表面的着陆器“菲莱”的信号,这意味着它已经苏醒,新一轮的探测任务即将开始。

        欧洲中部夏令时间(CEST)13日22:28(北京时间14日凌晨4:28),ESA收到“菲莱”的相关信号,并接收了超过300条数据。“菲莱”将上述信号传给探测器“罗塞塔”,再由“罗塞塔”传回ESA的控制中心。

“菲莱”的工作地彗星67P

目前,ESA已收到“菲莱”的信号,并接收了超过300条数据。

        登陆器“菲莱”的负责人斯特凡•尤拉米克(Stephan Ulamec)解释说,它的状况还不错,目前在零下35℃的温度下工作,电力还有24瓦。

        通过“罗塞塔”,“菲莱”这次与地球交流了85秒钟,这是自去年11月“菲莱”休眠后首次与地球取得联系。

        它本次传递的数据显示,在更早些时候它已经苏醒,“我们目前确实也收到了历史数据,只是它没能更早联系上我们。”

        而ESA的工作人员正期待着下一次“通话”,“菲莱”的存储器有超过8000条数据尚未传输,这些未知数据将解释自苏醒以来,它经历了什么。

        7个月前,“菲莱”因主电池电量耗尽且不能接收到足够的太阳光照射进行充电而陷入休眠,当时是欧洲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5日1:15(北京时间15日8:15)。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彗星67P又被称为“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是人类探测器首个登陆的彗星。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揭开太阳系甚至人类起源的诸多奥秘。

“菲莱”假想图

        载有“菲莱”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于2004年3月由ESA发射升空,耗资约10亿美元。经过10年追赶,2014年8月6日,欧航局宣布,“罗塞塔”第一次抵达距离地球4亿公里的彗星67P上空,3个月后,成功登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