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复制贫困:为何他们拼命工作,却仍然不能脱贫?

吴太白
2015-06-23 09:01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一名贫穷的非洲移民流浪在意大利米兰的街头。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双城记》里的这句经典,放到现在的世界再合适不过。这头是华尔街,霸道总裁东哥搂着美人敲个钟就能实现数十亿美元身价的增值;那头是唐人街,美甲店里凤姐给人做一整天指甲也就挣几十美元。其实中国城的美甲店收入已经不错了,想想毕节的四个孩子,想想国内年收入2300元以下的人口——对,这是中国的贫困标准线。即便按照这低得不能再低的标准,中国竟然有高达1.28亿人可被认定为“贫困”。按照全国14亿人口计算,这意味着每14个人中,至少有1人每天的收入低于6.3元,每个月低于191元,这笔钱要负责一切衣食住行。你能想象他们的生活吗?

难以度日

        “不能。”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说。这位女士是美国白人,博士学历,极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被精英光环笼罩。为了搞清楚穷人到底如何生活,她向自己发起一次挑战:假装穷人,混入美国底层,看自己能不能凭借努力成功“脱贫”。为此,她隐姓埋名,先后闯荡了佛罗里达,缅因,明尼苏达几个州。在餐馆、旅馆、养老院、超市等地方做女招待、清洁工、保姆、收银员。后来,她写了一本畅销书,叫《我在底层的生活》,其英文原版的副标题则是——“难以度日”(Nickel and Dimed: On (not) getting by in America)。

        这个讽刺的副标题与“美国梦”所许诺的愿景背道而驰。美国梦最激昂人心之处便是,任何人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会成功。所以,即便你贫困潦倒,只要付出了足够多的汗水,就一定能过上不错的生活。然而,芭芭拉混入底层后,却发现了美国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在那个世界,人们过着一种无论多努力都无法解脱,穷得停不下来的生活。

        在时薪低到6-8美元的情况下,芭芭拉和餐馆女招待们端盘子收桌子跑来跑去连续工作8个小时。为了让顾客们按时就餐,她们只能在人少的下午吃一份热狗面包,临下班之际会饿到快晕倒。晚上拖着灌铅的双腿,捏着今天的工资,芭芭拉问同事:你家在哪儿?同事说,我住胶囊旅馆。“你疯了吗!为什么住旅馆!你今天的工资只够付一天的房费!”女招待像看白痴一样地看向芭芭拉:“呵呵,你以为我不想租房么?你倒是说说看,我去哪里找到押一付一,甚至押三付一的保证金?”

        另外一些人选择住在汽车里。芭芭拉看着体型虚胖的同事,忍不住告诫:“你为什么总吃麦当劳?你应该学会给自己做一些营养均衡的食物。”“哦,我住在车里,不能做饭,连加热都不行。”中产阶级鄙夷地看着又穷又胖还大吃垃圾食物的底层人民,认为这是他们懒惰愚蠢。谁不知道垃圾食品不健康?而真实的问题却是,他们没有厨房。

        他们为什么如此贫穷?因为懒惰,因为缺乏自律,甚至…笨?这是一部分人心口不宣的共识。基于这样的价值观,很多美国人,尤其共和党人,将贫困归因于个人。美国梦这碗鸡汤,哦不,这碗鸡血,浇灌出一种令人无法质疑的逻辑:如果你穷,只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然而芭芭拉掀开底层世界的布帘,让我们看到劳动者领着按天结付的薪水,没有健康保险。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兼职两份以上的工作。即使他们努力到了极致,也无法摆脱贫困。我读到这里,咋舌之余却仍然觉得怀疑:“有那么夸张么?!作者在攫取眼球吧。”

美国穷人

        是的,我并不相信。我觉得我有无数的办法可以打破这些困局,我可以凭借努力摆脱贫困。然而,我有朋友在芝加哥做社区工作者,她向我讲述她的所见所闻,所有故事都证实芭芭拉并没有夸大其词,她只是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朋友告诉我,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世界以另一套逻辑运转,让贫困哺育贫困,让困境自我循环:

        如果你是非法移民,那就没有合法身份,没有福利,没有跟雇主讨价还价的权利。你只能做最脏最累的活儿,被雇主压榨。没有时间学技术,没有时间提升自我,只能像陀螺旋转在日复一日只为糊口的怪圈中,恶性循环。

        如果你是合法居民,便没有身份问题。但美国福利制度的价值观是,你贫穷是因为你不努力。所以你必须努力工作,才有资格获得帮助(welfare to work)。因此,你在底层岗位上一刻不能怠慢。可是申请社会保障号码(SSN)和福利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是提交一份地址修改申请,就需要在劳动保障局呆一上午,填写12页表格。”),如果你请假两天去办理,就意味着你可能会失去住处,失去食物,甚至失去工作(“餐馆一天都不能缺人。”)。讽刺的是,失去工作以后,很多福利便离你而去!

        甚至还有更出乎意料的困局:找不到好的工作,因为没有固定电话(申请工作需要提供电话号码以供面试);没有固定电话,是因为没有信用卡(美国办理电话业务需要信用检查);而没有信用卡,是因为没有固定工作。

        这些可笑的循环,在中产阶级的世界里看来荒谬无比。明明有无数的办法可以打破困局:比如做出周密的财务计划,参加一个技能培训班,破釜沉舟拼一把……然而,正如哈佛大学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的研究指出的,穷人的思维带宽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他们每天疲于奔命,脑海中却只剩下两个问题:“今天睡哪儿”和“今天吃什么”。因此,一切的行动和决策只为了解决今晚的一张床和一顿饭。他们保守、短视,“匮乏和稀缺”是此时此刻最大的敌人,明天的事情,容不得今天来思考。话说回来,就像你知道早睡早起是最佳的生活方式,然而你今晚还是会晚睡,明天还是起不来。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们不思改变呢?

        于是,世界上有这么一帮人,他们拼命努力工作,却仍然不能脱贫。

复制贫困

        不仅不能脱贫,甚至在贫困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不仅自己贫困,甚至连子女也复制了自己的命运。这就是贫困的再生产。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在《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一书中生动刻画了这个跨越代际的恶性循环。(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

        我们对于美国教育最大的幻觉恐怕是“美国的孩子上课时间少,玩乐时间多”。从课表上看的确如此,孩子们两三点就放学了。然而,放学后的生活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却是大相径庭。在穷人的家庭,父母每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管教孩子,放学以后孩子的确就敞开去玩儿了。而对于富人来说,拥有高等学历的全职母亲会给孩子报名无数的兴趣班——跟中国妈妈毫无二致。他们的孩子练习钢琴、马术、高尔夫,补习数学、物理、甚至了解经济学。

        还有更细致入微的差异:穷人在教育孩子时,会使用权威性、命令性的语言,会传递对于权威的恐惧不满与无可奈何的服从。想起一些频频被老师请家长的小朋友了么?想起他们的爸妈尴尬又略带瑟缩地向班主任赔笑脸了么?相反,富人在教育孩子时,会使用富有逻辑、鼓励思辨的语言,会培养对权威的质疑与“操纵技巧”——孩子要学会如何在权威面前富有技巧性地表达自己,并成功达成自己的目的。想起一些成绩好又会讨老师欢心的小朋友了么?想起他们的家长跟老师关系融洽,笑意盈盈的画面了么?

        从这个角度讲,前段时间有作者介绍的美国“衡水中学”式教育,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隔绝某种文化,而是代替穷困的父母执行了更富有成效的家庭教育。他们把孩子放学后出去疯玩的时间占满了,像富人家教那样帮他们补习功课,督促他们学习。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鸿沟。

        但是,在这个世界,鸿沟似乎无法避免。凯特王妃的小公主甫一降生,便拥有比我们绝大多数人更多的资源;乔治王子什么也不干就会比我们绝大多数人更成功。他们的地板,可能就是我们无法企及的天花板。然而你我就这样放弃么?

        是的,美国梦可能只是一碗鸡汤,努力不一定成功。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教育不一定有等值的回报,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接受教育一定没有回报。而王子和公主说不定比你我更努力,这才是真正的励志鸡血。

结尾,不止于此

        芭芭拉·艾伦瑞克的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情节并不是她以辛辣的口吻描述底层的重重困境与匪夷所思的艰辛,而是她描述自己如何在这个环境中变得心狠刻薄。在一连工作9个小时后,她看到受伤坐在轮椅里的同事,心里并没有同情,而是刻薄地想“你够走运了,至少你不用站着。” 当另一个与她发生争执的同事踩着木梯爬到高处取重物时,她恶狠狠地想:“要是摔下来就好了!”这些一闪而过的念头令芭芭拉惊恐不已。在作为中产阶级的前半生中,她宽容、仁慈、富有教养和爱心。 然而,短短几个月的底层生活,人性黑暗的一面就悄悄浮现。

        穷极生恶——请重新审视这句话。当社会的上升通道被堵塞,当穷人暗无天日,当你成为他们的对立面,你还能淡定地扮演道德卫士,鄙夷地嘲讽“你弱你有理”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